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建筑施工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韩利杰,向峰,孙健康,刘立生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公司重庆分公司)

摘要:建筑业作为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已成为所有工矿商贸行业死亡人数最多的行业。为有效减少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大事故处罚力度,严格事故责任追究,但即使在如此严厉的形势下,仍然有一些企业和人员对安全生产不重视,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到位,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反映出事故处罚工作在实践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预期效果,同时暴露出诸多弊端。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关键词建筑项目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可靠性;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还是规模较小的建设项目,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施工方的效益。工程项目不但要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要做到安全施工,才能高质量完成项目的管理目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会浪费大量施工作业时间,也会增加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成本,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造成项目亏本。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必要性分析

1.1有利于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阶段,建筑行业虽然发展的迅速,但是很多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却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这就让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不高。伴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改善,我国对建筑项目的发展要求逐渐提高,也让很多项目部门的负责人员不能在根本上达到工作标准,在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开展工作,对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缺少总体上的规划,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最大限度上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管工作不断的强化和完善。

1.2有效减少费用支出

如果想要将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质量做好协调工作,就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做到位,对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及时减少,从而让施工成本实现有效的节约。提高施工质量,能够及时减少出现返工的情况,对后期的维护以及保养的费用有效的节约下来。

2、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重难点

通过对某工程的全面分析与调查,认为某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综合难度较高,对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重难点分析如下。建设困难。项目的楼层比较高,建筑与红线之间的距离比较短,钢结构构件的尺寸、面积等都比较大,场地也比较狭窄,这对工程的安全建设和管理都是不利的。同时,高层建筑的连接部位比较多、空间狭小、连接部位也比较复杂。对于钢管柱子、静性钢柱等构件的构造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立体交叉防护施工的难度比较大。项目在现场围护准备、场地准备、临时设施、给排水及用电布置等方面,都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流程,例如:施工现场要有防沙等设施,在温暖的季节要有绿化安排,要有防止污水、废水污染环境等设施,材料加工场、生活区等场地都要采用C-15水泥进行硬化处理等。与此同时,该工程的质量也很高,还要争取到3A文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荣誉,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工程数据较多,且涉及大量细部结构图纸、造价验算与统计测算数据。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设计图纸、合同等相关内容的特殊保管。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较多。在施工过程中,该项目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工程施工风险、组织风险经济、工程环境风险等。因为施工层次多、施工时间长,因此施工过程必然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此外,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比较复杂、施工工作量较大,部分项目存在高空作业环节,后期还涉及一定的垂直运输作业,这也为工程项目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3.1增强风险源控制

最后,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时,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重视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充分强化危险源安全控制力度,在正式开展工作前,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对工程重大危险源进行预判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危险防范对策及方案,确保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遭遇危险事故,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对危险源进行警示标识和及时处理。总体而言,施工单位应该在确保现场施工环境安全性较高的前提下,推进施工工作落实,并且应该在日常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注意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合理利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对工作人员的实践行为进行规范,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对自身生命安全负责,远离危险源进行规范化的操作。

3.2施工组织协调控制

在施工现场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下,要进行复杂的施工,就必须进行许多立体交叉工作。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以及计划和布置,就没有很好的保证。在进行施工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方案或计划的基础上,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进行仿真,其中包括施工现场的主要工程位置、交通布局、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大型机械设备停放、机械设施行进路线图等。在建设现场立体化模型中,首先要与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相结合,对整个建设的环境进行有序优化,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展开实施前评估与测量,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目标、施工流程、施工信息交换要求、基础设施要求等。

3.3应急安全管理策略

夏季和冬季的极端天气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提前制定应急管理措施。在夏季,暴雨、暴风及持续高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暴雨天,施工企业应禁止一切施工活动,并提前准备好水泵、沙袋等应急物资,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当风力超过六级时,塔吊不得吊运材料,所有临边施工人员不得施工。施工企业要及时检查脚手架、爬架是否牢固,并加固工地的围挡设施和广告牌等,防止其被大风吹倒伤人。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施工企业可以采取错峰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并给所有施工人员配备降暑药物。另外,施工企业还要成立应急小组,及时送治中暑人员。在冬季,雨雪结冰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雨雪天气会导致路面、施工作业面湿滑,增大施工人员摔伤、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在雨雪天,施工人员应停止施工。大雪过后,施工人员必须及时清除路面、施工作业面的积雪。在积雪清除干净后,施工人员要在坡道放置麻袋等防滑材料。当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时,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施工场地内含水区域的结冰情况,并及时清除冰碴。

结束语

安全是永恒的话题,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时代的命题,着眼长远、面向时代都必须加快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应急管理的四类责任主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开放复杂巨体系的认识,以系统安全的思维开展“事件防减救恢”及其“风险测评报消”全过程工作,健全科学、系统、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以高水平应急管理护航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殿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与对策[J].山西建筑.2020(22).

[2]陈大伟,方东平,王延东.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9(02).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19.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21.

[5]邢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现状和对策[J].建筑安全.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