浅谈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浅谈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

汪涟漪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100161

摘要:监狱警察工作具有特殊性,需对特殊人群进行教育与矫治工作。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女性监狱警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其身体健康水平。基于此,结合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成为提高女性司法干警职业幸福感与生活品质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女性监狱警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问题解决路径。

关键词:女性监狱警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监狱成为重要的执法机关。因其工作具有特殊性,一线女性监狱警察面临危险性高、压力大、任务繁重、工作环境闭塞、工作时间长、无暇顾及家人、长期与犯人接触等特点。一旦社会支持系统较弱,会导致其面临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因此,结合女性监狱警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女性监狱警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情绪不稳

面对监狱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部分监狱女性警察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紧张感。加之其长期处于敏感工作环境,致使不少女干警出现焦虑、情绪不稳等负面心理问题。甚至陷入性格孤僻、抑郁不自知等负面心理状况中。

(二)心理紧张、恐惧

监狱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多为易发生事故的人群,对工作要求较高。基层女干警既会担心罪犯再次犯罪,进而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监狱女警察长期受担惊受怕等负面心理影响,致使其紧张焦虑、敏感多疑、不安忧虑、恐惧等症状频现,降低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角色转变难度大

监狱女警察面临的罪犯形形色色,每天需要对罪犯进行再教育,干预其思想问题。而长时间的说教管理亦会让女干警处于烦躁不安、脾气暴躁等负面情绪中。在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时,若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往往会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影响到家庭和谐与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女性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诱发原因

(一)职业属性应激感

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风险性较高。暴动、暴力袭警、服刑人员脱逃等是每位监狱女警察面临的职业应激源。面对突发的事件与危险情景及易诱发其出现身心紧张状态。监狱女警察在面对突发且与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人与事件后,其心理生理行为上就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出现应激反应。而让其产生应激反应的人与事件,即可称之为应激源。主要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应激源

女性监狱警察难免会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如同事伤亡,以上谋私人际关系导致的违纪违法等问题,均会让其出现应激反应。在其认知存在偏差后,女性监狱警察极有可能作出与其自身角色、职位担当等不一致的行为,进而出现心理问题。

2、个人因素应激源

个人因素是女性监狱警察出现应激反应的另一项应激源,如熬夜、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会破坏其身心健康。且不良行为习惯会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依赖,导致其智力下降,或者无法将注意力集中,进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感。

3、生活事件应激源

生活事件是监狱女警察的另一项应激源。如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紧张,或者出现孩子上学问题、家庭成员患病离世、经济拮据等,均会成为诱发其应激反应的生活原因。

(二)管制对象带来的压迫感

因管制对象为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日常工作中,监狱女干警难免会出现一些防卫心理,或者出现易怒,冷漠等心理问题。亦或者,部分监狱女警察在对服刑人员进行管制、思想干预时出现一些污言秽语,或者打骂体罚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管制服刑人员,会加重服刑人员心理扭曲程度,恶化双方关系,影响到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监狱女警察难免会陷入一种人格缺陷误区。从整体来看,绝对服从思维、高度戒备心态、居高临下的管理权威等导致其出现一些心理高墙。

(三)缺乏完善的心灵疏导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女性监狱警察忽视了情感宣泄,或者存在社会认知偏差,导致其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与疏导,降低了其身心健康水平。

1、情感宣泄不到位

面对特殊的工作,任务闭塞的工作环境,监狱女警察往往会比社会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具有更加强烈的情绪,且会出现愤怒等负面情绪。面对紧张的间距环境,难免会出现怨言与不满,如何有效管控此种负面情绪,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宣泄负面情绪等。就成为干预监狱女警察负面心理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现实中,部分监狱女警察面对其工作、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时,往往会忽视心理宣泄,致使负面情绪极有可能集中爆发。

2、认知偏差

从社会认知层面来看,仍有部分人员对监狱女警察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认为其是司法干警队伍中的低等警察。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监狱女警察面对社会给予其的评价,往往会出现些许挫败感,严重者会出现自卑、压抑等负面心理。此外,仍有部分监狱警察因接受不了世俗偏见,缺乏直面生活的勇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敢表明自己是监狱警察。

三、女性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对策

(一)合理对待职业应激

1、正向自我暗示

积极正向的自我暗示是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若个体相信自己能有效处理突发性事件或者管控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应激事件对其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训练监狱女警察心理素质时,可针对性地为其提供自我暗示课程,全面提高其自信心。

2、强化体育锻炼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可为监狱女警察合理对抗应激源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监狱女警察要全面结合自身体质、运动弱项等,展开针对性的体育训练,促使自身在训练中缓解一天的身心疲劳,调节身心状态,提高抵御疾病的身体条件。此外,监狱女警察亦应在工作之余学习与交流,积累工作经验,了解其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阻力,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以此提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3、参与情景训练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应对应激源的缓冲剂。在日常训练中,可为其模拟应急场景,在可控的条件下让监狱女警察体验恐慌,刺激其心理,使其在情景中感受应激事件的复杂性与可控性,进而不断提高其心理适应力,努力将身心调整至可控状态与健康状态。

(二)合理定位自身角色

在社会整体大环境中,监狱属于相对封闭、特殊的环境。监狱女警察仍需要与社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其应合理调整自身社会角色,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人待物,不可目空一切、妄自菲薄。要有原则,严格执法,努力维护好监狱女干警的形象。此外,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若监狱女干警所管理的服刑人员为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其应采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服刑人员,知其不足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其身上的优点,切勿全面否定犯罪分子。在管教服刑人员的基础上,亦应关心其所思与所想,维护其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格,获取服刑人员的信任与配合。

(三)关注监狱女警察自我成长

狱方或者相关管理机构可定期为监狱女警察提供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在教育、心理健康培训等方面给予其经费、心理上的支持,促使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有效疏导心理问题,并最大程度上维护监狱警察自我教育权利。不可否认,高压的工作环境与重复性的工作难免会让监狱女警察出现身心俱疲问题,降低监狱警察队伍建设质量。因此,全面关注监狱女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强化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狱方可结合监狱女警察自我成长需求,围绕其心理健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教育措施等,继而提高其工作幸福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监狱女警察的心理问题与诱发因素,有利于监狱或者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全面提高监狱女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优化监狱队伍建设质效。

参考文献:

[1]高梵.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表现及其矫治[J].领导科学论坛,2021(08):109-114.

[2]姚超恒.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159-161.

[3]张志茂. 重庆市L监狱女子警察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