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厌学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学前儿童厌学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王沛文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启航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332

摘要: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一方面取决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对于幼儿的成长而言,幼儿教师需要明确学前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幼儿学习的态度与情绪,比如说幼儿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是否出现厌学等的问题,教师要与孩子们保持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之中,幼儿教师可以对学前儿童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提出学前儿童厌学影响因素,并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为今后学前儿童厌学等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厌学;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当前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幼儿教师具有全局性的思维,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建设活动之中,讲求教学方式与方法,旨在为幼儿们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比如说幼儿教师要列举出一些可能性的因素,包括幼儿自身、幼儿家庭、学校等的因素,笔者认为学前儿童的个案进行分析,提出学前儿童厌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方案。

一、学前儿童厌学的相关概述

(一)概念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会出现一些兴趣点,这些兴趣点会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当然幼儿教师认为要挖掘出一些幼儿厌学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原因,判断哪些属于主要原因,哪些属于次要原因,幼儿们对于图画信息的接受相比于其他的信息接受起来的难度更低,那么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并以具体的形象,形象生动的图片,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能够向孩子们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道理,这样就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不会产生厌学的想法,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另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对多样化的素材进行分析,学前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就不太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二)学前儿童厌学的解决思路

幼儿教师在开设学前儿童厌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明确课程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幼儿与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比如在游戏课程的教学之中,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这些问题,并了解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从而能够对孩子参与游戏活动以及活动的开展构成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们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幼儿能够与班级之中的其他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能够对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与其他的幼儿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就能够突出学前儿童厌学的解决思路在本领域的研究之中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厌学的改善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

校园环境设施的不完善、老旧,游戏材料不足。幼儿园因为各种问题不能经常更新设施和游戏材料,幼儿得不到新鲜感,使幼儿失去兴趣。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幼儿园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条件,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在学习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热情,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之中,让自己在课程学习或者活动之中提升热情。

(二)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实现寓教于乐

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目前,大部分的幼儿园要关注本园教师的情况,关注教师身心承受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源自于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幼儿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过分关注幼儿在课程之中的学习成绩,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心理,幼儿教师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挖掘出学习与游戏之中的乐趣,笔者认为采取游戏化的方式,实现寓教于乐,这是学前儿童厌学的改善路径之一[1]

(三)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内容

幼儿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教学内容,比如有一些幼儿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是孩子存在先天缺陷:智商低,缺乏能力。幼儿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注意力并不集中,因此,大部分的幼儿会出现一种死读书,无法正确地表达所学知识。选择多样化的素材,需要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需要从教学的内容出发,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幼儿对课程的兴趣度,这样就能够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的内容,此处以绘本阅读为例,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并让幼儿们明确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幼儿们对教学内容的喜好以及偏爱程度,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做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够把握素材的用途,并最终将这些素材,应用到绘本教学的内容之中[2]。笔者认为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的内容,这就成为学前儿童厌学的改善路径之一。

(四)善于发现孩子的特质,重视能力培养

学校通过各种活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之中,孩子的个性展示与能力都会体现出来,幼儿教师要重视孩子能力的养成,关注幼儿的自主性,并鼓励幼儿多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注重幼儿人际关系的形成,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擅于发现孩子的特质,重视幼儿能力的养成,这是学前儿童厌学的途径之一

[3]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厌学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能够为教师与幼儿发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丰富多样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能够大幅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层次。本文立足于学前儿童厌学的相关概述,进一步论述学前儿童厌学的改善路径,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实现寓教于乐、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孩子的特质,重视能力培养,上述的这些举措为学前儿童厌学等的影响因素等情况的分析提供理论性的借鉴以及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剑春,刘雄英,陈欣悦,董璇. 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活环境"创设研究——基于陈鹤琴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理论的实践[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37(005):P.0014-0019.

[2]武敏,朱晶晶. 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RS)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信效度检验[J]. 2022(5):0001-0001.

[3]吴毅婷. 培育学前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化策略[J]. 时代教育:中旬, 2021(8):0195-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