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危重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临床常见危重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

余杰

荣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四川自贡 643100

危重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因此要加强观察与护理,正确识别与判断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工作,医护人员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情况,早识别,早重视,早告知并做好相应的早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临床常见危重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

一、病情观察

1、一般观察

(1)面容观察:①急性病容:主要表现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患者表情痛苦较烦躁,面颊潮红等;②慢性病容:主要表现是面色苍白或者无光泽较灰暗,眼睛无神,精神萎靡等;③贫血病容:脸色苍白,嘴唇颜色变淡,表情看起来疲惫又无力。

(2)皮肤黏膜:细心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淤点或皮疹等,感觉皮肤的弹性度,皮肤是否完整,黏膜颜色有无变化,是否出现溃疡或有出血点等。严重缺氧的患者嘴唇与肢体末梢都呈现紫绀色,黏膜变得苍白等。

(3)姿势与体位:细心观察患者的姿势与体位对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发生急性腹痛时,患者多会采取强迫体位;昏迷患者与重度衰竭的患者多呈被动体位。

(4)呕吐物与排泄物的观察:危重患者的呕吐物与排泄物都会反应病情发展情况。要细心观察呕吐物与排泄物的性质状态,气味有何变化,颜色是什么样的,以及每天呕吐或排泄的次数与量等,注意观察若患者呈现喷射状呕吐,多是颅内压升高造成的;若出现柏油样大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2、危重患者的识别

(1)体温:健康情况下体温在36-37度,若体温高于37度属于发热,发热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多体温低于35度,警惕患者全身衰竭的危险。

    (2)脉搏:健康状态下的脉搏是每分钟60-100次,且均匀有力,心律整齐无杂音。若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警惕患者出现发热、低氧血症以及休克等。若脉搏短绌,在一定时间内心率比脉率高,警惕心房颤动的发生。若脉搏又细又弱,可能是心功能不全,或者休克。

(3)呼吸:健康情况的呼吸每分钟16-20次,呼吸节律规则,呼吸音清晰且一致。①呼吸过快,每分钟超过24次,警惕发烧或疼痛;呼吸过慢,每分钟少于12次,警惕颅内压升高或药物中毒。②异常深呼吸,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浅而快,警惕呼吸肌麻痹或者濒死现象。③潮式呼吸,警惕药物中毒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间断性呼吸,规律呼吸几次后呼吸停止,间断几秒又恢复呼吸,多是临终现象。④呼吸声如蝉鸣,多是喉头有异物或发生水肿;打鼾状的呼吸,多是昏迷患者或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⑤吸气性的呼吸困难,警惕气管异物或气管阻塞;呼气性呼吸困难,警惕阻塞性肺水肿与支气管哮喘等;混合型呼吸困难,警惕种种肺炎与胸腔大量积液等。

(4)血压:健康情况下高压应超过90mmHg,若血压低于90mmHg,考虑休克的发生;若低压超过90mmHg,称为高血压。

(5)神志:健康状态下神志是清醒的,通过格拉斯哥评分超过9分,病人异常烦躁不安静,警惕休克的发生;嗜睡神志不清,警惕即将昏迷;所有危重晚期患者都会发生昏迷。烦躁、嗜睡只是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要结合观察有无尿潴留、缺氧、休克以及颅内压升高等情况,不可冒然进行安定处理。

(6)瞳孔:自然光下正常的瞳孔直径在2-5毫米,健康人双侧瞳孔一样大,光反应灵敏。若瞳孔直径超过5毫米,警惕颅内压升高,药物反应以及濒死现象;若瞳孔直径小于2毫米,多是吗啡药物中毒或有机磷农药中毒;若一侧瞳孔变大,警惕脑出血或脑肿瘤等。

(7)尿量:24小时内尿量不足400毫升或每小时排尿量少于17毫升,警惕发烧与肝肾功能衰竭等;若24小时内排尿量超过2500毫升,警惕糖尿病或尿崩症;24小时内若排尿量不足100毫升,属于无尿症状,警惕急性肾衰竭。

二、危重患者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危重患者进行一级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即其他情况等,特别是要加强心、脑、肾、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及时掌握各项指标的变化,出现问题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处理,记录好患者病情变化与用药抢救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状态清醒的患者,可多进行拍背,鼓励患者多自主咳嗽,促进痰液的排出。昏迷的患者,吞咽反射功能不段减弱或者消失,呼吸道分泌物都堆积在喉头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会发生窒息的危险,因此应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帮助患者将呼吸道中分泌物清理干净,确保呼吸道通畅。

3、加强基础护理:①做好咽部护理:若危重患者眼睑无法闭合,可在眼部涂擦适量的凡士林或抗生素眼膏等,保护眼角膜,避免眼角膜因干燥发生溃疡,或引发结膜炎疾病。②口腔护理:口腔是容易滋生细菌的重要场所,危重患者要特别做好口轻卫生护理,避免细菌滋生,降低感染的危险,避免因口腔感染加重疾病的发展。③皮肤护理:危重患者多是长时间卧床的,因此应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每天用温水擦拭皮肤,保证皮肤干净清爽。勤换衣服,衣服弄脏后及时更含干净的,保持衣服的干净干燥。勤翻身,保持床铺与衣服的干净整洁,避免发生压疮等。

4、加强营养与水分的补充:可以进食的患者多鼓励其自主进食,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流质食物,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可采取鼻饲补充营养或者静脉给予高营养液,确保患者营养充足。缺少体液的患者要多补充水分,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

5、保持良好的排泄功能:协助患者正常大小便,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导尿管或人工通便,留置导尿管患者要细心做好尿管的护理,确保引流通畅,积极做好会阴部卫生,避免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危险。

6、确保引流管通畅无阻:危重患者身体内会插入好多引流管,比如尿管、胃管与伤口的引流管等,一定要做好各种引流管的固定与安全护理,避免发生牵扯、扭曲、打结、挤压、堵塞或是脱落等,必须保证引流管的通常,更换引流袋与引流管接触口卫生清洁时,要保证无菌操作,避免发生逆行性感染,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安全。

7、安全保护:意识不清醒的患者,烦躁不安易怒的患者,应合理使用保护用具,比如将床的四周都卫生围栏,必要时可用约束带,避免患者发生意外坠床等。抽搐患者可使用牙垫,避免咬伤自己的舌头等。正确遵医嘱执行,保证患者的安全。

8、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主动沟通,气管插管难以讲话的患者,医护人员多用肢体语言表达关心,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缓解紧张、焦躁与烦闷的情绪,避免不良环境的刺激,保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保护好患者隐私,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情绪稳定,促进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