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探讨

张扬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529500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对电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科技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传统的机械技术也会自动化升级。从目前来看,国内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时期还不长,但已基本上趋向于完善,得到了各行业领域的充分运用。电网建设就属于其中的主要工程。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显著效用,为提高电网建设质量,优化电网架构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就要深入探讨电网建设环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

关键词:电网建设;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言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电网建设之间的融合持续向好。明显提高了变电站主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强化了相关工作的快捷性,优化了智能处理系统,以此促进了电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要想保障电力系统的全面升级,就要联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强化系统发展的多元性,利用自动化技术集中监控、综合监控以及远程监督的优势条件,建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措施,进而提高电网建设质量。

1电网建设特点

现阶段,国内电网建设确立了节能环保、交互、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一是节能环保。在一直以来的电网建设中往往都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能源,导致环境质量受到消极影响。二是交互性。新科技时代背景下的电网建设体现出了更强的交互性,在与客户进行实时交流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客户要求对电网运行进行调控[1]。三是自动化。新时期电网建设过程充分联合了自动化技术、设备,进而促进电网建设先进化发展。

2电网建设中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意义

2.1操作简单

在原本电网建设期间,通常都是联合人工模式。在具体的电网建设环节,如果伴随消极影响因素,就可能使得电网建设受阻,使得电力系统运行难以保证安全稳定,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行科学运用的条件下,会以机器人替代人工模式,促使各建设项目都能根据电力系统要求进行运作,以此促进电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并且增进了电网建设过程的简便性。因为电网建设流程较为复杂,通常都要由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

2.2提升电网安全性

以往电网建设体现了明显的系统性,通常都要采取人工模式进行系统故障检修,并且还要对总体系统的各个项目予以人工监管,这样就难以保证相关工作效率提升,也不能达成监管的动态化,继而使得电网建设伴随了高度的安全风险。现如今,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有力支撑下,电业工人就能够借助智能化系统的优势条件,对电力系统进行整体的动态监管,其间若是发现安全风险因素,智能系统也能够立即给出直接因素分析结论,以此增进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提高电气工程性能

在电网建设的具体进行时,充分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逐渐优化工程架构,并最大化体现设备的显著效用。近些年来,社会快速发展,各行业领域都对电力能源提高了要求,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化反馈社会需求量的改变程度,进而更好迎合客户需求。电气工程运行状态关系着设备运行状态,也会关系到民众生活质量[2]。将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联合,能够明显强化电力系统的可操控性,可对操控流程进行精简。除此之外,高水平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能够增进电力系统的敏感性,进而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先进化发展。

3电网建设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路径

3.1变电站

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融入于变电站运行中可节省工作成本,并保障工作质量的标准性。科学操控自动化系统可将指定信息上传到智能终端上,促使工作办公人员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为相关科室工作输出依据。从传统工作模式的角度来看,以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变电站工作,能够进一步体现快捷性。在变电站发生事故时,自动化系统能够立即作出反馈,精准判定故障点位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3]。从以往的电磁监控方面来看,智能终端技术措施的综合效用是显著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进行远程操控,缓解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开展远程操控模式的工作,可免去现场高空作业环节,增进工作的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变电站主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电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电网调度

对于电网调度方面来讲,自动化技术在其中的融入主要是以智能终端设备为辅助,对电网发电进行更加专业地掌控。在具体的电网调度环节,有效借助自动化技术措施,能够更快精准判定系统相关信息数据,进而建立更加可行的处理对策,提高电网调度质量,保障电力系统持续安全持续运行。从电网动态化监控的角度来讲,工作人员在相关工作中根据电力系统荷载程度以及电压数据等判定系统运行稳定性,在此前提下,再对电网调度要求予以评定,确认电网数据的精准性。在实际的电网调度过程中,大范围推广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尽早判定其中问题以及故障危险点,根据相关工作既定流程以及策略给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在调整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电力系统安全风险。不仅如此,合理运用自动化技术可缓解电业工人作业负担,降低作业风险,为电业工人创造更加安定的作业氛围,保证电业服务质量,并更好迎合客户要求。

3.3分散控制

在变电站发散控制系统运行中,为逐渐深入联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就要将分散控制进行更加合理地调整:在总体控制环节,应当先行对热电阻及其脉冲数据予以全面检测,在最终检测数据资料整合之后,工作人员结合数据情况对发电厂进行管理[4]。可对发电厂的监控实现升级,监控系统中主要包括的是总监督系统、监控系统和传输系统以及客户端等,需要有序的处理各个系统。在中心服务器上,设定用户权限管理功能,规避非法入侵或者外部人员的不正确操作,避免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失。监督控制系统应用的时候设置检测功能,在短时间内对系统检测,自动搜索信息之后,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4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配电系统是电网的关键构成部分,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建设质量。为此,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建设需求构建以多元化模型为基础的自动化配电系统。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逻辑节点模型、服务器模型、数据对象模型以及逻辑设备模型构建智能化配电系统,并利用互感器以及过程总线进行测量信息的共享,为配电系统提供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检查信息[5]。其次,技术人员需要利用微机操纵的方式保障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例如,可以利用 PLC 控制技术以及微机技术、配电网继电接触控制技术调整配电系统的压力、流量以及开关量。此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系统中的主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改造电网配电软件系统,提高软件系统的分析能力并改造SCADA主站系统,提高该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

结语

相对来讲,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和检测性能更强,结合传统电网建设情况,应当进一步强调新时期电网的优质建设与管理。在以上内容中深入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电网高度、分散控制以及供配电系统等方面的融入,从中进一步明确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显著效用,所以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与大范围推广,为电力系统的持续向好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汉超,方书博,胡益香,李迪. 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 光源与照明,2022,(07):210-212.

[2]杨静林,高峰. 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3):132-134.

[3]李腊.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J]. 新型工业化,2021,11(08):153-154.

[4]毕月.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发展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1,6(09):105-106.

[5]郗石. 关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探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