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流程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玲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体会在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围术期,予以流程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2020年3月~2022年5月)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按“护理方法差异”分组。围术期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围术期中,可大幅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外伤;硬膜外血肿;老年患者;围术期;流程化护理;生活质量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属于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病症,手术是现阶段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各项操作的实施,会对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并诱发多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预后。故,还需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给予相关护理工作,强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现况: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3月~2022年5月60例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选取,按“护理方法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病例:男/女=14/16,患者,年龄均值经SPSS20.0计算后以(63.69±4.22)岁表示。其余30例纳入观察组:男/女=17/13,患者,年龄均值经SPSS20.0计算后以(63.22±4.14)岁表示。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可,严格按照我科室常规流程进行接诊、病情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引导家属挂号缴费,尽快进行急救分诊,同时开展急救措施,初步救治完成后,引导家属办理入院手续,联系科室会诊后接待患者住院进行治疗。

观察组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1)规范排班制度:科室需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并严格落实弹性排班制度,确保对科内患者展开分层管理,从源头上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安全。(2)治疗处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求所有急救器械及物品,需始终保持应急状态;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良好配合,例如医师检查、评估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协助其完成各项操作;告知患者务必遵医嘱用药。在患者的常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意识、脉搏等情况;在对患者诊治期间,仔细观察其血液生化及机体酸碱平衡情况,通过对症干预措施,将患者血压水平保持在平稳状态。(3)护理需求评估:完善患者分家庭状况、初步诊断等一系列病历资料,对其病程、既往史、治疗史等基础病情详细了解,与自身临床经验有效结合,综合分析并评价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患者营造赶紧、温馨的治疗环境,常规消毒室内,合理调控室内温湿度。雾化机、呼吸机等仪器使用前及时消毒,护理人员也需加强自身的无菌处理,严格落实手卫生,将病房内人员流动进行限制。术后将其床头抬高15°,于患者头颈部放置冰枕或冰帽,促使其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5)规范饮食及作息时间:首先需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进行合理调整,告知其控制饮食、少盐少油,晚餐时间尽快控制在20:00之前,避免过晚进食。为保证夜间睡眠时间和质量,要求家属监督患者夜间按时入睡,必要时使用小夜灯,最大程度的减少夜间光源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借助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围绕4维度进行评估,各维度最高分80分,分值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2]

1.4 统计学方法

   计算软件利用:SPSS28.0; 计量资料[IMG_267]、计数资料为[n,%],由t值、X2校验,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术后生活质量

组别

躯体功能(分)

心理状态(分)

社会功能(分)

角色功能(分)

观察组(n=30)

72.51±5.35

58.55±4.34

51.34±5.65

56.12±5.21

对照组(n=30)

65.54±4.11

48.51±3.24

46.51±3.14

48.15±4.23

t

5.658

10.153

4.092

6.504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发展为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此类患者病情凶险,疾病的持续加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研究显示,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可能与外力下血管壁破裂出血有直接关系[3],因此治疗该病,需借助手术方式来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状态,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流程化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将患者诊断至治疗的间隔时间有效缩短,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提升治疗效率的同时改善其预后质量。该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流程化护理干预在各项措施开展期间,严格以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为中心,在基础的专科护理上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完善病情评估的同时开展相关工作,保持患者体征处于平稳状态

[4]。而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流程化护理干预在实施前,会详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并建立档案,快速且细化处理了护理流程,缩短治疗时间、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而流程化护理模式完善了相关护理方案,各项措施的实施能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确保了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优化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建议采纳流程化护理干预模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珍珍,陶芸青,刘立平,等. 流程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J]. 母婴世界,2023(2):121-123.

[2] 黄月平.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506-1507.

[3] 肖楠. 流程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J]. 婚育与健康,2022,28(8):38-39.

[4] 路立. 急诊护理小组优化流程式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3,47(6):72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