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主观题解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化学反应原理主观题解题策略

罗艳仙

砚山县第一中学

6631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化学教学应着眼于课程理念的实施,从多角度、多情节上打造连贯的内容体系,并介绍不同的课程模块。高中化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不同的模块具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和不同的表现模式。必修课是初步建立的,而选定的课程是特定于系统的。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等各种问题。因此,在化学反应原理概念框架的教学中,其教学维度需要高于必修课程和其他相关模块的教学维度。并建议学生自己改变思维,以更高的要求让学生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获得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化学反应原理;主观题;解题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涵盖的知识主要有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离子平衡、电化学基础等,对学生的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要求.教学实践中为使学生扎实的掌握该部分知识,提高其学习的自信以及解答各类问题的灵活性,促进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应立足学习的难点积极探寻与应用相关的教学策略.

1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困难的原因分析

2.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以认识化学反应基本概念为教学目的的必修部分;以系统性深入学习化学反应原理为教学目的的选修部分.必修部分相对来说较简单,授课内容涵盖的范围广但是要求掌握的深度较浅,学生掌握难度不大.但是在选修部分,由于要求学生对大量的相关知识进行串联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该部分对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掌握程度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学生普遍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而学习困难.这反映出我国高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用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导致后续授课存在一定的困难.

1.2平衡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K的求解等,这些都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平衡观与高校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衔接,学好这些知识对学生未来进入大学学习有很大帮助,在高考中也很热门,分值较高。学生普遍感觉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反应速率等知识很难,尤其是平衡常数,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还有的学生难以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无法有效理解和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导致他们在学习溶液平衡知识时觉得困难,学习效率不高。

2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质量的对策

2.1挖掘知识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过于抽象,同现实联系不大的问题.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该知识的价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化学反应原理同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水果电池的方法展现相关知识点,并向学生拓展一些国际前沿的新型能源、新型电池运作模式等等.通过展示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学生认为化学反应原理同应用关系不大的固有印象,激发学生深入研究学习的欲望.

2.2创造可操作的问题情境

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可操作的问题情境,尽可能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合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的研究课题。例如,在讲解“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提出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问题驱动的学习活动。首先,老师可以问学生“电解液和非电解液的区别是什么?弱电解液的电离意味着什么?弱电解液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吗?”其次,教师可以围绕上述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活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同物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并在此基础上判断这些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可以反复记忆和总结化学反应原理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多样化的习题讲评模式

习题讲评是高三课堂教学的一种授课模式,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扫除盲点、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8]。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在高三课堂上是枯燥的、无趣的、不可取的。高三学生理论知识基本已经掌握,重在能力的培养。把握好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是每一名高三学子应有的智慧。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学习更高效?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吃饱”?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对习题讲评课进行精心设计。设计分组,进行讲评。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平均分配。将化学反应原理题分成几个模块,教师提前布置好每个小组需要讲解的模块。小组内部成员群策群议,查阅资料攻克盲点,整理思路,课堂讲解,可对出题意图了解更加深刻,当每个小组对此模块掌握较好后,小组之间互相更换模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自荐式讲评模式。每位同学都可以主动到讲台上讲解试题,此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对试题的分析讲解,树立学生的学科自信心。讲题是做题的升华,在讲题过程中,其他同学可随时提出疑问,教师可进行知识点补充,会做题不如会讲题,在讲课过程会发现知识点误区,会更加深入分析问题,求甚解、明道理,学生们想听、爱听、乐听,讲题人想讲、愿讲、乐讲,营造自主欢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享受课堂、沉浸课堂。

2.4借助微课,突破学习难点

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图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直观的形式,使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微课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将微课运用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问题。例如,教师在传授难度较大的知识时,可将学生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理出来并制作成微课,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重点和难点教学衔接在一起,制作系列微课,通过线上交流群将微课推送给学生,使学生在微课学习中有所领悟,形成积极学习的意识,在理解、体验和感悟中学习知识。微课的针对性较强,它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化学平衡知识后,将知识迁移到电离、水解、沉淀溶解等方面,有效地寻找问题的共性规律,建立知识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语

在高中开展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问题推进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化学问题背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给他们带来新的课堂学习体验。在问题推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安排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突出化学指导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江.基于“素养为本”的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2]周颖.新课标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2019.[3]董钰垚.高三化学反应原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研究[D].2020.

[4]张海娥.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高效进行高考化学备考[J].新课程,2022(4):185.

[5]徐瑞洋.冲刺阶段的高考化学备考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