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概括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现代文阅读之概括能力的培养

曹文凯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第二中学

摘要当前,学生的概括能力较低,缺乏生活阅历,表现不佳,学习不认真等问题较为突出,语文教师应提升对该问题的关注,并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通过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严密和深刻,而且能够让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更为准确和清晰。本文旨在分析初中生概括能力不足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概括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概括思维有助于学生总结文章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自身的逻辑表达,有效提高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在当前教育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导致学生概括能力的水平无法适应其阅读需要。针对目前现象,教师需要积极找寻学生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低的原因,并找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学生概括思维的不足之处

一)人生阅历少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人生阅历。因此,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对文章的一些内容无法共鸣,进而导致无法更加有效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时,有些学生虽在教师的讲解下能够感受到作者蕴含在文章内容中的情感,但一旦缺少教师的引导,其就很难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概括总结能力弱

有些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其虽然可以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内在逻辑,但却无法将文章表达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又或者有些同学的逻辑能力很强,他们可以在脑海里读懂文章的意思,总结文章的主旨,但是却无法用简单、精确的语文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妨碍其概括能力的提升。

三)理解能力差

在教师布置阅读任务之后,许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很难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地解读,进而导致其对文本的理解仅停留于表层,进而很难对文本内容的有全面和准确的把握,从而难以总结出段落的主旨大意[1] ,进而无法有效提升自身概括能力。

二、提升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的策略

一)从题目出发

题目是一种文章的“眼”,学生可以从这个标题中获得大量信息。题目有的是课文主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度总结,有的是对文章某一物象的替代,具有深刻含义等。以教师讲授《雨的四季》的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以标题为课堂开展的切入点,让学生明白文章写作的主线即是通过四季顺序,主要内容则是四季的雨有何不同。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阅读,使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刻了解文章内容,找到作者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所讲的一些与自己的感情有关的语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进而概括文本主题,有效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二)从文体类型出发

初中语文多以人物、记事、写景为主。在阅读文章之前,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文章类型进行判别,确定文章内容主要是对何描写,然后再按照不同类型文体的概括方法去总结文章主旨大意。例如,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其是一篇短篇小说,旨在以小见大,文章详细描述了于勒是如何被对待的,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说得清清楚楚[2],细节之中满是对阶级社会的讽刺。

三)从段意出发

对于初中生而言,总结每个章节大意要比总结全文要简单得多。一篇文章可以根据其内在结构分成若干章节,每个章节大意都和章节内容相关。在锻炼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进行拆分,并对章节主治进行总结,再将其含义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总结出整部作品的主旨。当然,学生要注意总结章节大意时将各章节的要点变成主体,而概括文章大意时不能简单地将各个章节大意累加,而是在概括时要区分出重要的部分与次级部分,使其有条有理,取舍得当。

四)从中心句开始

文章写作通常都是有结构的。例如:文章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在概括文章大意时,学生要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中心句,以便有效分析文章主要内容。以《伟大的悲剧》为例,采取先分说后概括的形式,首先对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个人奔向南极,却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失落返回,其次,五名队员接连精神失常,最后英雄事迹传遍世界,被万人敬仰。

五)从问题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加,初中生接触的文章越来越长,因此,初中生在概括文章内容时可以先对文章进行浏览,掌握基本文章内容,其次,提出问题,并去寻找问题内容答案。从问题入手,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对这些问题答案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形成论文的主旨。比如《再塑生命的人》,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以下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再塑生命是指的真的生命嘛?哪里体现了生命的再塑?然后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想象和理解,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概括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周密和深刻,而且可以让文章内容的概括更加准确和清晰。此外,学生概括思维的锻炼不能只局限在语文课堂之上,也要适时地脱离语文课堂,转向户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小舟. 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13):2.

[2] 王莺.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策略[J]. 小学语文教学, 2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