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何佳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122000

摘要:与传统按部就班模式的教学策略相比,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整合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学习的整体成效。随着新课改的落地,教材内容也相应实现了调整与优化。为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教师要活用教材,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展开单元教学活动,让单元教学模式发挥出最大效用,以支持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对此,本文将以高中数学(人教版)为例,就单元教学设计提出几点实践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数学教学

引言:

在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单元教学模式是以单元整体为单位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建构完整且清晰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深度提出了相应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在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将相关知识有效连接、灵活运用,实现真正意义上地掌握知识。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开展单元教学活动尤为必要,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保障单元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对整个单元教学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需首先做好前期目标的确定工作。在此期间,则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如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理念及建议、学生的学情、单元教学内容等等。这样,才能够确保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单元教学活动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1]。以“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需首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包括该单元涉及的内容、与之相关的旧知识点、与之相联系的拓展性知识内容、新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教学要求等。之后,再根据学生当前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即可。比如,基本掌握平面向量的理论知识,包括概念、运算原理、基本定理、坐标表示等;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理知识点之间的清逻辑关系,自主总结向量的相关性质;能够运用平面向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等等。之后再进行教学设计时,则可依据单元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如此一来,教学活动则能够更具针对性,既能够将单元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知识,助力数学素养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丰富单元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方便,不仅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文化视野,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单元教学中,通过对内容进行丰富与拓展,对增强知识点之间的黏合度、促进学生理解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单元教学方案时,还需注意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拓展,以提高单元教学的整体质量效果。具体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期间,教师还需依据实际内容进行合理拓展,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的侧重点[2]。例如,在教授“函数概念与性质”这一章节部分时,教师则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该单元内容进行拓展。比如,在为学生介绍函数概念时,教师可在互联网中下载相关资料,如函数的来源、数学家在探索函数过程中的小故事、函数的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等等。其间,可采取短视频、动画等方式直观为学生呈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单元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另外,数学教学离不开习题与思考,因而除理论、文化等知识之外,在进行内容丰富时,还需适当搜集一些相应的典例练习题、具有创意的习题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单元学习的有效性。

三、优化单元教学过程

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期间,单元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学流程的优化设计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对于单元教学而言,教学流程的设计尤为关键,关系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单元知识的建构与掌握效果。因而在教学流程设计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确保单元教学活动有序展开,课时之间紧密联系。以“立体几何初步”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则可根据课时安排情况对该单元内容进行流程设计,比如,在单元教学伊始,先为学生介绍该单元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能够对单元知识点内容进行初步了解,明确知识学习的内容及侧重点。之后,结合课时时限,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内容。对于每节课堂教学流程的安排,则可关注至各教学环节,如导入环节、知识讲解环节、提问环节、学生自主探究环节、练习环节、总结与归纳环节等。这样,通过对教学流程进行细化,学生也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而对于教学方式的优化设计方面,则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同时还需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设计,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提高单元知识学习与掌握的深刻性。比如,教师可创设情境课堂,期间,既可以某一情境贯穿单元知识内容,也可依据不同知识点在每节课堂进行相对应的情境创设。以“统计”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结合这部分知识点特征,教师则可创设一种情境贯穿单元教学始末。比如,以某企业为背景围绕“统计”部分的相关知识进行情境创设,同时,结合教学流程的安排,将相对应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进而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展开情境讨论,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此外,除情境教学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将课堂的主权适当交给学生,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当中,以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得到根本性提升。

新时期教学模式逐渐科学化,其中,单元教学模式更是逐渐成为当前教学发展趋势的主流,其主要是以整体推进的方式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单元教学模式的优势,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需对此加以重视,把握好各环节,包括如确定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等等,确保单元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崇.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需要的基本条件[J]. 数学教学通讯,2022(33):47-48.

[2]杨新春.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5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