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段整本书思辨性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段整本书思辨性阅读

杨保良

,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邮编:36201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整本书思辨性阅读。通过转变整本书阅读指导定位、创造整本书阅读环境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具,可以提升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具体策略包括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深度的阅读理解、提供具体的思辨性阅读指导和活动、培养持续阅读习惯和兴趣等。

关键词:整本书;思辨性阅读;信息技术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小学高段学生面临着一个更加数字化和多样化的阅读环境。而传统的整本书阅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内容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传统的纸质书籍已经有了更多的替代品,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整本书思辨性阅读,则成为了一种应对时代发展需求的总体趋势。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高段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影响

(一)数字化阅读和电子书籍的普及

随着数字化阅读技术的发展,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实践也受到了显著影响。首先,数字化阅读让学生更容易接触和获取各种书籍,学生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种便携性和无线连接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内外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数字化阅读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培养个人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书籍享受到互动的阅读体验。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与图像进行互动,听取书籍中的音频和观看相关的视频素材,有助于增强对故事情节和概念的理解。

(二)在线资源和工具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轻松访问各种相关资料和信息,对其整本书思辨性阅读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可以使用关键词快速搜索到与书籍内容相关的文献、评论、研究等信息,了解更多观点和观点分析,丰富自己的阅读内容。另外,数字工具和应用程序为小学高段学生提供了交互性阅读的机会。例如,一些电子书阅读器和阅读应用程序可以允许学生进行批注、标记、高亮、笔记等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二、小学高段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挑战

在数字化阅读环境中,学生往往容易受到来自社交媒体、游戏或其他应用程序的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和阅读效果下降。与纸质书籍相比,电子设备上常常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娱乐和媒体内容,这让学生更容易被吸引,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思辨性阅读。另外,学生在数字化阅读中也面临着信息的洪流,学生需要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的能力。在网络上存在着大量非官方、不准确或甚至虚假的信息来源,学生需要学会辨别可信度和权威性。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辨别和验证信息的能力,了解如何查看作者背景、查找原始来源等技巧,以便对整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和论证进行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估[1]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小学高段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策略

(一)转变整本书阅读指导定位

传统上,整本书的阅读主要以理解故事情节为主,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更加注重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整本书中的主题、角色发展、问题和冲突等元素,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深入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动机和行为,并解释作者选择这样描写的目的。另外,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思辨性阅读指导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整本书的内容。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列出自己从整本书中获得的问题,并展开思考与之相关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思辨性阅读实践[2]

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第一步,主题探索--引导学生思考整本书的主题,并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要主题是什么,例如个人与自然、孤立与社交、冒险与求生等。学生可以找出书中支持这些主题的情节和对话,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二步,人物分析--鼓励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深入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和行为,并思考作者选择这样描写的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这个角色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思考这个角色如何影响了整本书的发展

冲突和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冲突和问题,并思考各种解决方案。让学生列出他们从整本书中获得的问题,并展开思考与之相关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冲突,并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解释为什么他们选择这样的方案。

第三步,鲁滨孙的决策--引导学生分析鲁滨孙在整个漂流过程中所做的决策,并思考这些决策对他的命运和故事的进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可以讨论他的决策是否明智,以及他是否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在线讨论平台或协作工具,以便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与同学一起探索整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和观点。

(二)整本书阅读环境的创造和鼓励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定期安排阅读时间,建立起持续阅读的习惯。可以设立每天或每周的仿真数字阅读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专注于整本书的阅读,避免干扰和分散的因素。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商定并确定一个每天或每周的固定阅读时间,让学生知道在这段时间内要专注于阅读。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确保学生对整本书保持兴趣,并设定每天或每周的读书目标,鼓励学生在规定的阅读时间内阅读一定的页数或章节。完成阅读目标后,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奖励,例如赞扬、表扬或小礼物。此外,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也至关重要。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应该提供大量的整本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和能力。此外,在选用较高难度的整本书时,可以提供一些导读辅助材料,如背景介绍、角色介绍、问题导向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和语言,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如电子书阅读器和阅读应用程序,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资源和获取途径[3]

(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具

在整本书思辨性阅读的信息技术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讨论平台或协作工具,创建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交流。其次,通过使用电子阅读器或阅读应用程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每日或每周的阅读目标,并让其追踪自己的阅读进度。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思辨性阅读时,运用在线批注和笔记工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标记关键信息,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如,"那天晚上,丰收船已风雨骤起,夜黑如墨,雨点打在小河上惊起了连成一片的青蛙叫声,汤姆不愿回到家去,他和乔伊哈珀躲到两狼公之间的一个铺草屋顶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批注和笔记工具来标记关键信息,比如"夜黑如墨"或"连成一片的青蛙叫声"这样的描写。学生可以思考为什么汤姆不愿回家,以及他选择躲到铺草屋顶下的原因,并记录下这些问题和想法,批注和笔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角色发展和作者的意图。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是培养小学高段学生深入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转变整本书阅读指导定位、创造整本书阅读环境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具,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考。后续,教学人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吗,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持续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宽与培养其知识视野、终身阅读习惯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黄志霞.整本书思辨性阅读价值探微[J].小学语文教学, 2021, 000(020):P.28-28.

[2] 陈燕莹.探究小学高段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黑河教育, 2021, 000(009):54-55.

[3] 刘勇,昌瑄,高露.读,思,写:让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入[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