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前有效预习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小学英语课前有效预习的实践研究

张娟

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119

【摘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前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其预习效果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独立思考。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教材提前为学生安排预习内容,为后续课堂上知识的讲解奠定基础。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提问,时刻掌握学生的预习成果。通过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前预习;教学研究

引言

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课前预习,因为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们不但能了解本节的单词,而且能了解课文的内容,为后续上课做好准备。在小学英语预习中,不能仅仅是告诉学生预习范围,其他的放手不管。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任课教师如果没有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很有可能在预习过程中迷失方向,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时,要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明确预习内容和目的,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既帮助了学生也方便了教师,真正做到了为小学英语课堂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中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哪里,当老师在课堂中讲到时,可以着重记忆,学生在课堂上听起来也会变得十分轻松,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课前预习目标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已经得知课前预习对学生和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学英语课前预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预习过程中缺乏具体的预习任务,老师失去了主导地位。这就会导致学生在预习英语过程中没有目标,随意的翻阅课本,从而忽略了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无法正确的了解本节中心思想,难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课堂氛围和课堂质量难以提升,就使得小学英语的课前预习失去了它本身的真正意义。课前预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如果安排课前预习的时候没有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就很有可能严重影响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的顺利开展,还会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升。

2、预习方法单一

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的提出和实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有很多学生并不具备预习习惯和能力,或者是预习能力很差,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小学英语老师在日常的预习过程中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在实际的预习过程中很多教师预习方法的设计都是根据预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的,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看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实际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后进生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制定课前预习方法时,要遵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教师还要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不同,制定多种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的策略

1、端正学生态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往往十分被动,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不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具备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想要英语课前预习得以顺利展开,首先要端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知道课前预习对课堂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想要改变学生对待英语课前预习的态度,首先教师要将课前预习重视起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制定课前预习计划。这样使得那些想要课前预习的同学通过老师的指引,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帮助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进而增加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2、明确英语课前预习的目标和内容

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应为其制定详细的预习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英语课前预习。在预习目标和内容的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通情况分别设计。高年级和低年级英语课前预习的设计方法应该是不同的,在设计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学习英语不久,接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时应该针对这一特点,着重考虑学生的基础培养,多练习单词、句子的发音和积累。高年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给高年级学生安排英语预习任务的时候就应该注重学生对文章中句子的理解和全文思路的一个把握,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优化设计趣味性的课前预习作业

为了使学生有着较高的预习质量和预习效率,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主动,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改变以往作业设计风格,适当的提高预习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定不同的预习作业。趣味性的预习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本节的难点往后放一放,或者由学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保证作业趣味性的同时也能使得课前预习能顺利展开。

4、加强英语课前预习的检查和评价

小学英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预习的效果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习惯的养成。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的区别制定一套符合本班级的预习评价制度。例如,在安排预习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将预习内容以小组相互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评价。当学生们正式开始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们课前预习的效果,又或者是在课前进行一个预习小测,将一些课文中的预习重点放在小测中,让学生们来进行回答。另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即使不需要老师提醒,也能够主动的进行英语的课前预习。

结语

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教师在制定课前预习任务时要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时刻监督学生预习情况,增加预习评价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习兴趣,对今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玲玲.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J].文存阅刊,2019,(11):109.

【2】张慧.整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优化小学英语课前预习模式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4):99-100.

【3】李苇杭.自主学习理论下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前预习能力培养路径[J].校园英语,2021(1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