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理解  行为上限制——浅淡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情绪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情感上理解  行为上限制——浅淡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情绪管理

李小艳

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

【摘要】个体对情绪反应进行监控、评估、调节的过程就是情绪管理,对个体情绪智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建设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又是影响良好亲子关系建设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此,全面解读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深入探究影响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各种因素,对提高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亲子关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振宇[[1]]指出,目前,我国已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约五分之一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能力差等情况在青少年身上广泛存在,而这些与儿童情绪管理教育有着很大程度的关系。

一、不容忽视的问题——关注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

众多研究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亲子关系。面对孩子强烈愤怒情绪时,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是不是你的情绪也会被突然激发起来,火冒三丈的要训斥孩子,想和孩子理论一番或忍不住还会大打出手,想通过这些手段去压制孩子的这个你认为的坏毛病。一些家长面对亲子关系问题时常觉得不会表达, 很多时候不知怎么形容内心的真实感受;更有家长表示,不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火。此外, 层出不穷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常常使家长们手足无措, 家庭教育陷入困境。如果有这样经历的家长其实会发现,我们惯用的这些方法带来的结果并一定理想。幼儿时期的孩子,可能会被你征服,因为他还小,生活上主要以依赖父母为主,但遇到问题时总是面对这样的情境,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就习得了你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可能就不会只是无声响的听道理了,回应你的很有可能就是反驳,或更强烈的情绪,亲子双方很有可能也精疲力尽,你所期待的现象可能会改善一段时间,但不太会根本上解决问题。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更强,或许不懈与你争吵,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你,拒之与心门之外;或许根本就不会服从你的管束,经常三言不和就会吵起来,令父母头疼不已。

因日常琐事和孩子陷入战争的父母应该承认一个事实:这场战争不可能赢。比起我们压制他们,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反抗我们。及时赢得一场战争,孩子可能会变得无精打采和闷闷不乐,来对付家长,或变得反叛、懈怠。我们说好的教育一定不是吼出来,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好的教育方式。

二、情感上理解——亲子关系中处理冲突的重要性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绪的功能在个体身上主要表现为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个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总会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对情绪反应进行监控、评估、调节,改变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这个过程就是情绪管理。大多数家长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存在各种各样的“管教难题”。排名在前 4位的问题是:孩子不善于人际交往与沟通;学习积极性不高, 甚至厌学、辍学;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不接受家长的意见。与此同时,80%接受问卷调查的子女也觉得与家长沟通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与家长有代沟、“更年期 ”家长情绪不稳定、 脾气暴躁 (以母亲为主 )、对学习和成绩要求过紧、限制交友等方面。同时在专业的情商 (情绪智力 )知识测试中, 有近一半的家长得分偏低。因此,儿童的情绪管理对其了解情绪,提高情商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儿童产生情绪体验的第一场所,因此,家庭因素在儿童情绪管理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案例 1:小A同学每周三放学后紧接着是一节钢琴课,因为疫情有一段时间没去上课,不上课的感觉对孩子来说挺好,近期恢复了正常上课,所以有点不适应,情绪就来了,放学见到妈妈就气呼呼地说不愿意去上课,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妈妈没有严肃地训导说教和命令式的不行,换了个角度试图去理解孩子,说道,上了一天课紧接着还要去上一堂钢琴课是不是感觉有点累,真切地说出孩子真实的感受,孩子情感上得到了理解,这时孩子情绪就没那么强烈了,虽然还表达着不想去的想法。妈妈紧接着又告诉孩子,突然没缘由的请假妈妈不同意,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今天的课必须要去上的。但今天去可以问问老师,是否可以调一节合适的时间去上课,限制了其不良的行为,也给出了方法。所以很快孩子就自己不自觉的消化了气愤的情绪。在课上确实也和老师沟通是否有时间可以换,当老师给出时间让孩子选择时,孩子分析了二个时段各有利弊,最终自己还是决定周三上课。

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故事,但从中我们可以分析,理解其情绪,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没有说气愤就一定是不好,开心就一定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来临时,父母更应该帮助孩子消除不良的情绪,表示同情和理解,这对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其实我们成人也是这样。限制其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什么替代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语气坚定地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这个禁令是真的。犹豫不决的限制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表达限制时,父母的语言越简洁客观,孩子越容易接受,避免啰嗦,也无需冗长的解释。在许可的情况下给予孩子一些自主性的选择的机会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性成长。

三、行为上限制——情绪管理的积极引导

为情绪的主人孩子我觉得需要走进他们的世界,尤其到青春期的时候,才不会离你越来越远。不要总是否定孩子的言语和行为,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家长的威严,很多方面可能已经不如孩子,新时代的少年我觉得家长有很多可以去跟他们学习的地方,适当时候家长要示弱,这样反而可以从孩子身上能看到很多的优点,从欣赏的角度去看问题,对情绪的影响及处理事情的结果很有很大的不同,但作为父母,大方向又要管控好。其实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亲子关系和谐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举个例子:近期孩子在听一首《百战成诗》的歌,是王者荣耀的曲子,真实的参与进去,和孩子一起去听,一起去欣赏,你会发现歌词中有很多积极的东西可以去引导孩子。真诚的去接受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才会更好地走进孩子。    

良好的民主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包容,对其情绪调节上也多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更多的是否认、拒绝和过分保护溺爱。反之对她们接纳、鼓励的教养方式则可以促进 12~36 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其实孩子也知道自己近期不理想心理不舒服,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家长位置去问责,而是理解到孩子,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出现问题也正常,出现了问题帮孩子去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不用我们过多的理论,于是和他商量后面作出一些努力的计划,制定目标,游戏的控制,作息的调整和孩子商量都能很顺利的进行,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就行。

总之,在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挫折痛苦是在所难免的,不愉快的情绪会不时找上他们,关键是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我们只要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情绪管理能力,让孩子面对积极情绪积极体验、控制有度,对待消极情绪能积极应对、正确释放,孩子就能真正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雁.深入探悉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的问题探究之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11(01):56-60.

[2]路丹.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侯敏.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情绪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45-46.

[4]刘林娇,龚超.家庭对学前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3):121+140.

[5]王振宇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

[6]朱永芳.浅谈家长情绪管理能力对家庭教育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39.


[[1]] 王振宇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