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需从学校抓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生态文明教育需从学校抓起

何洪亮

云南省石屏县冒合中学 662200

内容摘要:中小学生是社会中的群体,面对世界环境,以及我国的严峻形势。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结合地方史、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生态  文明   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文明教育,打造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二十大“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见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教学中若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能增强学生参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用前人的自然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古人曾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生态观、文明观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是大自然。儒家因此注重强调“天人合一”思想;新派儒学政论家徐复观说“在世界古代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没有像中国古代的那样有亲和关系”;儒家把万物之生视为天上之大德,人作为天的派生物,从根本上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是一种亲和关系,和谐统一。从老庄到孔孟及法家的荀子,都十分强调“顺人守时”,遵循自然规律,重视保护各种生命和自然资源。

《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以我为一”。《论语》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由此可见孔子仁人而后爱物的思想,他的爱由人类推及一切生物,难怪“他平时只用竿去钓鱼而不是用网去捞鱼,只用线系着去射鸟,而不是射夜晚栖宿的鸟。”《孟子》书中:“数罟不入胯池,鱼瞥不可胜食亦: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亦。”在孟子看来,如果人们对江河湖泊的鱼瞥不滥加捕捞,则水产品资源就会食之不尽:对树木不滥加砍伐,则木材也将用之不歇。荀子则将山林树泽的管理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更是上升到了制度的层面,“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大力推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环保主义者。

    在古人心目中,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不能损害自然,否则就意味着损害人类自己。因此儒家坚决反对“刳胎杀妖”,“ 竭泽凅鱼,覆巢毁卵,”提倡“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这些主张既深邃又富有哲理,揭示了自然界是一切价值之源的真谛,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充分挖掘史料进行正面教育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开发利用紧密相伴。人类在对自然界开发利用的同时,对自然的破坏性也逐渐显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 人即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所以人们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早在晚清时期,为缓解人与地之间的突出矛盾,我国一些地区就出现了生态农业,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能使动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处于不停的物质交换中,使农业生态保持平衡,同治年间,则有“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桑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做法,这些都是对当时生态农业景象的描写,这对我们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以典型材料从负面进行教育 在世界近代史上,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驮驾能力不断的提高,人类逐渐成为自然的“主宰”,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也逐渐提升,但是负面的影响也更是可怕。如: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如今城市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污染和矿山的开采等,远处的像美国洛杉矶、墨西哥等大城市内烟雾一直悬浮在空中。就身边的来讲,我们石屏县豆腐加工时所排放的煤灰、污水对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污染等。近代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生态灾难。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深层次的,所以这些都显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先破坏后治理的举措,给我们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要义和重要特征,缺少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必然是畸形的现代化。

三、通过观点辩析和研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教学中加强学习和宣传  在历史教学中,鼓舞学生阅读史料,以提高他们的辩析能力和理解水平。并借助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的主题活动,以及校园广播,微信等学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分析典型材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如唐代刘禹锡在《天论》中的“天之能,人固不能也;天也有所不能也。故余语;天与人交相胜耳。”其中提出了人类不仅要有战胜自然的勇气,更要能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2、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地方史的教育 运用一些生态方面的素材,让学生学习、分析,不仅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利用节假日、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我所在的“豆腐之乡”“状元故乡”石屏县异龙湖傍的乾阳山、污水处理厂、豆腐工业园区等一系列的参观考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等。例如在考察“母亲湖-----异龙湖”的污染情况中,同学们对异龙湖进行历史回顾,提出对异龙湖的保护措施,如污水处理,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更提高了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的教育,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文明行为规范教育,保护环境,整脏治乱,节能排放,节约用水,绿色低碳等行动。通过教育学生,配合家长,家校联动,带动社会参与,增强了人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认识,大大提高了历史课的社会功能。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要注重“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相结合。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的基础,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积极倡导和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从学校抓起,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世界历史》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

4、《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选自《光明日报》

5、《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中国人事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