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资源  多元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3
/ 2

巧借资源  多元融合

吴晨菲

浙江省金华市 浦江县实验小学322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程管理体制持续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县各中小学积极落实地方课程实施教学。但如何将地方资源、学科资源、校本资源等内容融合,更好地体现地方课程的育人价值,值得教师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以生为本,搭建跨学科桥梁”、“立孝行义,彰显校本资源特色”、“因地制宜,融合文化地方资源”三个方面对地方课程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方课程 多元融合

1611131540394_DED52BBC-EAA6-4a60-AD22-EDF3935C3966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采用的是《人·自然·社会》这套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作为一门具有本土化气息的地方综合课程,主要包括五大主题。教材内容丰富,体现了浙江地方特色以及现代发展,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浙江学生的实际。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1版)》指出,试行整合实施。积极尝试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学校专题教育活动及其他学科相关教学内容整合实施,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统一,避免拼盘式的浅层性统整。根据文件精神,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显得尤为重要。地方课程教学不应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开阔学生视野。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融合相关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

一、以生为本,搭建跨多学科桥梁

跨学科融合是以某一学科任务或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多学科统整,它不仅能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联结成一个系统,还能将学生置于真实复杂的探究环境,常用于主学科间的整合。地方课程的课程内容丰富,主要围绕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三条主线开展。既弥补了学生在各学科知识间的分裂,又帮助学生适应地方文化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这三条主线融合主课课程知识,灵活设置教学活动。

(一)“地道”融合,彰显德育舞台

要想做好《道德与法治》与地方课程的相互链接并开展主题融合式教学,发挥其德育价值,笔者认为,首先要梳理学科间的共同点,建立新的教学资源体系。

纵观《人·自然·社会》与《道德与法治》这两门课程,不难发现,两者都属于活动型的综合课程,部分课程内容相近,都基于学生生活化体验,这为“地道”融合提供了内容基础。以“家乡”主题为例:

主题

《道德与法治》

《人·自然·社会》

家乡

二下《家乡的物产》、

《家乡新变化》

四下《我们当地的风俗》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四年级《家乡的物产》

五年级《喜看家乡新变化》、

《日新月异的城市》、《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

同级段的整合,将各科资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减少重复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符合“双减”的大环境趋势。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关内容在不同级段,教师在融合教学时则需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拔高或降低的调整重组。

除了“家乡”,“和谐浙江”主题中,还有一些非常好的德育素材,例如以生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环境教育为主的内容,都可以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班会等融合。抓住教学重点,从贴近学生身边的人、事、物入手对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教育,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比单纯讲授课本知识更富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二)“地语”融合,提升人文价值

地方课程不仅可以融合《道德与法治》等内容,还可与主学科——语文相融合。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与三年级《人·自然·社会》第一课内容相近,教师教学时,可以将其中的内容跨学科跨级段整合,将地方课程作为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绍兴的大禹陵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建;同时感受大禹机智、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卧薪尝胆的故事》、《贺知章的故事》、《名人鲁迅》等都是很贴近语文教材的内容。古诗《咏柳》、《回乡偶书》 耳熟能详,那它的作者贺知章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说到鲁迅,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都是关于鲁迅的文章,同为浙江人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鲁迅先生一生都在用它的文字,为民众呐喊,为民众抗争。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生字词语课文内容,还要了解课文所发生的背景,感受人物当时的心境,写文章的目的。地方课程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科知识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三)“地美”融合,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美术课程也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借助地方资源与美术相融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人文,也能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一举两得,深入落实教学改革。

浙美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墙》的教学,可以结合就近江南古民居特色建筑,组织学生外出到江南第一家或者新光村研学写生,通过观察这些古建筑墙的特点,了解建筑布局“四水归堂以及傍水而建、白墙黛瓦的特色,并将观察到的特点用画笔画下来。充分发挥地方美术资源特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艺术能力,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故乡情怀。

二、小鬼有约彰显校本资源特色

地方课程是一门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是丰富宝贵的资源。地方课程的教学也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将校本资源和学校资源融入到地方课程中,能彰显校本特色,更好地发挥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价值,使“1+1>2”。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相互融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路径。地方课程不像其他学科,要考试。这门课程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与思想观念。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整体设计课程主题,统整规划资源,融合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小鬼有约”是我校的德育品牌特色,以培养“扎实、欢实、丰实”的“三实少年”为德育总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地方课程,实行“有约”育人,注重学生细节培养,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身边事、身边人入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感受与体验的过程。

三、因地制宜,融合文化地方资源

《人·自然·社会》是浙江省通用的地方教材,教材内容丰富,涵盖浙江省内多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资源重新整合,结合各自家乡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领略家乡风光,感受家乡的美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唤醒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一)立足地方特质,融合地方本色

在教学有关“家乡主题”的内容时,可以将地方特色的内容有机融入到地方课程中,彰显地方特色。例如《家乡物产》的教学中,开展一场“家乡物产交流会”活动,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家乡特产摆在桌上,麦饼、一根面、巨峰葡萄、桃形李等,由小组代表展示并介绍家乡物产,也可请同学们品尝一番。学生在“交流会”的过程中玩的开心、吃的开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感受家乡物产的丰盈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 物产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但无论是什么形式,家乡的物产都是值得传承的瑰宝。

又如在《家乡的河流》教学中,引领学生认识浦江的母亲河——浦阳江。并结合五水共治,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内讲述浦阳江从“牛奶河”变成一江清水的转变过程。现在的浦阳江,流淌着浦江人的幸福;浦阳江旁的生态廊道,成为了浦江人的幸福大道。

(二)巧借地方资源,弘扬地方文化

浦江县文化底蕴深厚,“一门尚义,九世同居”,被誉为中国儒家“家族文化”典范的“江南第一家”正位于此。

江南第一家牌坊群)                   (郑氏宗祠)

在《江南古民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课程的界限,组织学生到江南第一家走一走,了解建筑布局的特色、“四水归堂以及傍水而建、白墙黛瓦的特点,感受古人的智慧。对知识面较广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新认识,也可转换角色让他们担任江南第一家的讲解员。

地方文化及环境资源的融合,为地方课程注入了生命气息,激发学生对江南古民居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同时郑氏家族的家规典范,可以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弘扬孝义文化。

(三)渗透地方历史,激发爱“家”情怀

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浦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在教学《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时,开展寻找浦江印记等研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寻根探源,利用课余时间到上山文化遗址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上山文化的物质文化特征、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生活方式、行为组织模式、精神文化信仰等方面内容,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的作用。

悠久历史文化与地方课程的有机融合,从了解石器时代走向传承文化,从资源开发走向认知实践,从校内学习步入校外生活,使学生看得更广、学得更深,引发学生的深思考、深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地方课程来自本土、应用于本土。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地方课程,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真实需求,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做到活用教材,融合教学,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快乐学习,习得新知、提升技能,将地方课程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融合式教学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策略,通过融合,能起到“1+1>2”的效果。融合的研究与探索也应该“与实俱进”,让地方课程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鲍巧萍.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人·自然·社会》课程教学初探[J].品味经典,2020(2);

【2】王小凤.课程因整合而精彩——谈小学品德与地方课程的内容整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