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中职学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探析

赵世超

肇州县农业技术高级中学   黑龙江  大庆  166400

摘要:中职学校在餐饮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中存在多种问题。无论是课程设计合理性不足还是教师实训方式单一,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削弱,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此本文基于对中职学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的教学方式分析,中餐烹饪实训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分析、优化教学资源,凸显课程优势、发挥课程特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求加快教学方式转型,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

引言:

实训是中职学校中餐烹饪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实现了基础理论与实践教育工作之间的融合,对于学生的烹饪水平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针对于当前的实训教育指导特点观察可知,当前的中职院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只有全面优化教学方式,统筹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优势,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型升级。

一、中职学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规划设计合理性不足

实训操作课程的计划对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实训课时规划、内容安排、进度分析、预期效果判断等。只有科学合理的对教学计划进行规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当前的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因为缺少经验,难以掌控教学计划,导致教学过程混乱,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有效性不足。例如在“青椒炒土豆”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中,因为学生对于基础刀工练习不到位,因此切土豆丝的过程中就会面临较大的难度,因此学习兴趣也会缺乏。为此在计划设定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注重全面分析,依托循序渐进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进行教学分析。在课时计划的过程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到襄汾西的原则,基础的课程应当多安排一些,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后期的技能练习提供保障。精度的安排要适当,进度太快学生难以消化,进度太慢则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失。另外预期目标不应当设定较高,否则就会难以有效实现。

2、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力不足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推进之中,因为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到位,导致很多表达能力、教育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进入岗位,影响了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另外很多教师本身的实操能力较弱,在实施中餐烹饪实训操作中不能实施科学的讲解分析,知识进行了简单地示范操作,重难点没有精准的把控,因此学生对于重点知识要领掌握不足,学习就会失去信心。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在实训操作的过程中,不能与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一方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问题较多,对学习丧失信心,学习效率偏低。

3、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依托理论讲解和示范操作两个部分进行教学指导,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不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意识难以培养,学生本身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积极的进行知识的探寻,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会降低。随着多元化教学技术的提出,信息技术的成熟,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并不匹配,因此就需要不断的融入新的技术手段,才能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4、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基础理论文化知识相对较弱,学生本身素质相对较低,自身独立性较差。而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偏重于实践操作的学科,因此就需要学生吃苦耐劳,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

二、提升中职学校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

1、优化基地建设,合理配置资源

不断地完善中餐烹饪实训操作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提升学生的烹饪技能水平。例如可以建立起仿真模拟教学方式,通过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融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和影响,以此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相对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当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手段,进行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提升自我认识,发挥自我潜力。

2、突出实训核心要求,彰显学校特色

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的核心就是实践训练。在教学工作落实开展的基础上教师要将基础的核心课程内容和理论基础相互融合,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将烹饪的规范化教学模式融入到整个课堂教学体系环境之中,经过反复的积累优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烹饪习惯。中职学校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环境下的餐饮特点,设定富有本区域特色的烹饪实训操作课程结构,充分的彰显出学校本身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中餐制作的奥秘。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生各种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新的时代发展基础上,要全面提升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指导模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方式。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的构建需要建立起系统的培训计划,例如产教研开发分析、师带徒教学模式等方案,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教师、高级技师。通过学科分析的方式建立健全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同时对学生所提出的关于基础技能的相关问题,教师要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质量,确保学生可以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引导下,提升个人的烹饪水平。

总结:现阶段中职学生在进行中餐烹饪实训操作课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与学生自身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之间都有较为明显的关系。要想真正地应对此类问题,作为学生而言就要不断地探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断地优化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保证学生可以真正的学到知识、理解中餐烹饪的核心思想,为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刚秋.谈谈中职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2):444-444. 

[2]吴周.中餐烹饪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食品界,20,170(7):134-134. 

[3]林高翔.中职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实训课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80(2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