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刘海龙

身份证号:370831199008093110

摘要:浅层换填技术是一种常用于软土路基处理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在软土路基表层进行挖土扩容并填筑砂石等辅助材料,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本文针对深厚软土路基的情况,探讨了浅层换填技术的应用。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综合考虑地质、工程等多方面因素,以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浅层换填技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路基承载力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软土地区的道路建设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这些地区,深厚软土路基常常因其较低的承载力和较差的稳定性而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种地基加固方法被提出和应用,其中浅层换填技术因其相对简便的施工工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逐渐受到了关注。

2深厚软土路基工程问题与挑战

2.1深厚软土特性与工程问题

深厚软土指的是具有较大深度的松散、高含水量的土层,其不稳定性是主要问题之一。土层容易发生塌陷、流失等问题,而振动敏感性也增加了施工风险,可能导致土体液化或沉降。此外,高含水量使得渗透性较高,可能引发水分渗出和土体流失,进一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土体的松散性还导致压缩变形和支撑力不足等问题。

2.2传统加固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加固方法在面对深厚软土问题时存在局限性。这些方法,如加固桩、挖土换填等,成本较高且施工复杂。高成本导致项目经济不可行,而大量土方开挖和填筑会对环境和交通造成严重影响。此外,传统方法可能在长期使用中出现不稳定性,增加维护成本。

2.3浅层换填技术的引入与优势

为应对传统方法的限制,浅层换填技术作为新的加固方法引入。这种技术在多个方面具有优势。首先,相比传统方法,浅层换填技术成本更低,施工速度更快。它不需要大规模土方开挖和填筑,减少了对周围环境和交通的干扰。其次,通过在软土上铺设地工布或地下织物,可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此外,浅层换填技术在长期可持续性方面表现出色,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程的可持续性。

3浅层换填技术原理与机制

3.1浅层换填技术概述

浅层换填技术是一种用于加固深厚软土路基的方法,通过在软土表层添加适当的填料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该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改善软土的工程性能,从而减轻传统加固方法的成本和施工复杂性。浅层换填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适用于道路、铁路、机场跑道等工程。

3.2桩-土-桩体系作用机理

在浅层换填技术中,桩-土-桩体系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其作用机理涉及三个关键元素:钢筋混凝土桩、填料层和软土基层。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刚性支撑元素,能够承担上部荷载并分散到软土中。填料层位于桩顶和路面之间,填料可以是合适的沥青混凝土、碎石等。填料层的存在减少了上部荷载对软土的直接作用,从而降低了软土的应力水平。软土基层则通过与填料层的相互作用,参与承载荷载,减少了路基的变形和沉降。

3.3刚性与柔性换填的差异

在浅层换填技术中,有刚性换填和柔性换填两种不同的方法,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填料的性质和应用方式上。刚性换填是指在软土表面铺设一层刚性的填料,如沥青混凝土。这种填料具有较高的刚度,可以直接分担上部荷载,减轻荷载对软土的影响。刚性换填适用于需要较高承载能力的情况,但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需要确保填料与软土的界面稳定性。柔性换填是通过在软土表面铺设一层柔性的填料,如碎石、沙土等。这种填料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和排水性能,能够分散荷载,减小应力集中。柔性换填适用于需要在保持一定承载能力的同时改善排水性能的情况。与刚性换填相比,柔性换填的填料能够更好地适应软土的变形特性。

4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设计与实施

4.1前期调查与岩土勘察

前期调查与岩土勘察是工程的基础,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这包括通过钻探、采样和实验分析等手段,获取软土的物理特性、力学性质和地下水情况。深入的岩土勘察能够揭示软土的分布、厚度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隐患,从而为后续的工程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4.2桩型选择与布置方案

在深厚软土路基加固中,选择合适的桩型和布置方案是确保工程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桩型的选择应根据软土的性质和工程荷载要求进行,如摩擦桩、端承桩等。桩型的刚度、承载能力以及适应性对工程效果至关重要。而桩的布置方案则需要兼顾桩之间的间距、深度以及与荷载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合理的荷载传递与分担。桩型的选择首先要考虑软土的特性。对于粘性软土,端承桩可能更适合,能够通过承载软土的抗剪强度来分担荷载。而对于摩擦桩,更适用于相对坚硬的软土,通过桩身与土壤间的摩擦来提供支撑。此外,考虑到荷载要求,桩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也需要满足工程的需要。桩的布置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桩之间的间距和深度。合适的间距能够确保荷载得以均匀分布,减小桩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度的选择则需要考虑软土的荷载传递机制,通常要达到足够的深度以使桩能够稳定地传递荷载至更坚硬的土层。深度的分析常常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考虑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化桩的布置方案。

4.3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

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分析是确保工程稳定性的重要环节。这需要考虑桩的受力传递、侧向摩擦力以及荷载的分担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工程力学分析等手段,可以深入理解桩-土体系的力学行为,优化设计参数,确保桩在工程荷载下的稳定性。

4.4换填材料选择与工艺

在深厚软土路基的加固中,选择适当的填料材料和工艺是确保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填料在浅层换填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实现最佳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填料必须具备适当的刚度、排水性能和稳定性。刚度决定填料的支撑能力,排水性能能影响水分排出和软土稳定,而稳定性则保障填料层的长期性能。优选碎石、砂砾等合适的填料材料,以确保其与软土的协同作用。其次,在填料选择中,软土的特性和环境因素必须得到充分考虑。不同土质和荷载条件需要不同的填料特性。因此,在选择填料时,需要根据软土的松紧程度、排水需求等来进行合理的权衡和选择。

4.5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

施工监测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时监测桩的施工质量、填料层的厚度以及工程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这需要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如沉降仪、应变计等,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5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5.1土质特性与水分变化对换填效果的影响

土质特性和水分变化是影响浅层换填技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土质具有不同的压缩性、渗透性和承载力,这将影响填料与软土的相互作用。水分的变化也会引起软土的体积变化,可能导致填料层的不稳定。为应对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填料材料选择、控制填料的湿度以及加强填料与软土的粘结性来优化技术效果。

5.2桩型选择与布置优化

桩型选择和布置对于浅层换填技术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桩型的选择应根据软土的性质和荷载要求进行,不同桩型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不同。桩的布置方案则需要考虑荷载分配的均匀性和桩之间的相互影响。优化策略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找到合适的桩型和布置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桩的支撑作用。

5.3施工工艺改进与创新

施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浅层换填技术的效果。例如,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创新施工工艺,如采用特殊的填料分层方法或加强填料与软土的结合方式,可以优化填料层的性能,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创新、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综合考虑土质特性、工程荷载和环境条件,可以优化桩型选择、布置方案,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和工艺,从而有效提升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这一技术,能够更好地应对深厚软土路基工程问题,创造更安全、稳定的交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廖霞柳.换填法处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研究[J]. 安徽建筑,2016, 23(03):188 - 190

[2]施有志.浅谈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04):105 -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