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陈金峰

南通通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建设单位和行业还是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采纳吸收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及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通过科学方法促进项目顺利发展。基于此,下文将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应用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其规模大、施工过程繁琐、工期较长、投资较大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砼的施工对确保工程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建设中,一定要强化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根据以上结论,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

在应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中,容易受气候和天气因素影响,其中夏季和冬季影响尤为显著,比如,夏季施工需要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而冬季需要升高混凝土入仓温度,并且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不同天气下所采取的施工措施存在差异,并且会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施工主要在室外进行,影响混凝土性质的同时也会影响施工人员操作,加大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另外,在大型水利工程中,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水利建筑物组成,因此工程量较大、施工工期较长,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多,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复杂的水文环境也会影响施工进度,所以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措施推动工程顺利进行。

2 影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因素

2.1 材料因素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材料是最为基础性的组成部分,材料方面反映出的一切问题,均会体现在工程整体上,成为评价工程质量、安全性、效益的重要指标。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涉及到大量不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材料、骨料材料、添加剂材料等。施工单位在对水泥材料进行选择时,需先行确定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然后保证水泥等级与工程需求相契合。之后,针对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水泥材料,一并做好验收检查,重点关注水泥材料的检验合格证书与验收流程。在混凝土添加水时,同样需要对水的品质做好控制,一般以适合食用的水为标准,尤其避免在混凝土中添加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工业废水。这是因为,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从而连带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2 施工质量管理不严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或者发现问题后没有提高重视未加以解决。比如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虽然混凝土浇筑工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它却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因此要引起建设单位的足够重视,但是有些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对水泥等材料的质量把控不严格,未能选用符合水利工程项目要求的水泥,或者在进行具体的浇筑工作时未能严格按照施工制度进行规范的操作,浇筑工作完成后没有及时做好充分的养护工作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出现质量安全问是,进而可能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限受到拖延或者为出现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留下隐患。

3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析

3.1 优化混凝土施工设计

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需施工单位重点做好混凝土施工设计的优化。具体来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第一,保证设计人员的专业性。设计人员需能够具备丰富的工程设计知识和实践能力,然后在设计中同步做好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特点和需求的分析,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第二,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设计进行优化。目前,在绿色经济理念的总体性指导下,设计人员的施工设计需能够考虑好周边生态环境问题,避免不合理设计与后续不合理施工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工程综合效益;第三,设计人员需能够在工程设计时做好多次现场调研,保证所提取数据信息的精确程度,然后针对其中问题做好分析与总结,对方案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进。

3.2 做好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温度控制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时就应该考虑到温度问题,要选择水热化反应较弱的水泥。其次,要结合施工季节外部环境的温度,对混凝土的温度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在夏季施工时,当碰到温度过高的环境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及工程要求进行相应的降温措施或修改混凝土内部结构等工作,从而避免由于水分快速蒸发而造成的内部结构温度变化较大,出现裂缝情况。在面对外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在现场放置冰块的方式进行降温,还可以在浇筑施工工艺上进行调整,如通过分层浇筑的方法来加快热量的散播等。又或者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冰水的方式降低其内部温度,使其内外部温差得以缓解,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3.3 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革新

很多水利水电项目都很注重技术革新和革新,通过技术革新和革新,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减少材料消耗,节省能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举例来说,在三峡水坝的钢筋连接中,除了使用了常规的焊接与搭接的方法外,还使用了一种带有肋条的钢筋套筒的连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低耗、高产、优质的效果,而且这种方法的接头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它的施工也不会受到焊工的技术和天气的影响,从而大大的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减少了对物力、人力、财力的浪费,节省了施工的工期;此外,在模架施工中,使用多块大模架进行模架施工,其相对于常规模架而言,混凝土表面整体性好,一次性起吊安拆速度快,周转次数多,可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混凝土表面质量的质量,并可提高施工效率,将其运用于三峡项目,可明显提升三峡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费用。因此,对水泥砂浆的施工工艺进行变革和革新是必要的。

3.4 完善混凝土施工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以上各项施工步骤后,施工人员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然后在完成混凝土养护处理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项目的质量检验,等待检验结果合格,可进行后续施工。开展高质量的混凝土养护,更有利于规避存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各项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如裂缝问题等,以此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同时,开展养护工作,也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气孔洞问题,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3.5 做好技术交底

在水利工程进行混凝土施工前,还应当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旨在使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施工工艺、技术要求以及有关的防范措施(如有关的安全防范措施;管道、钢筋等特殊部位是否设置;是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实行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监督和检验等,可以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作业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环节,并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实践中,为能够取得良好预期,关键是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并结合工程特点、情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优化混凝土施工设计,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等角度切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达.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科技视界,2022(31):6-8.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2.31.02.

[2]胡荣光.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0):192-194.

[3]何汉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2(13):45-4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