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探讨

陈仙花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云南 双江677300

摘要:农业环境保护指的是对各种与农业有关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防止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和避免农业生态破坏。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大量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采取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业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并探讨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农业环境是指农作物、畜禽、果蔬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其环境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乃至整个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环境保护是指科学利用各种与农业有关的自然资源,防止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和避免农业生态破坏,现如今随着农业污染问题加剧,必须应用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1农村环境污染分析

1.1农药污染

目前在粮食种植中农药使用相对较少,蔬菜种植中需要使用大量化学农药,在蔬菜的种植生长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农药,并且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频繁用药、超量用药以及短时间内多次用药等现象,更有部分农户使用违禁农药。目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发展较晚,其中物理防治技术等无公害技术发展时间短,并且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导致目前在我国蔬菜种植方面存在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农药喷施后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大量农药残存在蔬菜中,进而进入人畜体内,在长期摄入下容易产生中毒。同时流失的农药还会对水体与土壤造成污染,虽然农药可以将影响蔬菜粮食生长的有害生物、病菌消除,但同样会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破坏,最终出现恶性循环问题。

1.2化肥污染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的不断发展,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促进化肥使用逐渐合理性,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环境污染,超量使用化肥,主要表现为化肥超量使用导致空气环境、水体以及土壤都受到严重污染,长期对单一化肥超量使用会导致土壤出现酸化问题,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养分下降,进而对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产生影响。过量施用化肥还会导致蔬菜中的硝酸盐与空气氮氧化物含量增加,不但影响蔬菜生长质量,还会对空气环境产生污染。

1.3畜禽养殖污染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农村地区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关注,但是农村大部分养殖场都不具备完善的畜禽排放物处理设备,导致大量污水随意排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养殖场内环境极其恶劣。大量水产养殖所产生的废水不经过污染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内,严重污染水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4农业废弃物污染

农业废气污染作为目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中的重要构成,具有极高的污染程度,并且污染涉及面积较为广泛,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的菜叶、地膜等,在农村田间地头与河道中经常会发现这类物质,其中蔬菜菜叶腐烂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农业种植后的废弃地膜长期存留在土壤中,对土壤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后续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农业废弃物影响极为严重,对河流土壤空气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还对农村整体农业环境与居住环境产生污染。

2、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农业环境污染防控思路

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始终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引导,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加强重视农业技术创新,使先进农业技术得到落实。要求政府部门有效增加对农业环境污染保护支持力度,对环境污染加强监管,始终贯彻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打造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企业,引导用户积极参与农业环境污染防治,要求基层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政府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体系,将农业污染尽可能减少。由于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发展较晚,时间较短,所以对于农业环境污染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对于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所以要想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较大困难。首先要积极应用先进的农业环境污染防控技术,将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尽可能减少。其次充分发挥政府指引作用,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来督促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序全面推进,将环境污染从源头上减少,对存在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加大管控力度,构建完善的农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

2.2农药污染减少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利用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将农药污染尽可能减少,目前农药使用主要针对于病虫害防治,所以必须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贯彻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积极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避免使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改变农业防治理念,需要积极研究物理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如果在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技术,需要尽可能选择效果好、无公害以及残留少的化学农药,为防治效果提供基本保障,但是尽可能少使用农药,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2.3测土配方施肥推广

目前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农业肥料的使用,大范围推广生物有机肥技术。在农村地区做好相关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差异化水肥情况、地质土壤情况、气候情况以及农作物品种,通过采取差异化的肥料施用策略,引导农户对施肥结构优化调整,将肥料施用率有效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对土壤养分进行测定,针对性补充相应养分,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将化肥所带来的污染大幅度降低。除此之外将发展现代化农业作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生物有机肥的推广普及,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品质与产量。

2.4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应用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枯竭越来越严重,因此高度重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将其作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与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引导农户收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果蔬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将其转化为可提供热能的沼气。或者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饲料肥料以及生产原料,积极运用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实现果蔬废弃物与秸秆等的堆腐还田,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2.5回收加工技术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利用回收加工技术,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有效控制,将目前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有效解决,是目前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保护措施。要求农户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加强回收利用技术应用,有效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建设新农村与新农业。首先要重视污染治理技术创新,通过回收再利用技术将废旧的地膜再生产为防水材料、塑料颗粒或者塑料编织袋等产品,其次在引导农民在地膜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浪费问题,必须科学合理应用。然后要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一模多用技术、机械收模技术等,避免使用厚度不足0.008mm的超薄地膜,避免给收模工作带来较高难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对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宣传提供大力支持,引导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污染问题有效解决,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土壤污染、水体污染、雾霾天气频发,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和优化农业环境,就必须对当前的农业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以达到提高和优化农业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10):43-44.

[2]庞红琴.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及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22(1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