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开设游戏化课程的意义及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学前教育开设游戏化课程的意义及策略探究

高婕,吴彤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武将新居幼儿园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育已成为了一个新颖有趣的课程内容模式。通过游戏化的教育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条件,进而充分调动幼儿教学的积极力和主动,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本文将就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并探讨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而提高游戏化教学的使用效益,进而推动了幼教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化;课程

引言:

在幼儿教育课堂游戏的践行上,我们必须坚持创新理论和创新角度入手,完成对当前幼儿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尽可能立足幼儿需要入手,给幼儿创设更宽松、快乐的课堂学习环境。由于此,使得我们在幼儿教育课堂的活动中,可以有效进行幼儿知识的主动性与热情的充分调动,使得幼儿可以有效进行自我能力的挖掘,进行完善的认知学习环境建设。这不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趋势,而且为我们发展幼教指明了崭新的目标。就幼儿教育项目设计而言,恰当的运用游戏教育,可以实现上述教育宗旨与理想的达成。

一、 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手段之为什么得到了众多幼儿老师的广泛关心与使用,与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关系,由于现阶段的许多幼儿们还处在一种受表象意识所主宰的过程中,那么那些有趣化的教学方式将更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与热爱,除此以外,各种游戏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利于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形成。平时课堂教学是幼儿们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因而高效课堂的建设更便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吸取,也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因而,全体幼儿教师更应注重游戏化教学在课堂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以促使幼儿能力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开设游戏化课程的策略

(一)自主性科学游戏,提高科学意识

游戏有很大的开放性,恰好和幼儿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这一特性吻合,激发起了幼儿游戏乐趣。而科学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点课程,也成为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采用游戏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其想象力,在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其科研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应着重于科技活动的开发,并根据游戏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科研能力。

教师还可以开展"替气球娃娃戴帽子"的科学性小游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着重于幼儿的自主学习,使其在实践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首先,教师要为每一位幼儿预备好1~2个气球和1~2个塑胶杯,并预备好一些热水和水彩笔。接着提问幼儿教师:"如果用一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杯子可以把气球吸起来吗?"让幼儿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随后,教师又要开展科学性的小游戏实验。引导幼儿把气球吹气并绑好,接着在气球上画一张可爱的小脸。在此之后,教师首先要往幼儿的气杯中注入大约六七分满的温水,再等待一二十秒钟以后,把杯子里的温水全部倒过来,并随即让幼儿将杯口紧紧地倒扣在气球上。而此时就会发现气球已经被杯子吸起来了。而最后,教师首先要让幼儿进行自主的反复性实验,而后再引导幼儿探究,使其了解其中的科学奥秘。而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体现幼儿的独立性,也可以在科学性的游戏中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开放性户外游戏,培养社交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幼儿更喜欢与同伴互动,而不是直接和教师互动,这也正是幼儿们进入社交世界的初始阶段,而在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和培养其社交能力,这不仅仅包括口语对话能力,更包括了幼儿之间的社交与互动能力,是促进幼儿成长并帮助其融入,从而实现教育集体的重要关键。而要想有效运用游戏培养与提高幼儿社交能力,教师们就要注重游戏的开放性,并为其创设了一个更具有开放性的游戏平台,使其能够在与不同年龄幼儿的交流与玩耍中迅速成长。

教师也可以利用户外等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场地,开展混龄性的教学。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每一个不同年龄段的开放性游戏活动,以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要丰富幼儿区域活动的设施,并利用低结构材料、积塑材料、滑梯、木质荡桥等丰富的游戏内容,并让幼儿自主选择。在户外活动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对滑梯非常感兴趣,但是在游玩的过程中也因为时间顺序问题而发生了争执。此时教师要先做好教学引导工作,让幼儿分析现状,然后再提出意见解决问题。其中有幼儿讲道:"我们可以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排队顺序",而在这一方法提出之后,幼儿们纷纷通过此形式决定出了滑梯游玩的顺序,并有序的进行了滑梯游戏。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体现了游戏的开放性,也锻炼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创新性艺术游戏,提高创新思维

学前教育阶段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体验的最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和促使幼儿全方位成长的主要关键。而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来说,最大的艺术魅力就是源自于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出人意料的艺术表达方式,这也是幼儿阶段美术教育中最宝贵的特质。通过创新性艺术游戏能够体现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从而促使幼儿思维多元化地开展。与此同时,通过创新性艺术游戏还能够充分刺激幼儿想象与思维的发挥,既开发其创新思维,也保证了美术教学开展的多元化。

老师应该进行课堂地点的扩展和引申,比如让幼儿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景色,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动物、植物等其他景物的仔细观察,训练和增强幼儿的观察意识,进而丰富其生活意识。最后,老师可以运用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游戏性教育。比如,让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树皮、叶子、果壳等普通的天然物品创造出作品,通过就地取材使幼儿看到日常生活中不一般的美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游戏化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小学老师在课堂中不断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而运用这种新教学方式就可以更有效增强了学生和老师双方的互动性,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创设仿真的情境,将课堂教学和游戏活动实现了有机的融入,这样一来就可以更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可以在轻轻松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成长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勇.幼儿园课程的游戏转向及其实践限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8).

[2]秦林芝.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J].江西教育,2021(06).

[3]叶永琴.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