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区薄弱学校留守儿童渗透摄影艺术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在城区薄弱学校留守儿童渗透摄影艺术教育

罗兴荣

贵州省福泉市第四小学   贵州福泉550500

摘要:艺术教育对时代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它不仅是教育革新的目标之一,而且是陶冶留守儿童美术情操的重要课程。新时代教育革新要求教育领域开展五育并举,美育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区薄弱下,中小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教师要灵活运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克服困难和压力,在城区薄弱学校中有序开展摄影艺术教育,培育学校留守儿童对艺术课程的兴趣,发展留守儿童特长,实现留守儿童在艺术领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留守儿童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本文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经验,试谈在城区薄弱留守儿童如何开展摄影艺术教育。

关键词:薄弱学校;留守儿童;摄影艺术;渗透策略

毕加索自小展现艺术天赋以成就自我;梵高将艺术作为自我的精神支柱,为后世所追求;贝多芬克服病痛依旧坚持创作。可见,艺术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在城区薄弱背景下对学校开展摄影艺术教育也是必须的。艺术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摄影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留守儿童感性思维的培养,而且能够提高留守儿童的观察动手能力,完善留守儿童对艺术和品性的认知与追求。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不及城市教育资源优越,在薄弱学校条件下留守儿童更容易被禁锢在校园和学习中,学习压力的增大也使中小留守儿童与摄影艺术教育的距离越来越远,教师必须重视美育发展,为留守儿童创造美育环境,开展摄影艺术教育,促进城区薄弱下学校艺术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化创新。教师必须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以此为基础展开教育工作。

一、引入摄影艺术概念

摄影艺术教育是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活力的美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摄影不仅可以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且可以对人格和艺术情操进行培养熏陶。罗丹的名言是教师和留守儿童耳熟能详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使在城区薄弱背景下,留守儿童和教师也不应该固步自封,要树立引入摄影艺术教育的概念,将其与美术课堂深入融合,培育留守儿童艺术品格。

教师作为留守儿童的引领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师要尽职尽责提高留守儿童素质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城区薄弱下学校教师的压力更大,所肩负的使命也随之增加。教师要改变以往只在意学习成绩的陈旧思想,重视五育并举发展,重视留守儿童美育培养和特长培养,让留守儿童在寄宿生活中能够展现自我,学习摄影技巧,提高留守儿童美学思想水平和生活观察能力,实现留守儿童个性化发展。

二、优化艺术教育课堂

课堂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艺术教育,将摄影教学融入课堂是提高薄弱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师要运动创新性思维和灵活的教学头脑,对艺术教育课堂进行创新优化,让艺术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培养留守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和想象力,使留守儿童在课堂中释放学习压力,表现艺术热情。

例如,在课堂中展示相关摄影作品引起留守儿童兴趣。《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是一套广为人知的著名摄影教材,教师可以部分借鉴。其中关于“从拂晓到黄昏拍摄旅行照片”这一部分中的优秀摄影作品,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设置“如果是你,会选择如何拍摄这幅画面”等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让留守儿童畅所欲言对图片的深层感受和设计想法。由此让留守儿童通过自主欣赏和教师讲解的方式爱上摄影,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理想化的课堂效果。

三、开展摄影艺术实践

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方法,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教学中皆是如此。提高城区薄弱学校留守儿童的摄影艺术能力,培养兴趣只是第一步,更要通过具体实践提高留守儿童对摄影艺术的敏感度和能力水平。教师要以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开展彰显留守儿童青春个性的二课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摄影艺术,掌握摄影技巧,充实学校寄宿生活和学习生活。

以课外活动为例,教师可以积极主动与留守儿童合作,开展关于校园摄影艺术教育的一系列活动:校园摄影赏析会、校园摄影大赛、校园摄影教学课程等。教师也可布置周末摄影作业,通过手机等媒介传送给教师,在艺术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欣赏。教师也要在课堂上讲授摄影技巧,构图布局等,提高课堂的充实感和趣味性,使留守儿童在美术课堂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结束语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知识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发展是保证综合国力强盛的基础,我国对素质教育发展和革新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育留守儿童多方面健全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城区薄弱教育背景下的学校艺术教育仍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必须担当时代和行业所赋予的责任,为城区薄弱学校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摄影艺术教育培训,培育留守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让留守儿童即使在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中对艺术感受的最大化,提高留守儿童对摄影技术的掌握水平,不断优化薄弱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薄弱学校艺术教学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仲军,罗慧英,王权朝.在城区薄弱学校如何开展摄影艺术教育[J].考试周刊,2019(A0):151-152.

[2] 李中英.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留守儿童版),2020(22):26.

[3]周梅祎. 浅谈摄影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