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李丽红

山西晋中寿阳一中 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化学是高中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理科生必考科目之一。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和学习潜力,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和育才使命,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度重视知识的掌握、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现阶段的化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推动着教师进步,创新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从而为现在的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需要及时更新个人的化学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推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更新,并为学生提供能够有效提升化学能力的一个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对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认真比对新旧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化学综合应用能力。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很多化学知识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仅靠教师的口头描述,学生很难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为此,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出发,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领会化学知识,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化学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化学学科教学离不开生活实际的支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对应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也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化学问题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解释化学现象,探究化学问题解决的途径,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离不开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探究情境,用神奇的、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化学学习奥秘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爱。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利用动画、视频、图像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化学信息,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立体起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教师还可以在化学教学中加入化学史的内容,为学生讲述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带领学生去追溯化学知识发现、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化学家在探究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发生的奇闻趣事,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用化学史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重视小组展示,提升学生体验

化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这需要教师开展针对学生展示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乐于进行化学展示。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小组的展示情况,来了解学生当下的学情变化。另一方面则可以养成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获得来自化学学习的正向反馈。例如,在开展“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教学时,学生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地进行知识认识,而是结合合作模式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解析本课知识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等要素,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行通过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来制作课件。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相关资源划定重点内容。上课时,教师随机选择一些优秀的课件进行播放,展示在这些课件中提出的主要疑问,例如环境污染的类型以及治理途径等,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3.运用微课教学,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引入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内容短小精悍、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课前预习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微课与电子导学案相结合,将微课以超链接的形式融入电子导学案中。当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对某些知识点产生困惑,通过阅读教材和自主思考无法解决时,就可以用鼠标点击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点,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在教师的视频讲解下突破预习中的难点。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某一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时,可以从网络中去搜集其他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并将这些不同的方法整理到一个微课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突破重难点的学习。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在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看到微观的化学世界;也可以通过对微课进行暂停、快进、放大等控制,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微观粒子的运动、发生的化学反应变化等,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顺利的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好感。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资源上传到班级共享平台中,学生在课后可以自行下载,进行选择性、针对性的学习。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学生还可以进行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优化学生评价,激励学生奋进

由于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各不相同,不同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化学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与表扬,还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要让学生看到希望与光明,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化学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予其鼓励,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还要及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学生需要改进的方向和接下来学习的目标,促使其不断努力向上。对于化学学习水平较高、自信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竞争性的评价,对这些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其更加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教师还可以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学习成果等记录进去,通过定期翻看,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进步,使学生坚信付出才有回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奋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结语

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化学教师致力于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实际,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高中化学在教育教学中其应有的效用与价值,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性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2020(33):250.

[2]黄凤妮.化学前沿知识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J].高中数理化.2020(51):83-84.

[3]张少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0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