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刘玉丁  ,李欣   ,黄跃娟

哈尔滨华德学院    15002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一定创新,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前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方向,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为保证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建立分段递进融合、加强项目与实践课程融合、优化丰富实践活动、转化校企合作实践成果等模式,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技术和专业技术的学习,进一步健全教学机制,为促进学生在社会中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需要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社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1.1融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这“两创”目前已在全国各类型的大中专院校实行和推广,此举在一定程度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同时是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力抓手。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形式,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其目标主要为以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助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技能的提升,进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专业教育是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只有专业知识过硬、专业技能和素养扎实,今后在社会上才能更好地立足。因此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说,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辅相成。

1.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全国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专业教育孤立起来进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融合的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在课程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慢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和铺垫,那么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显得比较薄弱,无法获得优质的创业想法、创新意识等。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各类高校明确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经过知识层面教育才能更好地实施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只有经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接受系统的培训或者参加全面的创新创业培训班以及在社会历练,才能走出成功的创业之路。因此,各大高校应以专业教育为根基,谋求其与“两创”教育的有机融合。

2双创教育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融合的发展现状

2.1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理念融合不足

一些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双创教育教学计划由学术部门统一负责。大学生的双创教育缺乏总体规划和具体安排。由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理念的融合不充分,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存在内容过时等现象,例如,在学校教师把职业规划课程就作为“双创”教育的课程来讲解;讲解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时候仅仅讲授理论等,这样就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此外,大学生对双创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对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十分显著。纵观国内,关于双创教育的研究已经各自有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系统研究的资料并不多。因此双创教育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仍然是高校发展目标。

2.2工业设计专业师资建设融合不足

“双创”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具体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但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就业指导教师,培养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创业实践经验有所欠缺。工业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师,一般只负责讲授专业课程理论,但这些教师一般还具企业管理经验或创新创业经验,假如通过这些教师的与企业实习对接,无疑对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改革有着促进作用。此外,各高校中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有许多毕业后直接任教的,这类教师缺少实践,因而讲授专业知识时也会更重理论。因此如何加强师资培训,同时建立同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将是整体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2.3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模式融合不足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高校纷纷参与到创业教育改革中来。虽然多个高校都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但大都不完善,更有一些高校区域功利化,不断地向学生讲授如何创业的知识。这种仅仅灌输理论知识的方法并未让学生真正具备创业的能力和信心。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通过高校的专业讲授和创业实战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单独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会导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相分离。把创业课程围绕着理论进行知识讲解,实习也围绕着课程展开,这完全背离了专业实习与创新创业课程的结合。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相对较差、综合跨度较大的学科,单一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无法真正体现工业设计学科的综合特征。

3专业教育模式研究研究策略

3.1构建智慧课堂,促进教学方式上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环境下,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是教学方式的融合,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主渠道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就要求在“互联网+教育”的顶层教学设计理念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新生态。

3.2构建创客空间,促进教学空间上的深度融合

双创教育不仅仅需要理论,更多的是需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创客空间是一个集创意共享、团队合作、产品孵化为一体的、开放的、共享的服务空间。在高校创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既是专业理论的传授场地,也是双创能力培养和锻炼的实践基地,是两者有效结合的共同体。

3.3构建创客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上的深度融合

传统的课程体系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已经无法满足双创教育的发展需要。利用已有的课程体系,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探究新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通识课、专业课、创客教育以及跨专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相融合。

3.4培养创客型教师,促进教学团队上的深度融合

前文提到的双创教育对于专业教育模式提出来全新的挑战,也是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一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打破,势必要求教师革新。作为创客型教师,必须既具备熟练的信息化技术、跨专业的知识结构、课堂启发创新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又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结语

在当前的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学生面临的就业标准各不相同,不同背景与层次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任务艰巨,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引导机制,逐步的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创业能力强和意识强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5):98-104.

[2]王芳,宋瑛琳,田明,等.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生物学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7):105-108.

[3]汪柳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0):81-82.

课题项目:高等教育202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42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