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3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王勇

太和县交通运输局执法大队  安徽省太和县

摘要:开门阐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意义,主要从改善施工环境、推进施工进程,保证施工质量、增加综合收益,规避质量问题、延长路面寿命三个方面着手;紧接着对公里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析,主要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对施工准备、摊铺施工、碾压施工、路面接缝施工等环节进行分析;再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总和,主要涉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因此,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策略从意义、技术探析、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达到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的全面认识。

关键词:公路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交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经济活动的正常展开都离不了对交通运输的依赖,因为交通承担着人们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的作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物质财富需要在空间上进行或多或少的转移或者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交通运输的作用是不能够被忽略的。由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内陆面积巨量的大陆性国家,因此,现阶段国家的交通运输主要通过陆运为主。而陆运的交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路,一种是铁路。铁路承担的是跨省际或者超大型货物的运输,而公路承担的是小中型的货物以及人的运输,故而,在这个意义上,公路运输的重要作用就不可忽视。公路运输的正常进行,需要以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给予支撑,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的技术水平就决定着国家的公路部门的技术人员与技术能力必然是被予以高要求的[1]

对于公路部门的施工单位来说,施工人员必须采取非常多的施工手段,来对公路工程的质量进行高质量保障。于是,在面对此种高质量要求时,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是必然要得到确保和控制的。为了使得公路沥青路面不再出现裂痕和凹凸之处,必须对沥青路面进行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支持,才能使得沥青公路路面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路面光滑和长久的使用寿命。因此,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公路路面的质量,对国家的公路建设做出技术贡献[2]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意义

1.1改善施工环境、推进施工进程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一旦提高,可以极大地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施工资金在人力上的投入,这样就可以用更多的资源改善施工环境。把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合理进行引用,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可以从技术源泉上,对各类因工程技术质量所引起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规避,进一步消灭实际进展中的施工阻碍,为整个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高效安全推进做好坚实的物质技术的铺垫,为后续的各种建设工程和质量工作的顺利推进打好基础,提高整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生产力,并进一步缩短施工时间,推进施工的整体进程[3]

1.2保证施工质量、增加综合效益

提升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增加综合效益。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予以支撑,有效利用各种施工资源,落实科学精准的建设工程的完备方案,进一步对施工质量予以确保,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果。在公路工程的整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强化整合公路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可以极大地增加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加强公路运营的安全功能,进一步预防因为前期资源投入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减少公路运行维修的次数和维修费用,进一步降低整个公路工程承包企业的投入成本,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除此以外,在保证工程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的同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查出原施工技术的不足,并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施工操作过程中隐藏的安全问题进行规避。

1.3规避质量问题、延长路面寿命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提高可以规避质量问题、延长路面寿命。沥青路面是直接与车辆的碾压进行接触的,在行车的荷载因素、降雨日晒等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公路路面特别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改进和提升,可以从根本上规避路面的质量问题,确保建成之后的沥青路面可以满足路面安全运行的质量要求。作为长期服务于交通运输和城市化建设的交通基础工程的公路,受到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的加速破坏,比如过往车辆的超重荷载、外部气候环境的腐蚀,都会使得交通路面出现不利于安全的各种隐患和病害问题。因此,在后期的维建和重修的道路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会影响城市的正常的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技术的水平,采取严谨的科学措施和科学技术,把施工技术保持在高等水平上,使得公路的工程以高级水准竣工,可以使得过往车辆长期载荷同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将规避风险、延长寿命的公路工程建设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出来[4]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2.1施工准备

在施工阶段,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主要涉及施工方案、施工原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的设定、各种施工外界因素等方面。其一,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施工整体运行的规划,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规划,因为施工一旦开始,施工方案就是整个共程顺利进行的大脑中枢。施工方案主要涉及的是,正式施工之前的一些基本的问题,而施工方案的指定就是要讨论这些基本问题能否在施工之前予以解决,并且要在施工方案中建立预警措施,对正式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和施工进度进行预案解决。一旦施工方案考量不到这些问题,使得这些问题在准备阶段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那么,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就有可能随时发生,进而使得整个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其二,施工原料的选择,其实就是主要原料沥青的质量的把控问题。一般来讲,对于地质疏松的区域,所选取的沥青的质量更应该严格把控。此外,气候因素、地形因素也会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对主要原料沥青和相关的混泥土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其三,混合料配合比的设定。这一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原料的选择,但是必须特别之处的是,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设定关乎整个工程的技术和质量的核心问题。材料直接比例搭配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问题,它不仅会体现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实际中的公路质量和公路维修。因此,能否找到搭配的最佳比例,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是极为关键的技术问题。在配合比例的实际中,温度、技术、搅拌时间,都是影响混合料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四,施工外界因素。这主要是说,前期的准备阶段,企业规划人必须准备应对外界干扰因素的方案和技术,俗话说有备无患,在面临不可控的因素时,企业的规划时特别重要的,只有遇到外界因素对公路工程的影响时,才会真正知道施工之前的技术和方案的提前准备的重要性[5]

2.2摊铺施工

摊铺施工是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第二阶段。在摊铺施工的阶段,公路沥青路面技术主要涉及基本原则的把握、摊铺机设备的使用、摊铺厚度等。其一,基本原则的把握,摊铺施工的阶段所涉及的基本原则的内容主要是均匀、缓速、连续。所谓均匀,就是要求路面的铺设需要面积均匀布置,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均匀程度的完成和把控,需要将缓速和连续的具体步骤落实到位。因此,为了贯彻基本原则的精神,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保持3m/min—6m/min的速度为宜,除此之外,要尽可能的规避提速和降速的频率,以保证在施工量极大的情况下,保证技术专员的操作水准,应用好合理的作业关系,做到基本原则所要求的连续摊铺,并在具体的实施阶段,把钢丝支架等关系到的建设材料达到相关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尤其注意扭绕式钢丝的存在,并充分发挥它的技术价值,达到控制施工摊铺质量优越的目的。其二,摊铺机设备。摊铺机设备的使用是一个关系到技术层面的问题。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摊铺机是应用频率极为广泛的设备,大多数施工作业都要使用到摊铺机。因此,摊铺机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摊铺机的技术价值,必须注重对摊铺机的质量控制。比如,使用高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摊铺机,通过技术人员对摊铺机的合理操作、调试摊铺机工作过程中的运行速度,是沥青均匀的躺在公路路面之上。此外,在具体的拐弯处和十字路口等处,就需要高技术的人工进行沥青路面的填补,同时利用多台小型的摊铺机辅助工作,同时进行人工和机械的优势互补,为摊铺作业的顺利进行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三,摊铺厚度决定着后期的公路的运行质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摊铺的厚度的把控是建设良好质量公路的重要因素。于是,对于摊铺公路的厚度的把握主要集中在摊铺设备和摊铺人员的共同作用。取决于对施工操作人员对基本原则的把握、对摊铺机实际操作的水平[6]

2.3碾压施工

碾压施工是公路工程沥青施工技术的第三个阶段。对于这一阶段,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的施工环节一般分为初压、复压和重压。这三个环节的主要步骤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增强沥青路面的厚度,确保路面的质量。其一,初压。初压环节主要是做好道路沥青的初次铺设,利用钢轮压路机开展初压的工作,进行静力压实。在作业的过程中,遵循先低后高、由内向外的顺序对路面进行初次碾压。其二,复压。在复压的环节,选择振动式的压路机或者轮胎压路机,根据骨料的形式选择不同的机械设备。在骨料较多的条件下,选用振动式压路机。在骨料较少的情况下,选择轮胎压路机。其三,终压。在最后的终压环节,遵循“紧跟、慢压”的作业路线,确保公路路面的光滑度和厚度,从而保证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尤其注重的是,利用碾压次数来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7]

2.4路面接缝施工

路面接缝施工由两台摊铺机械进行协同作业,以弥合路面纵向缝隙。为了有效弥合路面缝隙,必须进行路面工作的首位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路面接缝施工,需要控制好摊铺的混合材料,进行缝隙的弥合。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以平接缝的碾压处理,采取热处理的方式,直到接缝完全消失。在施工后期,接缝处堆积的大量粉尘,应该在适当清理后在铺设沥青原料。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矿粉等均为重要的原材料,质量的优性或劣性是由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的,原材料是影响施工效果的最初始的因素。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必须进行保证和控制,目前的有效措施就是,需要从具备资质的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材料,加强原材料的进场质量的检验,建立比较完善的材料检测机制,使得任何不达标的材料均不得应用。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对工程作用材料进行定期检验。这是由于对施工原料的检验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后续效果,并且,为了提高施工的最终质量,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选用和管理。在选用相关材料的同时,必须考虑成品材料或半成品材料能否达标的情况,并对检测工作的进度进行判断,进一步判断材料的优劣程度。另外,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检测的标准对所涉及的材料进行检测和判断,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除此之外,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原料在投入使用之前的质量是符合标准的,除此以外的施工资料的必须节约成本,保证质量效益和施工效益的同步提升[8]

3.2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合原料的搅拌、碾压和碾压等环节会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如果设备的质量不过关,出现稳定性不足、精度偏低等情况,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项目组需要稳定检查机械设备和处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采取具体措施,是机械设备维持运行的状态。在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施工进程,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机械设备的运行程度会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进行策略控制的时候,对相关的机械设备的日常进行巡检和维修,确保机械设备在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状态下平稳运行。与此同时,施工人员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对于引起故障的常发生点进行检测,以推进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为主的公路建设材料,对于温度的因素比较敏感。因此,面对不同的温度体条件,对混合材料的特点进行把握,根据施工要求精准控制温度的条件,将混合料的使用维持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内。此外,进行设计比例的配对,将质量达标的原材料进行均匀的搅拌,以便混合材料进行恰当地使用。除此之外,利用规划好得到线路,把运输车辆平稳地输送至施工现场,遵循随伴随用的原则,缩短混合料出厂至浇筑施工前的间隔时间。到场后,检验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质量,不达标的不能够使用。

3.4全面质量检测与控制

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测是一项关系到战略的综合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沥青路面的温度、混合料的温度、面层质量等问题,在监测温度的同时,加强摊铺进程和混合料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控制。在沥青路面的质量检验中,路面的厚度、平整度均应充分考虑,并以检测数据为准度,客观的评价施工的全面质量,并且对存在质量的问题进行相关因素的有效处置,以做到对公路施工工程的全面质量检测和控制。

4总结

在沥青公路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测和技术进行控制,对施工技术进行正确的应用和质量措施的落实和确证。依赖于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控制措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并进行层层把关。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施工策略,做好因地制宜的施工工程的正常进展的进行,强化质量控制、切实保障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全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45(11):183-185.DOI:10.16402/j.cnki.issn1008-3383.2022.11.041.

[2]高春娜.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09):105-107+110.

[3]苗鹏.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运输经理世界,2022(13):31-33.

[4]崔英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45(03):179-180.DOI:10.16402/j.cnki.issn1008-3383.2022.03.056.

[5]杨永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中国公路,2021(23):104-105.DOI:10.13468/j.cnki.chw.2021.23.028.

[6]李东鹏.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21):218-219.

[7]刘明攀.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中华建设,2021(06):136-137.

[8]李臻.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