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对策

朱丽丽

武汉赛维斯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步入攻坚阶段,以粗放型、高消耗、高污染为典型特征的传统机械设计制造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将绿色理念融入机械设计制造中,既是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应然之举,同时,也是机械行业全方位改良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历经数年实践后,绿色理念已广泛渗透到机械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但在具体执行方面,仍存在诸多谬误与不规范情形,因此,仍需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出发,对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路径展开说明。

关键词:机械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我国机械制造产业要理念创新、技术革新,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发展方向,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近几年,基于各项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融入机械制造领域势在必行。因此,我国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的优势,打造个性化、柔性化和低能耗的机械设备产品,推动智能机械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特种设备制造特点

特种设备会涉及到生命安全和危险性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两种,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设备,机电类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设备、压力管道设备、起重机械、电梯设备、架空索道、游乐设施及专用机动车等八大类别的设备,特种设备一旦出现失效将会直接对人身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种设备在进行设计、制造以及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控制,目前,特种设备的结构更趋复杂,介质、工况、环境越来越苛刻,设计载荷、压力、尺寸、速度等参数不断提高,运行、维护、检验、服役周期也越来越长,导致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更加多元化、耦合化。比如承压管道设备,从承压管道的切割、坡口的加工、管道防腐内衬、管道的吹扫等都有严格的制造要求,要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满足要求,采用传统人工控制难度较大,涉及环节多、废品率高[1]

2、我国机械设计制造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在产品开发能力及生产制造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步,产品创新能力也有所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当下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现状特点大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水平不足,机械产品设计与数字化技术未能深度融合,并且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机械设计产品功能缺乏创新性,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乏力。随着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不断推进,今后机械设计制造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设计,优化产品功能,相信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将会是机械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引领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着力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历史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传统粗放型、低端技术的发展模式不适用于现代化机械制造产业实际需求,为此,要全面发挥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优势,确保国产机械产品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

3.1相关产品向信息化、微型化领域发展

在众多领域和众多行业使用网络科技,不但可以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提升机械的智能化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械制造的智能化程度也伴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各类专业的信息科技也被使用在机械制造和加工中,衔接是基本的基本,衔接解决了业务协作问题,并且衔接又解决了基本的数据采集问题。信息化下的衔接无所不在,必须处理的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相互间的万物互联。并且,这一衔接自身又是实时都上线的情况。将世界生产与经济化结合一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3.2环保趋势

当今社会各界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愈来愈明显,这代表着以前机械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早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保护变成机械生产领域的目标之一,尤其是现代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生态保护自发产生观念,为了防止自然环境遭到更多的消耗,机械生产领域需要获得更好地认识,机械生产领域如今向环保化方向协调发展,这前提就可以从机械生产领域的原料选用上表现出来,机械生产领域选用环保的制造原料,这可以让现代化环保观念更好融进机械制造业,也能够符合当今机械生产领域的原料回收规定,从另一方面来讲,机械生产行业领域大范围开发环保观念产品,可以很大地提高机械生产领域的经济收益。

3.3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提高自动化应用水平

要确保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在企业中得到落实,应该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步将更多科学技术应用到自动化中,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生产质量。从生产系统制动化发展趋势分析,其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是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之一。在科学技术发展下,信息技术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也是机械设计制造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实现线上绘图,提升产品设计图纸的合理性。

3.4加强科研投入,提高智能化水平

我国对自动化技术应用时间相对较晚,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进行的,虽然30多年的应用取得了大量的成就,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精密机械设备生产上,我国技术并不成熟,还要依赖于进口。这源于我国科研实力不够强大,技术成果转化速度较慢,很多技术没有应用到制造行业中,与我国制造行业基础存在一定关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对自动化技术更加重视,加上国民经济增长快,社会资本储量增大,应该加大对科研投入,鼓励多种组织参与到科技研发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制造行业的科研投入,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动力设备研发创新,改善数控机床系统设计,提升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强对智能技术的使用程度,能够对数控加工系统进行精准控制,提升产品的质量。在对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使用中,应该加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消除以往自动化技术存在的缺陷,满足机械设备生产的需要,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机械生产企业应该每年准备相应的科研资金,储备高质量的科研队伍,逐步对自动化应用过程进行分析,加大对新技术的融合,优化自动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和效率[3]

3.5规范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战略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机电技术和机电设备,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并结合其发展趋势,制订科学的发展策略。首先,在系统开发的同时,要确保技术的应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使得机电系统能够独立地在项目施工中运行,能够有效地协调机电设备的工作内容,制定出一套系统化的工作分配计划,并能够合理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环境的变化。另外,由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多个层面上制定一套完备的操作指南,以提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结束语

总之,特种设备是某些重大领域的关键机械设备,其生产和制造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针对国内特种设备现有生产制造技术落后、智能化控制程度较低的问题,探讨综述了智能网联技术引入特种设备制造环节关键技术应用方向,首先对特种设备制造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分析,随后从深度感知、故障诊断和无损检测三个技术层面分别在特种设备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为后期特种设备的高效生产和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霞,唐义玲.智能制造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33-35.

[2]段一平.创新转变视域下的智能机械制造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02):219-221.

[3]马长辉.智能制造在装备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