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2
/ 2

试析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探究

杜娟娟

孟州市大定办事处大定小学   (河南 焦作)     454750

摘要:小学生容易放松自己的状态,不能长时间专注,课堂45分钟都集中注意力会引起精神疲劳,很容易出现懈怠、走神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引入情趣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情感、兴趣等方面重新回归课堂。但是任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最终都会让学生觉得无聊而对课堂产生厌倦,特别是在英语这样的学科中。对于学生来讲,英语本来就难懂,如果课堂上再缺少趣味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终真的会使学生的成绩下滑。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地变换。基于此,对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趣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氛围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和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可以做到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教学过程更加真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容易培养,教师的自身素质更快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更容易开展。

一、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一)小学英语教学机制缺乏创新

健全和完善的小学英语教学机制,对于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当前,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还没有把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机制上升到更高层次,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注重构建科学和完善的“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方面相对较少,特别是整体规范化、持续性、有效性不强。例如,尽管很多教师减少了课后作业的数量,但却没有采取“分类教学”的模式组织实施,直接导致课后作业无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

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而滥用信息技术,从而使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影响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例如,有的教师在授课中全程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单词、句子、语法的讲解全部用多媒体电子屏幕展示,教师仅仅重复屏幕上的内容,大屏幕完全取代黑板;还有的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过于追求形式而采用人机互动技术,让学生全程与机器进行交流,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反而减少,教师的引导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策略

(一)丰富英语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乐学”

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的趋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建立校园文化时,应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英语元素的增加必不可少。例如鼓励学生绘制有关英语的手抄报,分为英语历史介绍等多种主题,张贴在教室内外。黑板报上可以分组安排,一周一个英语小故事,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其次,丰富学校英语活动的形式,不要局限于竞赛,还可以举办社会活动,例如社区调研、跳蚤市场等。最后,学校鼓励老师在综合实践课的时候,根据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将英语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利用现实活动手段,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参加一些校园活动的时候会比较腼腆、缺乏自信,对于一种陌生的语言,往往不敢说出口。根据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好动的特点来带动教学。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学生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学习目标。

(二)运用肢体语言,构建和谐互动课堂

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可以使教学活动动态化,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将肢体语言的应用重视起来。例如,在进行字母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肢体语言运用起来。因为字母相对抽象,直接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会对其兴趣造成影响,且教学效率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肢体语言的设计,确保字母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调动起来。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肢体动作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字母知识。在进行单词词组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单词的特点进行肢体语言的设计,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记忆。例如,在教学《Car》时,教师可以将开车手握方向盘的动作利用起来,并带领学生模仿这一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进行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单词学习。由此可见,通过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有趣,可以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教育,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语言情境新课标倡导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参与到语言学习中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喜欢活泼生动、色彩丰富的素材资源,信息技术恰恰能够为小学英语课堂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将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境还原于课堂之中。在我们的教材中,有时会出现学生未曾接触过的语境,此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迅速感受到课文故事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的心情,并通过自己的感受去学习语言,再输出语言,最终才能够进行综合语言的运用。例如,在My day的读写课中,编者以鲁滨逊的口吻为学生描述了自己在荒岛上每日的作息活动及作息规律,力求让学生感受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人物积极乐观的心态。但“荒岛”的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孩子们很难快速感受到语篇所描述的艰苦环境。在课前教师问学生If you were on an island, how do you feel?孩子们的回答使教师大吃一惊,他们很开心地说I feel very happy. I like the sea…经过了仔细的思考,教师想孩子们的回答一定是因为对语篇的语言环境不够熟悉,无法快速捕捉到人物的心态。

(四)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机制

为了能够使小学英语教学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还要不断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机制,进一步强化小学英语教学的规范性,教师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坚持好的教学模式、经验和理论,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通过构建“长效提升机制”,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在开展会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特别是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通过日积月累提升英语学习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小学生对于不同的活动形式并未表现得有相互排斥感,因此,也要求教师在主题内容的讲授中,要用活动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不同实践活动形式的结合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情趣教学的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对实践活动的倾听、表达、应对三种能力进行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聪聪.开展富有生活情趣化的小学英语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91.

[2]仓月清.对英语教学中情趣教育的几点思考[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09):111.

[3]侯永艳.农村小学英语情趣化、生活化课堂教学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02):50.

[4]方丽华.小学英语情趣化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01):63-65.

[5]牛巧荣.浅议小学英语教学的情趣化[J].学周刊,2017(1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