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落实语文要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黄晓慧

河源市第四小学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科目开展系统学习的入门课程,为了构建语文学习的高效课堂,老师要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充分研究“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语文要素,并采用更易表达和理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式、思维能力、思想品德、情感感悟、鉴赏创新等综合素质,通过落实语文要素,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是学生逐步适应并开展各类科目系统教学的入门阶段,主要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自然、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等,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对学科的兴趣爱好,以及让学生对学科有着初步认知和思维方式,为学生将来学习各类科目打好基础。

因此对于小学语文科目来说,学习重点则是集中于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文学兴趣、文学鉴赏和创新能力几方面,与此同时还应当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教师应当加强研究如何落实语文要素,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来实现。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不足

在语文课堂中往往是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语文作为一门日常生活、学习中随处可见、可学的学科,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不少教师采取直接教授法,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如不认识的生字、词语等,往往直接询问老师,而缺乏自我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甚至部分老师和家长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而要求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提升分数,阻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思考和感悟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相较于初中、高中阶段,对教师的专业、经验要求没那么高,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且不足,且不少小学语文老师还身兼班主任、思想品德老师等多重身份。因此教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不足,针对每一届学生都依旧沿用上一届传统的教学教案和方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语文要素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作用

语文要素包含了语文课程“学什么”和“怎么学”等内容,对于“学什么”方面,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并且引申出与课程相关联的其他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对语文这门科目的兴趣、爱好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对打破对传统语文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生字、词语、课文的学习和背诵。对于“怎么学”方面,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模式,采用如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课外实践活动等活跃有趣、参与度高的方式开展。通过这两个方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高效课堂的构建作用。

三、落实语文要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开展情境教学法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感知和体验,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设备开展情境教学法。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三册课文《火烧云》时,可以通过播放火烧云的图片和视频等。学生通过视听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火烧云的颜色、姿态等,同时同步讲解课文,让学生多角度感受到作者对于火烧云的描述方法,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引发学生对描绘景色有着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创新,同时教师通过逐步引导和讲解与学生开展良好互动,例如让学生模仿火烧云的描景方法来表达其他的景色,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效地落实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在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阶段,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大致性格特征,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而后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总结反馈,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

例如在学习语文生字、词语的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由易到难布置学生对词汇和词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每日打卡完成5个生字、3个词语或1句词句的拼写、理解、背诵和书写的任务,并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享每天的成果,交流学习的方法。通过类似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保持学生对碎片性、连续性的语文学习热情和动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对学生未来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相较于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轻松、压力也较小,教师可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每年组织学生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前后的课程里,专门空出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学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的习俗,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例如中秋节要吃月饼、看月亮等、端午节要吃粽子、茶叶蛋、挂艾草等。另一方面可利用传统节日的由来,扩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和知识储备,如以“月”、“春”、“圆”等为题,开展组词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诗词量。通过此类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设计课后学习任务

为了实现高效课堂,光依靠课堂教学肯定是不足,课后同样需要设计学习任务以此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相较于传统的、强制性的课后布置作业,如背诵、抄写、试题等,教师应当围绕语文学习要素,着重设计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件事情并加以描述,谈谈自己的感想,最后再与班级同学分享。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述能力,为学生学习好语文打好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一目标,尤其需要教师的努力、钻研、创新和不断尝试,通过研究各类语文要素,多方面设计教学环节,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这不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够培养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更是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带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宋传翠.聚焦核心素养,多维并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1):48-50.

[2]张志华.“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43):45-50.

备注:此论文系《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落实语文要素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