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冯春玲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潖江中学   511699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与实施,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从原本的知识技能掌控逐渐向核心素养培育方向转变,实验教学法对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分析与观察的过程当中理解生物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时期初中实验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陈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验教学法的教育价值的发挥,对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来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此来深化初中生对于生物知识的了解,使得实验教学法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初中生的学习进步,使得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动手能力;培育策略

引言:初中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帮助学生能够将他们脑海当中的基础知识变得更加牢固,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让他们可以学会运用、学会解决问题。所以在初中学习过程中除了关注他们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培养、怎样实践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学问题。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育的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解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与参考。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并不尽善尽美,由于各种原因和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限制了生物实验更好地进行,比如说实验室的实验器材用具不完备,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另外从老师角度来说,部分老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觉得生物实验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拉长教学时间,这样一来会影响教材内容的全盘输出,基于传统的教学思想,老师会直接讲述书本上的实验流程,以此来代替实操,由于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生物现象不能直观地看到,也无法预料实验操作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就会造成他们对生物知识的认识过于片面、不够深刻。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要动手实验

为了可以更好的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自然需要配备实验设备,由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备不足,一些生物教师认为,主要以实验结论为依据,就无法进行实验操作,所以只能依靠多媒体技术,生物课程的很多知识点来自实验。可以在实际中掌握生物课程知识,转变传统的灌输方式,进行观察与操作。需要培育学生实验性不良学生的实验技能,必须要应用多种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参与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控。

比方说,在对“显微镜的应用”这一教学内容实际进行讲授的过程当中,教师拿出一个显微镜,学生很自然的问教师这是什么,其有什么用途。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初中生的疑惑,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兴趣:“同学们,这叫显微镜,它可以看见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你有兴趣观察吗?”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显微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显微实验,有效保证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正确进行。一定通过个性化的应用过程,最终达到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做好新课预习工作,建设教育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课堂中,更快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应首先通过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向学生传达存在感。当教师进行角色扮演时,学生能有新的发现,学生会将新发现的特点与他们大脑中的印象相关联。

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大学的内在能力,因此,学生在生物学习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预考和新课的介绍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微课堂建设中,教师可以对微课堂视频进行分类,创建一个详细的微课堂视频学习库,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布相关的预考视频,并选择一些与学习进度无关的学生预考视频,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先做实验,再在微课堂上做演示,让学生详细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堂上,学生只讨论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会重点讲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三)网络资源引入,丰富实验内容

初中生物课堂时间相对有限,而实验活动的流程如若完全交由教师进行演示讲解,虽然可以保证教学效率,但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若将实验活动完全交由初中生进行,则极为容易导致实验活动占据课堂时间过多,影响教育质量。除此之外,部分生物对实验设备、场地以及时间要素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课堂环境无法满足演示要求。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将网络资源引入到生物课堂,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在观看实验视频的过程当中,深化初中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初中生的成长。

比方说,在对《遗传与变异现象》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的过程当中,为了可以让初中生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特征,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入鲫鱼形态结构观察实验与鸽子形态结构观察实验,考虑到课堂实验条件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实验视频资源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播放图片与视频说明鲫鱼与鸽子的骨骼结构特征以及生活形态特点,认识到生物所处的生活环境与其身体结构的关联性,为学生后续学习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现象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使得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结语:

总的来说,学校和老师要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正确并规范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发展。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来为学生打开更多的新鲜世界,让他们对于生物学习和知识有一个更多层次、更新鲜的认识。鉴于此,上文首先就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从网络资源引入,丰富实验内容、做好新课预习工作,建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要动手实验等等多个方面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借鉴,进而使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与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曙明.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 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8.

[2]杨飞举. 利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现初中生物课堂高效率[J]. 科技资讯,2020,18(05):181-182.

[3]石亮光.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J]. 生物技术世界,2015,No.87(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