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研究

李玉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江苏  南京) 211102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在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中,教师应当积极研究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项目,以此更好实施劳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运用实践探究法,可以明确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开发原则,包括基础性、结构性、发展性。以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的新技术应用为例,确定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开发策略:组织学生调研企业,进行劳动实践体验;确定劳动课程项目,布置项目准备任务;提出项目活动要求,合作制定设计方案;准备相关制作材料,参与加工组装测试;记录新技术的影响,感受新技术的作用。教师通过落实以上策略,能够更好提高劳动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新技术应用;劳动教育;课程研究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共设计了十个任务群。其中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在新课标背景下,学校应当有序组织与开展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的劳动课程内容,研究与开发与之相关的劳动课程项目。初中阶段的劳动课程教师应当加强合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可用资源,以初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等为基础,选择一两项新技术,开发与实践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都可以作为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内容,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开发原则

首先是基础性。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分布式云等,都是当下流行的新技术。在初中劳动教育中,教师应选择可以在学校和一般地区实践的技术与项目,如三维打印、激光切割、智能控制、数控加工等。

其次是结构性。初中劳动课程教学,为更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认识知识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开发实用性的劳动课程,选择合适的新技术应用,凸显劳动课程的结构性,如借助三维打印机制作家用小台灯,利用激光切割制作多功能书架。

最后是发展性。劳动课程教育目标不仅是增长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包括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启发学生团队意识,发展学生不断追求品质的理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1]

二、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开发策略

(一)组织学生调研企业,进行劳动实践体验

为更好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兴趣,打好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调研本地的相关工厂或企业的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基于新技术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师生可以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和技师进行交流,以此更好了解新技术对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让学生理解新技术及其相关职业,打好参与劳动与未来发展的基础。

例如,根据三维打印技术开发劳动课程,在学校的安排下,教师带领学生到具备三维打印技术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探访相关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产品情况,让学生真切感受这项新技术,更好提高劳动实践体验的成果。师生通过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交流,认识到三维打印技术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工程、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新技术,对于现代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确定劳动课程项目,布置项目准备任务

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活动,学生可以对某项新技术有了基本认识,明确它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激发学生探究与实践的兴趣。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研讨,确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劳动课程项目,并布置一些基础项目准备任务。这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认识新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常用参数设置、材料的使用范围等,以此为后续的劳动实践打下基础[2]

例如,针对三维打印技术,确定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这项课程需要用到计算机及其设计软件、3D打印机以及相关材料等,因此教师需要准备这些准备任务:熟悉本项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工作流程,认识3D打印机的常用参数设置,明确材料的使用范围。学生借助互联网,能明确: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基于打印机原理,连接计算机与3D打印机,将粉末状塑料或金属等可粘合的材料装入机身,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它能够给逐层打印的方式累计材料,从而将设计图纸变为实物;基本过程是利用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将三维模型“分区”为逐层界面(切片),指导3D打印机逐层打印;应用领域有零部件、医学、汽车、电子行业等,用途非常广泛。

(三)提出项目活动要求,合作制定设计方案

具体运用新技术开展劳动实践时,教师需要提出项目活动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相关设计方案。这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出科学、可实践的设计方案[3]

例如,针对“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教师要提出项目活动要求:掌握三维打印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明确家用小台灯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利用现有材料与购置材料,利用三维打印技术设计制作简单的3D打印小台灯,独立完成产品技术测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明确台灯基本构造是底座、支架、灯罩、灯泡、电源线、开关;触控式家用小台灯工作原理是:内部电子触摸式IC与台灯触摸处之电极片形成一控制回路,当人触碰到感应电极片,触摸信号产生一脉冲信号,传输到触摸感应端,进而发出触发脉冲信号,以此控制开灯。学生制定设计方案有:准备所需材料,建模底座、支架、灯罩,进行3D打印,安装与测试,最后做出完整的三维打印触摸式家用小台灯。

(四)准备相关制作材料,参与加工组装测试

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种技术、多样工具与材料,需要教师的支持与指导。因此在以上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准备相关制作材料,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加工、组装、测试和优化。

例如,对于“三维打印制作家用小台灯”,教师要先检测学生熟悉建模软件、3D打印机的操作情况,之后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利用三维打印技术与3D打印机,主要打印底座、支架、灯罩,LED灯、电源开关、电源线、电子触摸式IC、电极片、电路板等需要购置,教师需要提供支持。各小组利用建模软件做出可用的是STL文件,用3D打印机打印以上部件,之后再按流程组装与测试。

(五)记录新技术的影响,感受新技术的作用

各组学生需要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对作品进行优化测试,在最后提交完成度高的作品。教师需要从实用性、美观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还要让学生说说三维打印技术对改变传统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工件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感受这项新技术在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比如,各组学生分别提交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的家用小台灯,教师要测试其功能,鉴赏其外观,探析所用技术,根据小组代表的成果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需要说明精益求精的意义,促进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和创造伟大的观念,以此更好完善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阶段更好实施劳动教育,教师需要开发基于新技术应用的劳动课程,以此增长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劳动观念。以上基于三维打印技术进行探究,探究相关开发策略,教师根据学情与教学现状予以落实,能够提高劳动教育效果,更好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王红芸. 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应用探究[J]. 教师, 2021(33):69-71.

[2]谢红波. 初中劳动技术教学"生活化"漫谈[J]. 新课程:中学, 2019(6):67.

[3]雷静. 新技术赋能中小学劳动教育[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2, 38(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