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曹冲称象》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教学案例

高阳  

山西省夏县水头镇水头中心小学  044400

案例背景

教学重点

学语文教育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也要随之做出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最常见的形式便是对教材中课文的讲解,并且教师应当将课文中的知识点一发散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能够从课文当中学汉字、学写作、学经验、学道理等。并且课程进度的良好设计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性互动。在《曹冲称象》这一文章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发挥这一古代故事的趣味性特点,在基础知识教学之外,向学生讲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思想。

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一文所讲述的故事是曹操和官员对于大象的重量很感兴趣,但冥思苦想也难以想出能够称象的办法。而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却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巧妙的方法,在缺乏大型设备的古代略施小技便得到了大象的重量。这一文章体现了曹冲,小小年纪便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具有常人所不曾有的思维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尤其是在文章中第四自然段,曹冲利用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进行等量代换,并且重点在于其利用了水的浮力作为等量代换的标准,这样的方式方法极具科学性,体现了人的智慧。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文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文章的中心在于对大象重量的称量,并且其中蕴含了一定的哲理与科学道理,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理解难度;通过读课文、思考、议论、演示等课堂教学活动全面地向学生展示曹冲称象的巧妙;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教具设计与使用。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落实字音教学,又激发了兴趣,防止了重复和枯燥。

4、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6、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中高年级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地引导学生写字、识字、学词,使识字、写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把学生牵引到学习状态以后,巧妙地过渡到写字教学中:生字记得那么牢,肯定也能写得工整、端正,请你当当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怎样才能把字写得工整、端正?让孩子们在评价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20个,学会书写,并能够进行生字组词。

2、通顺、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转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3、能够深刻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原理。

4、学习文章在写作过程当中的结构,了解文章层层递进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产生问题,激发兴趣

1、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在生活当中我们将会用什么方法来制造一个东西的重量呢,你们有没有见过别人用秤称量东西呢?(可展示“秤”的图片)有没有人在动物园或者电视上看到过大象呢?大象这么大,那要如何称量他的体重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称象的,翻到课文《曹冲称象》,一起见证古人的智慧。

2、产生问题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惑,曹冲是谁?他为什么要称量大象的体重?在古代人们没有大型设备,那么将如何称量大象的体重呢?(面对学生的疑问,即可阐述本文要探索的部分重点问题)

(二)课程教学:分步细读,逐段研究

第一自然段:

1、对于第一自然段的引入部分,采取点名朗读形式。

第二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对大象的阐述较多,应当借助对大象的阐述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大象高大的形象,辅助播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产生正确认知。

3、激发想象力,锻炼语言思维

文中写道: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引导学生进行比喻仿写:即大象的身子还像(?);大象的腿还像(?)

4、点评朗读,加强情感注入

文中,人们对于大象的惊奇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加强惊讶、疑问、好奇的语气。

第三自然段:

1、了解官员们的称象思路,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文章

2、经过朗读和阅读题的官员们,对于称量大象体重的方法建议,并且引导学生对官员们的方法进行点评,及他们的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板书:

官员的方法 造大秤、宰大象

第四自然段: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感悟其巧妙思维

1、该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首先应当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读熟文章。

2、老师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按照曹冲称象步骤的先后顺序向大家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解过后,老师与其余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衡量上一位同学有没有把曹冲称象讲解清楚。

3、辅助实验:

邀请同学上台按照曹冲称象的原理进行实验

准备设备:盆(装水)、小盒子、若干石子、砝码

板书:曹冲称象

赶大象上船 在吃水位置画线

赶大象上岸 在船上装石头直至吃水程度达到画线处

称量与大象重量等量的石头重量

4、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通过讨论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让学生进行最后一自然段的朗读,注意朗读语气与情感的注入。

(三)引入相关故事,拓展学生知识面

与曹冲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少年故事还有着“司马光砸缸救人”。司马光在年少时候玩耍的伙伴掉进了一个蓄满水的大缸,以这群孩子的能力断然无法将人救出。司马光另辟蹊径,将大缸砸破,缸中水倾泻而出救了伙伴的性命。可以以此为本课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拓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达到学习生字的效果。

2、通顺的朗读全篇文章。

3、将曹冲称象的方法已经蕴含的思路以自己的理解写下。

4、将曹冲称象的故事以及称象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向家长转述。

五、案例反思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曹冲称象蕴涵着较难理解的道理,在教学环节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是有待提高、改进的部分。曹冲称象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有等量代换与浮力思想,可以在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引入对科学思想的注入,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为深刻的知识内容。在实验方面,实验设备内容还有待优化,可以优化实验器材与步骤,使实验活动与曹冲称象的原理更好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