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

陈文莉

隆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2150

[摘要]目的:研究对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重点分析对新生儿睡眠质量以及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纳的108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鸟巢式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对比。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长较长,体质量增长量、身长增长量、头围增长量均较多,并且新生儿肠道功能较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提升生理机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鸟巢式护理;睡眠质量;生理机能

新生儿是人发育的起步阶段,此时各个组织脏器均处于发育期,免疫力、抵抗力较差,做好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我院对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不错,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新生儿108例,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女分别30例和24例,产妇分娩方式:顺产37例,剖腹产17例;观察组54例,男女分别为32例和22例,产妇分娩方式:顺产40例,剖腹产1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筑巢护理。选取柔软方巾围绕在新生儿四周,构成鸟巢形状,具体大小和宽度根据新生儿的肩宽和四肢来调整,接口位置高于新生儿肩膀五厘米左右,确保对新生儿全包裹,然后使用胶带进行固定。筑巢完成后对鸟巢进行加温,一般为30度,然后将新生儿放入其中,取侧卧位,头、肩部枕在鸟巢接口位置,对臀部和背部贴绒布,保持屈曲姿势卧于鸟巢中,观察新生儿体位变动情况,适当进行调整。(2)加强肚脐护理。定时对新生儿脐周进行消毒清洁,保持肚脐周围的皮肤干燥,预防皮肤溃疡。(3)强化喂奶护理。除了对新生儿定期进行喂奶,还需要提高新生儿的吮吸能力,以改善新生儿胃肠功能。喂奶前清洁新生儿口鼻内的分泌物,喂奶后注意拍背,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吐奶堵塞口鼻。吐奶后需要及时清理干净,保证新生儿身体干燥。另外,还可以通过与新生儿对话、抚触等措施,对新生儿进行适当刺激,促使新生儿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长。

(2)比较两组生理机能。护理后15d,统计两组体脂量增长量、身长增长量以及头围增长量。

(3)比较两组肠道功能。包括每天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每天进奶增加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长对比

对照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长为(15.55±2.23)h,观察组每天睡眠时长为(20.11±2.11)h,由此可见,观察组睡眠时长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生理机能对比

   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量、身长增长量、头围增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理机能对比(x±s)

组别

例数

体质量增长量(g)

身长增长量(cm)

头围增长量(cm)

对照组

54

488.61±22.81

1.55±0.35

0.89±0.31

观察组

54

894.63±52.64

1.88±0.33

1.22±0.33

t

8.536

8.543

7.563

P

<0.05

<0.05

<0.05

2.3两组新生儿肠道功能对比

   观察组每天排便次数较多,胎便转黄时间较短,每天进奶增加量较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肠道功能对比(x±s)

组别

例数

每天排便次数(次)

胎便转黄时间(h)

进奶增加量(ml/d)

对照组

54

3.31±1.43

66.53±6.25

2.89±1.31

观察组

54

5.22±1.32

45.21±5.22

5.22±1.33

t

8.342

8.313

8.546

P

<0.05

<0.05

<0.05

3讨论

新生儿是指胎儿出生后未满28天[2],此阶段新生儿由于生活环境从宫内转至宫外,需要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应,此时新生儿机体防御能力薄弱,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罹患疾病[3]。鉴于此,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过去临床上对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以监测生活护理为主,确保新生儿正常进食即可,护理内容的针对性不足,并且形式单一,整体护理效果不佳[4]。鸟巢式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下通过模拟子宫环境,应用方巾制作成一个椭圆形的鸟巢,并将新生儿放置在暖箱内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并实施喂养,这种包裹新生儿身体的方法可以减少空气对流,避免环境温度对新生儿机体造成的不良刺激。另外,在这种模式下,护理人员可以参照新生儿在子宫内的体位调整其睡姿,有利于延长睡眠时间,促使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

[5,6]

研究发现,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长较长,体质量增长量、身长增长量、头围增长量均较多,并且新生儿肠道功能较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是有效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的优良方案。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提升生理机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阳丹.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91-292.

[2]张锦,李茂盛,胡艳芳.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机能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4):605-608.

[3]郭玉珍. 鸟巢式护理应用联合俯卧位体位对早产儿睡眠质量和生理机能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1,40(34):165-168,173.

[4]戴宝琴.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3):462-464.

[5]苟蓝心. 观察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9):1666-1668.

[6]邓云珍,许清华,林惠香.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J]. 中外医疗,2022,41(13):159-16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