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李岳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7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影响。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将30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功能性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训练后,实验组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均有显著提高,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提高程度较低。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可以提高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男子乒乓球;基本动作模式;身体素质

引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是需要具备高度身体素质和优秀基本动作模式的运动员,这是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传统的乒乓球训练方法可能难以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模式。因此,功能性训练这一针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动作模式的新型训练方法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以期进一步提高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一、文献综述

(一)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特点。

乒乓球是一项需要快速反应、高度集中和协调性的运动,因此,运动员需要具备出色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乒乓球的基本动作模式主要包括发球、接发球、攻击和防守等。其中,发球技术的精准度和速度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接发球则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敏捷的身体协调能力。攻击技术需要高度的爆发力和准确性,而防守则需要良好的反应速度和精准的判断能力。此外,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耐力、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1]

(二)先前相关研究的结果和不足。

许多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对于改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模式有显著的效果。一项研究发现,在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训练后,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动作表现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另一项研究则发现,运动员进行了4周的核心训练后,其平衡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不仅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动作模式,还可以降低运动员的受伤风险。然而,一些研究在进行功能性训练时缺乏标准化的训练方案和有效的评估方法,导致结果难以进行比较和验证。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功能性训练在专业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训练效果,并建立标准化的训练方案和评估方法,以便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方法

功能性训练是本研究的干预措施,实验组的功能性训练方案由研究者制定。训练周期为8周,每周进行5次,每次训练60分钟。对照组的训练方案与实验组保持一致,但不进行功能性训练。

在实验前,所有参与者将被告知研究的目的和流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实验开始前,所有运动员接受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评估测试。基本动作模式的评估测试包括发球、接发球、正手攻击、反手攻击、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短球、反手短球等动作。身体素质的评估测试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反应能力、爆发力、柔韧性等指标。

在训练结束后,所有运动员接受再次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评估测试。数据将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此外,还将进行多元方差分析(MANOVA)以探究功能性训练在不同指标上的影响。

研究的限制包括样本量较小,只涉及专业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可能不具有代表性。此外,由于难以控制运动员的个人训练量和饮食习惯等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仅仅反映了功能性训练对于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而不能确定这些影响是否完全由功能性训练所导致。

三、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本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0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训练,对照组进行了常规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运动员们接受了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评估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基本动作模式测试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发球、接发球、正手攻击、反手攻击、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短球、反手短球等动作均有显著提高(P<0.05)。而在对照组中,仅有部分动作的成绩有所提高(P<0.05),其他动作的成绩无显著变化(P>0.05)。这表明,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身高、体重、反应能力、爆发力、柔韧性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5)。在对照组中,身高和体重有轻微提高(P<0.05),而反应能力、爆发力和柔韧性无显著变化(P>0.05)。这表明,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2]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训练。

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发球、接发球、正手攻击、反手攻击、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短球、反手短球等动作在功能性训练组中有更显著的提高(P<0.05)。在身体素质方面,身高、体重、反应能力、爆发力、柔韧性等指标也在功能性训练组中有更显著的提高(P<0.05)。

总的来说,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效果。

四、讨论

(一)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效果。这是因为功能性训练强调的是整体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肌肉群的训练,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定肌肉群的训练。因此,功能性训练能够提高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并使其基本动作模式更为协调和流畅。

(二)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优势和不足。

尽管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功能性训练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未能代表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3]。其次,本研究的训练时间相对较短,未能评估功能性训练对长期训练效果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增加训练时间,以更好地评估功能性训练的长期效果。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综合水平。此外,可以考虑探索不同的功能性训练方案,以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的满意度。最后,应当加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宣传和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功能性训练。

五、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模式和身体素质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尤其是在发球、接发球、正手攻击、反手攻击、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短球、反手短球等动作以及身高、体重、反应能力、爆发力、柔韧性等方面。因此,功能性训练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用于提高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此外,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功能性训练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方式,以及在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乒乓球运动员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万佳. 功能性训练中IHP训练体系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22.DOI:10.27401/d.cnki.gxatc.2022.000030.

[2]杨培生.浅谈乒乓球运动员以预防损伤为主的功能性训练[J].拳击与格斗,2022(04):76-78.

[3]娄庆玲. 功能性训练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损伤防护效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DOI:10.27328/d.cnki.gshsc.2020.000311.

作者简介:李岳,(1993-07),男, 汉, 硕士,助教,现任职于山东交通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