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浅谈农村初中生挫折承受力培养

孙秋艳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十六中学467000

摘要:按照心理学的说法,挫折是指人想要达到的目标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受阻,因克服不了而产生紧张情绪和情绪反应。现在的初中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他们没有受过太多的挫折,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和处理困难。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挫折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不断分析总结,从而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对挫折、纠正错误,进而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生;挫折教育;

新时期,在农村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要加强初中生的挫折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使农村初中生在青春发育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挫折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中学生若对挫折处理得法,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意义。首先,挫折能激发学生的行为力量。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身处逆境但却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夙愿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就是挫折这种内驱力驱动的结果。其次,挫折能增强学生的承受力。学生历经的艰辛、遭遇的挫折比较多,挫折经验就比较丰富,毅力也能够得到锻炼;学生的挫折准备和判断良好,心理防卫机制就容易起积极的作用,对挫折的容忍力或承受力也随之增强。最后,挫折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反思水平。许多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往往不是束手无策、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及时改变策略,采取补救措施,最终实现目标。

二、 挫折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若对挫折处理不得法,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挫折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或抱负水平。有些学生遭受挫折后,情绪处于不安、烦恼等消极的状态,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各种困难,信心不足,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成就动机或抱负水平,这样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次,挫折能导致应激状态,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由挫折引起的情绪紧张、焦虑、苦恼、失望等心理状态,如果情况严重而得不到解决的话,就会发展为应激状态,这对个体是有威胁性影响的。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个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从而降低抵抗力,使其易受病菌侵袭。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患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的屡见不鲜。最后,挫折能减弱自我控制能力,发生行为偏差。学生遭受挫折而处于应激状态时,有的情绪易激动、控制力差,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不能顾及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致言语偏激,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违反社会规范等严重行为。在分析了挫折的两面性之后,我们发现能有效使用这把“双刃剑”的人是那些挫折承受力强的人。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是个体适应挫折、抵御挫折和对付挫折的能力。挫折承受力是个体良好适应环境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挫折承受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所谓挫折耐受力又称耐挫力,是个体受到挫折时能否经受得住挫折的打击和压力,能否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行为的能力。耐挫力强的人能经得住挫折的折磨,在挫折面前不过分紧张,没有强烈的挫折感,进而能较好地对待挫折,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三、如何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1.家校结合,提高抗挫折教学效率。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实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以后,家长是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了,在学习成绩的关注上有些过度化,忽略了全方位的教育,这是目前家庭教育里最为显著的问题。最需要重视的挫折教育,也被家长给忽视了。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尤其是与家长接触的时候,会发现有的家长在走极端,一方面用各种方法吓唬孩子,一方面又要逼孩子去学习,本来的意思是想激起孩子的上进心,但是最后通常是造成了打击孩子自尊心的负面结果。 挫折教育的开展工作需要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形成家校的合力。首先,可以给家长做统一的培训,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帮家长更好地理解挫折教育的实质,争取获得家长的更多认可。其次,传授挫折教育的有关知识,并且地家长提出要求,让家长认识到挫折教育的主要作用,并主动配合学校进行挫折教育的工作。

2.重视挫折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结合。挫折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不同,挫折教育本身是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决心的,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断培养健全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挫折教育还可以教会学生面对失败的坚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赢得成功的方法。所以,挫折教育的方式不能是单纯的灌输,而是需要把挫折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当中。首先,利用班会,上课、单独的谈话,及时渗透挫折教育。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心理指导类的读物,让学生可以进行心理训练和自我教育,进一步培养优秀的品质。教师要重点向学生传授心理调整的一些方法,切实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灵活使用,让学生学会自我完善,学会面对挫折承受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最后,利用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增强抗挫折的意识,全面提高挫折变成自我成长的一种能力。

3.深入实际,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态度。在初中教育中,应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不会因为自我评价不当而在面对困难时带来心理失衡。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挫折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会面对困难与挫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挫折,要学会倾诉并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教育中要告诉学生挫折并不可怕,一定要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例如,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习成绩与排名一定是学生最关心的。有的学生一直名列前茅,有的学生后来者居上,有的学生却停滞不前,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平平,无法凸显,排名上下浮动不大,学习进入瓶颈期。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会陷入苦恼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开展班会,与学生探讨,为学生排忧解难。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与排名,告诉学生成绩与排名只是阶段性检验,并不能成为永久的评价标准。学生只要肯用功,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定会有所突破。开展班会时,可由学生主持,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就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如何缓解自身压力、如何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等问题进行班内探讨,最后班主任做出总结,鼓励学生,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4.完善教育评价系统,提高挫折教育水平。“素质教育”这个词可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不同时期,“素质教育”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抗挫折的教育。 对于学生来讲,每学期不光是利用期末成绩来衡量努力的成果,而是要把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一起纳入到学生的评价体系当中。虽然这样做,在评价体系实行上难度大,但即便是有困难也值得去努力,因为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会成为抗挫折教育强有力的支撑。

总之,新时期,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败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更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燕.加强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2019.

[2]王建进.浅谈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