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陈国强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与思考水平的重要标准。学生在阅读中批判、在阅读中思考,既能更好地完成阅读要求,提升语文素养,更有助于拓展思维,实现整体知识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这也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成绩、改善课堂质量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质疑与判断。其中,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是不迷信权威,也是学会独立思考;而判断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果,是基于自身经验、逻辑或其他依据给出的解释和判断。但“批判性”不同于“批判”,因为“批判”的否定意味太浓,而“批判性”则是指思辨式的评判,更加注重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创新性的意见。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批判性思考不是简单地指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批判,而是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夯实批判性基础与创造思维型批判环境为主要方式,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夯实学生的批判性基础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批判性思维强调的分析、综合、比较等特征,与文章阅读所需的能力不谋而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标准评价思维,一旦被学生熟练掌握,且灵活应用于阅读实践,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结构、内容、情感价值观念有着重要作用,可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比如,在进行《红楼梦》第三回节选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常会以“你心中的林黛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核心,对文章进行讲解,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事物及人物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作为《红楼梦》当中的重要人物,林黛玉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即既自尊又自卑、既敏感又坦荡、既孤高自傲又多愁善感。而初中生对于林黛玉的理解大多较为单一,认为其是一个敏感善良,与贾府格格不入的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看到人物性格背后的多样性,思考林黛玉根本的性格特点为逆反精神。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深入来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整体教学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初中语文的重点内容,而以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可使学生学会通过比较、反思、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对阅读内容形成个人的判断。即在这些思维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从文本结构、写作方式、作者意图、作者观点等方面出发,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整合和评析,这样一来,其思维的独创性就得以被展现,此时再加上教师的提问、启发和点拨,以及其他学生观点的影响,便能促使学生在纵横碰撞中继续思考探究,进行联想、想象和猜想,这于无形之中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堂氛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实际上,以往的课堂氛围过于呆板、沉闷,致使学生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产生心理负担,最终无法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自由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促使学生克服紧张、畏惧、焦虑与退缩的心理状态,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多向发散思维,从而为形成和发展批判性思维奠定基础。

(二)设置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合适。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应试教育框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学生很容易陷入思维僵化的困境,具体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体现在学生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对文章内容不求甚解,似乎只需要“言之有理”即可。为了打破这种固有的模式,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价值观,进而锻炼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根据初中语文阅读的实际内容,设置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阅读反思活动等。以下将进行具体介绍。其一,阅读反思活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在于“质疑—解疑—释疑”这一循环过程,故教师可通过设置阅读反思活动,帮助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阅读信息,促使其辩证地看待问题的主线,对原有结论重新进行判断评价,最终实现批判性思维的锻炼。而如何开展阅读反思活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中某一质疑环节结束后,让学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就质疑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可以口述、旁注的方式完成自问自答,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其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阅读是个体的创造性体验,且每个人获得的体验并不同,而这些正是学生在辩证思考、分析过程中所需的要素,鉴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可探讨的内容时,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即随机地将学生分成5~6人为一组的小组,并由其自主选择一名学生任组长,负责组织、推进、总结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质疑,各抒己见,以形成一种思辨氛围,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假设,寻找答案,并注意倾听、与他人沟通、分析对比,以便从组内其他成员的发言中获取线索,之后进行整理归纳,实现思维的完善,懂得辩证地解读阅读涉及的内容,最终形成批评性思维。

(三)提出问题并适当引导,为学生开展批判性思考指引方向

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师这样说,大部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用心阅读、用心思考,不至于读完课文脑中却空空如也。对于学生来说,在阅读之前和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往往能够更加深入地阅读材料,对文章的一字一句更加入心入脑,即能够在阅读时带着问题不断思考,进而促使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语文基础更加扎实,同时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合理设计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辩证思考。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课文的整体出发,立足大局的同时着眼于细节,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各项思维活动。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其他方面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进而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案,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也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鑫,赵玉霞.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7(24):168,171.

[2] 钱长浓.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2):4.

[3] 梅仪.批判性思维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对策[J].课外语文,2022(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