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联合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 2

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联合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秦爽,邱春艳,张志艳,张海梅,郝璇,谭玲,蔡原,陈露珍,通讯作者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40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自制交接班单联合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的效果以及优势。方法:选取从2021-6月至2021-12月住院的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验组患者(应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联合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单纯应用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各68名,进行临床使用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在姓名、年龄、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交接班质量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熟悉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交接班质量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熟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单可以使交班重点明确,缩短交班时间,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有效减少交接班中出现的交接遗漏以及交接不清的情况,降低了因交接不清而产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同时使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能更好的根据科室自身特点制定符合本科室的交班细则。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既能让医护双方对患者的整体情况更深入了解,又能加深医护双方的交流合作,减轻医护沟通障碍,两者强强联合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医护满意度、交接班质量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国内开展较为成熟,该模式让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了解更深入,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明显提高医护对彼此的满意度[1-4]。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不足之处,一是个别交接班时病情汇报重点不够突出;二是外科主管医生因手术或门诊等原因未在病房,错过交接班,护士汇报不及时等,此类问题都属于医护沟通障碍。医护沟通障碍是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病情汇报不清,在护士交接班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患者病情交接不清楚、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药品交接不到位等情况而出现延误患者诊疗,严重者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5]。中国医院协会在2014年起就将“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建立医务人员间有效沟通机制,规范信息交接流程,保障相关医疗照护措施落实到位”作为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可见医护沟通准确的重要性。SBAR沟通模式即标准化沟通模式,即S:现状;B:背景;A:评估;R:建议,最早用于美国军方战时沟通方式,应用在核潜艇上,后被广泛推广至航空业[6]。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为改善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遂被引入医学领域而推广开来,美国医疗机构中已经普遍使用这种沟通方式。我国近年来开始引进SBAR沟通模式,已熟练应用于急诊科、ICU、麻醉复苏室进行交接班[8-9]。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外科系统中最常见的群体,术后也是科室重点关注对象,在院时间较长,术后病情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就是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联合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的应用,旨在提高医护之间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方位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的同时,加深医护合作,增强护士交接班质量。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21-6月至2021-12月住院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手术患者,患者实验组(加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和对照组(单纯应用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各68名,进行临床使用效果观察。其中对照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23 ~ 73岁,平均(53.28±6.75)岁。实验组男40 例,女28 例;年龄 26 ~ 75岁,平均(56.79±8.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以及护士交接班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

1.2 方案

1.2.1 制定表格、建立模板

科室护士医生共同行头脑风暴,设计基于SBAR的沟通模式自制交接班表,重点突出,让每班护士交接时掌握重点内容及病情变化,进行试用、修改、评价,最终定稿交接班模板。模板由 4 个模块组成:①现状:病人基本信息、主要诊断、手术名称以及术后时间等;②背景:主诉,入院时间、现病史、过敏史及既往史等;③评估:病人目前治疗及护理;④建议:护士针对病情提出建议: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措施,以及下一班的关注重点等。             

1.2.2 培训使用方法

科室临床护士 18 名,由新技术小组负责人根据模板对科室护士进行理论、操作培训。

1.2.3 实施

本科室实行三班倒工作模式,床旁交接班每天3次,分别于8 点、17:30、2点进行。我科既往一直是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自2021年6月开始,科室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床旁 SBAR 交班表进行交接班,应用于术前总结一次到术后三天,如病情有变化再加长使用时间,随机选取星期1、3、5的手术病人为实验组,星期2、4、6的手术病人为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使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病人术前与术后的满意度,以及使用自制的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应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前后的医护满意度,使用护士交班评估量表中文版(NASR)[9]评价护士交班质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20.0 软件进行处理,患者满意度采用X2检验,P<0.05 认为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

2.结果

比较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表1)

表1 两组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满意度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68

54(79.41)

12(17.64)

2(2.95)

66(97.05)

对照组

68

43(63.23)

16(23.53)

9(13.24)

61(86.76)

X2

12.3564

P

0.0007

表2应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前后医护满意度%

组别

n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病情观察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责任心

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应急能力

人文知识

实施前

12

76

85

76

82

74

79

82

81

实施后

12

84

89

93

86

91

94

90

86

X2

9.5642

P

0.0007

表3:护士交班质量

组别

n

促进有效沟通

确保高校沟通

有利于识别患者病情变化

有利于预防患者的安全隐患

促进患者参与

告知患者护士如何处理

交班在合理时间内完成

交接班中团队协助良好

预防患者护理及出院延迟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清楚患者护理计划

了解患者教育需求

交班使专科性突出

实施前

21

8.21±1.72

8.02±1.65

11.25±1.85

7.38±2.31

8.9±1.24

6.95±2.10

8.65±1.59

8.93±1.32

8.24±1.37

8.88±1.34

10.23±2.01

7.95±2.05

8.36±1.68

实施后

21

8.89±1.06

9.23±0.83

14.01±0.85

8.75±1.20

9.65±0.75

7.85±1.03

10.32±0.69

10.36±1.25

9.06±0.85

10.15±0.74

12.3±1.01

8.76±1.38

9.36±1.14

X2

12.634

P

0.0075

  1. 讨论

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可以使交班重点明确,缩短交班时间,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有效减少交接班中出现的交接遗漏以及交接不清的情况,降低了因交接不清而产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同时使用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制床旁交接单又更好的根据科室自身特点制定符合本科室的交班细则。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研究,60%以上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沟通障碍[10-11]。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既能让医护双方对患者的整体情况更深入了解,又能加深医护双方的交流合作,减轻医护沟通障碍,两者强强联合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李龙,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9,(19):86-88

[2]黄咏梅,陈玲,孙永红,等.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在肿瘤快速标本送检流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医药前沿,2019,9(35):240-241

[3]李伟. 医护同组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3):55-57,84

[4]孙丹.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3):4401-4403

[5]孙漫菲,童丹,志仙.医护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8,33(6):110-113.

[6]马晓敏,季舒,戴学英,等.基于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重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20,(11).187-189

[7]洪花,窦红梅,孙灿林.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手术间与麻醉恢复室交接班记录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2020.01.037

[8]张晶,李小妹,党亚萍,等. SBAR交班模式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饮食保健,2021(6):8

[9]林燕平,邱金花,林宁,等.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中华护理杂志,2015,(4):404-407

[10]宋秀婵,黄萍英,徐红,等 . 运用 SBAR 沟通模式降低 ICU 护 士交接班缺陷率 [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413-415.

[11]陈素惠 . SBAR 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交接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标 准管理,2018,9(7):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