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在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乐理教学在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渗透

郭恩哲

内蒙古河套学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随着现代音乐技术的发展,乐理教学在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渗透变得越来越重要。乐理教学是音乐理论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普及音乐知识且可操作性极高的学科,在音乐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音乐素养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乐理是音乐课程中基础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逐渐受到重视。在音乐课程中,学习乐理不只是为了学会各种音符和符号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乐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特点,学会如何用乐理规律组织音乐,从而提高其音乐造诣。乐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在运作机制,帮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同时也有助于其创作音乐。因此,教师要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创新教学方式,优化人才培养,提高乐理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打好音乐的基础。

关键词:乐理教学;音乐课程;高校教育

乐理课程作为一门基础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音乐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学习乐理学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习其他学科音乐技能的能力。音乐可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和激发情感反应,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音乐,教师是学生的知识载体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目前,音乐表演专业正在不断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学生拥有扎实的乐理知识和良好的音乐技能非常重要。

一、高校音乐课程中乐理教学现状

(一)过于注重理论化

在乐理教学的渗透模式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乐理知识和运用方式,以满足个人兴趣与发展需求。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体验,还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按照课程安排逐一学习各种音乐知识,教师往往只以传统方式教授理论知识,没有设置音乐活动,使教学目标逐渐偏离。目前,乐理课程无法为音乐学科提供系统的音乐训练,学生无法在乐理课程中获得对音乐的完整理解和良好的音乐审美技能。

此外,教师盲目侧重于解释理论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音乐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素质。在这个阶段,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偏向于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最终失去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节奏和节拍时,如果盲目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分类,尽管学生从理论层面很清楚(长和短)节奏和结构化声音之间的关系,但学生很难理解的音乐课程,学生在实际中很难运用。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乐理课程比其他课程更具理论性和抽象性,使用与其他课程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将无法正确理解乐理知识。事实上,该学科的教学通常只有一种教学方法,预期的学习目标尚未完全实现。例如,在教授音乐学习课程时,教师没有设计实践部分,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价值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兴趣低。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低,大多数学生仅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获得乐理知识,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乐理课程的教学评估方法通常是笔试,这是当今许多课程中最常见的评估形式。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挖掘学生的潜能。一种评价教学的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迫使学生将乐理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时,只是将乐理学习改为死记硬背,而不是通过逻辑思维理解。

二、促进乐理教学深入高校音乐课程的对策

(一)优化教师综合素养,深化乐理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的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要。音乐教师首先必须足够专业,有扎实的技能基础,较强的歌唱技能,并能够设计一个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的音乐课堂。其次,学校必须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改进和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课堂。由于高校学生认知能力不足,知识接受缓慢。教师应根据高校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教学,将学生的理解融入课堂活动,充分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进入轻松和令人兴奋的学习环境,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口头方法来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要注意正确规划教学时间,及时设计教学内容,确保课堂任务按时完成。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中的教学工具融入传统乐理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视唱练耳教程,收集在线音乐教材,并以多媒体教学方法呈现。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有助于连接学生兴趣的数字方法以清晰透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软件等教学工具扩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此外,可以与之前的节奏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从在线课程中收集图像、声音、短视频、动画和其他内容相关产品,为学生提供视听效果。随着音乐交流和跨界合作的增多,乐理教学成为国际音乐教育领域的共同语言。在高校音乐课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乐理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乐器、演奏方式、民族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促进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承。

(三)积极挖掘乐理知识,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当代高校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必须把握音乐教育的特点,才能挖掘乐理教学的乐趣,找到乐理教学中的科学原则。第一,增加对乐器的介绍。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各种乐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方式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听、观察和模仿,更深入地了解乐器与乐理之间的关系。第二,创造奇妙的音乐世界。通过课堂互动、演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魔力。例如,让学生自由创作和演奏小曲,让他们探索和发现音乐生命和探索的奇妙之处。第三,注重技巧的训练。虽然乐理知识重要,但实践是学习的关键。音乐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强调学生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练习各种乐器演奏技巧,从中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第四,探索实践中的音乐规律。通过实际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发现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和特点。例如,通过乐曲分析、视唱练耳、兴趣班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不断探索、发现音乐知识的乐趣和深度。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音乐规律,以及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确保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带给学生无穷无尽的乐趣。

(四)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单一的教学评价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评估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过于注重成绩的结果评估,到将过程与结果联系起来的多元化评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意愿和现场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搜索优秀音乐作品,积极学习和上传视频,实施教师反馈、同学之间互评、学生自我评估等评估体系,提升学生的乐理掌握技能,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

总之,乐理教学在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知识素养,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也推动了音乐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同时也有助于音乐文化跨国交流和传承。因此,高校应该在音乐教育中更多地推广乐理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加强乐理教学的渗透,以满足现代音乐市场和人才需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甦.对乐理教学的思考——读《视唱练耳教学新理念——“从课堂到舞台”》有感[J].中国音乐教育,2020(05):52-55.

[2]李玉田.浅谈乐理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38(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