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1
/ 4

城步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城步县因地处资水、沅水上游交界之尾,常依水系划分政区而分属之。历有军邑、政区称名,各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置县后,县名不易,县治未迁,县域略改,归属数变,终成现域。

关键词:南城;武攸;白沙砦;城步寨;城步;地名源流

城步境域,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居住。自古为南楚与南百越相交之地,五溪蛮先民生息斯土,唐宋以来逐渐演为苗、侗、瑶等族繁衍居住,明代后汉族大量迁入。因境域地处资水与沅水上游交界之尾,自秦代以来,常依水系划分政区而分属之。1历有南城(诸葛城)、武攸、建兴、白沙砦、城步寨、城步之称谓。武攸、城步为县级政区,余为军事城堡,各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释。

南城,又称诸葛城。共和国《城步县志》载:“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在巫江之滨筑南城,为城步筑城之始。遗址在今城步县儒林镇南隅。”《读史方舆纪要》等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武侯征九溪十八峒,路经于此,筑土城巫江之上,名曰南城,“亦名诸葛城”。

南城,历代州、省县志皆有载,又有遗址尚存,当可认定。但为诸葛亮所筑,则值得商榷。

其一,南城并非诸葛亮所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建兴)三年春”,即公元225年春;其“南征”之地,据有关史料记:为“南中地区”,即越嶲、益州、永昌、牂牁四郡,包括今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地域。后主建兴元年(223年),益州郡(今云南晋宁)豪酋雍闿,攻杀太守正昂;永昌郡彝酋孟获,率众叛蜀;越嶲郡(今四川西昌)叟族首酋高定元,牂牁郡(今贵州西部)郡丞朱褒等相继叛蜀。其时刘备刚去世,政权不稳,加上魏、吴威迫,形势严峻,辅佐后主诸葛亮,采取“抚而不讨”之策,闭关严守,息民殖谷,并致书雍闿,争取和平解决,但遭拒绝。

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分三路南征。三路大军,择机猛攻,各获大胜。五月,诸葛亮深入不毛,渡沪水(今金沙江)进入南中腹地,进逼益州郡。2高定元部下杀雍闿,孟获继统余部,对抗蜀军。据《汉晋春秋》《华阳国志》《三国志注》《资治通鉴》等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使其归心不叛。至当年秋天,“南征”取得胜利。由此可见,诸葛亮南征,并未亲到今湖南境内,何谓筑“南城”?

其二,“南城”应为蜀牂牁太守马忠所筑。《三国志·马忠传》:“(建兴)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马忠率军平定朱褒叛乱,当为诸葛亮“南征”一部分,为三路大军之东路。至建兴八年(230年)前,马忠一直为牂牁太守。在任期间,为防豪酋率“西南夷”叛蜀,奉诸葛亮丞相之命,在辖区内及周边筑军事城堡。清光绪《贵州通志》载:其时,牂牁郡榕州(今贵州榕江县)筑有军事城堡,后人故曰“诸葛城”。马忠极有可能在平定朱褒叛乱后,“征九溪十八峒”,其中包括今湖南与贵州交界处的“五溪”地区,率军驻今城步县儒林镇巫水南岸,“筑土城巫江之上,名曰南城,又曰诸葛城。”147由此推断,今城步县城南隅之“南城”,当为蜀牂牁太守马忠在任时(225-230年)所筑;因奉蜀丞相诸葛亮之命筑城,故曰“诸葛城 ”。

武攸。城步置县政之始。武,在甲骨文中,有从止从戈之状。于省吾《释武》:“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玉篇·止部》《孙子·行军》皆有载。古今文中本义则指军事、武力。攸,在甲骨文中,字形如众溪并流,有曲行之状。其本义一日地名,二曰方国名(在今安徽淮水流域);亦指今河南安阳市、陕西西安市、湖北荆州市、株洲市攸县等一些河流或村邑名称。《攸县地名源流考》有详述。

《隋书·卷四·炀帝下》载:隋大业十三年(617)“丙申,罗令萧铣以县反,鄱阳人董景珍以郡反,迎铣于罗县,号为梁王,攻陷旁郡。”3《隋书·地理志》载:长沙郡,统长沙、衡山、益阳、邵阳四县;其注曰:邵阳“旧置邵陵郡。平陈,郡废,并扶夷、都梁二县入焉。”可见隋平陈(589)后,扶夷、都梁(今武冈)县,并入邵阳县。《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武冈县》:“武攸县,《隋书》载,大业十三年(617),罗川令萧铣据巴陵立梁国。萧铣析邵阳县置武攸县,属长沙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更名为武冈县。”

《新唐书·列传第十二·萧铣》载:唐武德三年(620年),镇守长沙大司马董景珍之弟,欲作乱,事泄被诛,景珍惧,欲降唐高祖,铣遣张绣攻景珍,景珍溃败,被部将所杀。萧铣忌张绣之功而杀之。于是,大臣旧将疑惧,后多叛铣。唐武德四年(621),庐江王瑗由,黔州刺史田世康,皆合兵攻铣。铣统辖之地将领,献城而降。[4]为挽败势,萧铣析邵阳县置武攸县,复建兴县。置建州辖武攸、邵阳、建兴三县。

共和国《武冈县志·大事记》亦有同载。萧铣置武攸县,县治今城步县城儒林镇。辖境约今武冈、洞口、新宁和城步诸县地。因此之故,武攸县设置,可视为今城步置县之始。共和国《城步县志·县城》:“隋末,萧铣置武攸县于此,系今境内首次设县。”这是可信的。

建州。建立、建造。《诗经•小雅•出车》:“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国语•晋语四》:“善,德之建也。”皆释为此义。州,古通州。字出甲骨文,字形如河流包绕陆地而流之状;后引申为区域或政区地名。我在《徐州地名源流考》认为:《禹贡》列九州,始有“州”之称。西汉时成为政区地名,但各代又有不同。隋唐之后,成为县以上政区地名。《说文》:“建,立朝律也。”萧铣置建州,当含此意。防内乱而图东山再起。

然而,这仅是凭空意愿而已。萧铣置武攸县立建州后,当年降唐,被唐高祖李渊“诏斩”。高祖“平萧铣”后,改武攸并分邵阳置武冈县,复邵阳为邵陵县,改建州为南梁州。《旧唐书》载:武德四年“领邵陵、建兴、武冈三县。七年,省建兴入武冈,省邵陵并邵阳。”[5]《该志》又记:武冈“武德四年,分邵阳复置。”《新唐书·地理志》亦有同载。其时,武冈为原武冈移借地名,县治于原武攸县治(今城步县城儒林镇),历400余年,至宋初,又迁治于今武冈城关镇。

白沙砦。《宋史·地理四》:“武冈军,崇宁五年,以邵州武冈县升为军。县三:武冈,中。有山塘一砦。熙宁六年(1073)废白沙砦,置关硖(峡)、武阳、城步三砦。”这表明熙宁六年(1073)前,已于境内置白沙砦。白沙,白色的小砂子。砦,古文通寨。白沙砦即白沙寨。

白沙砦,何时设置?

共和国《城步县志·军事》:“北宋熙宁初(1068-1073年),宋廷在城步东北境(今威溪白沙村)设白沙寨,屯兵驻守,‘以御州蛮’”1441《湖南古今地名辞典·城步》:“白沙庙……在县城东北39.4公里,威溪东岸。北宋于此置白沙寨,熙宁年间废。清道光《宝庆府志》已录此名,并谓当地有白沙庙,祀杨姓威、烈二侯,地以庙名。”因威溪与连云水汇合处,白沙如带,故名。

《宋史·梅山峒蛮》:“熙宁五年(1072),章惇开梅山,得其地,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砦,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文中“邵阳白沙砦” 应为原城步白沙砦之移借地名。《元丰九域志·邵州》记:熙宁五年朝廷收复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县。“新化,州东北二百三十五里。六乡。白沙一镇。”[6]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亦有此载。“新化,州东北”,乃为州西北之误。因新化县设置后,地域辽阔;次年,《元丰九域志·潭州》载:“熙宁六年置安化县。”原新化县析为两县,便于控制“梅山蛮”。其时,新化白沙,划属安化县。由此推知,熙宁六年废今城步白沙砦,析新化县置安化县时,才被安化县借用,为移借地名。

邵州白沙砦,先后异地设置,主要是防御梅山洞蛮,为军事城堡。砦之设,源于《三国志·吴志·朱恒传附朱異》:“魏庐江太守文钦营住六安,多设屯砦,置诸道要。”《陈书·熊罢朗传》亦有设砦之载。砦,《广韵·夫韵》:“砦,山居以木栅。”《集韵·夫韵》:“砦,篱落也,或作砦。”宋元以后,砦,常写作寨。明代兵乱国无宁日时,常有族人拒乱兵及盗匪,立寨于山险之处,以卫族人乡亲。其本义可释为旧时军队,砍伐树木设障,因排列如鹿角,又于中间垒石为壕为堡,驻兵防守,故曰砦。

白沙砦先后设置,与梅山蛮反抗官府欺压,有密切关系。

据《新五代史·楚世家》《通鉴纪事本末》,清光绪《湖南通志》等记载:后汉乾佑年间(948-950年),楚王马殷之子希广、希萼兄弟,互相残杀,希萼诱梅山蛮相助,兵攻益阳、长沙。乾佑二年(949年),扶王梅山蛮攻入长沙,驻扰三日,尽取库存财宝返梅山飞山洞(今靖州县飞山寨)。宋开宝八年(975年),扶王梅山蛮又“常寇邵之武冈,潭之长沙。”宋朝廷派石曦率军平定南唐军后,又命石曦领潭州兵攻梅山,俘斩数千人而返。此后,梅山蛮由左甲首领扶汉阳,右甲首领顿汉凌率众兵,多次攻扰宋朝郡、县。《宋史》称梅山峒蛮“寇掠世界,朝廷累遣使招谕,不听。”《宋史》《南丰类稿》《宋史·石熙载传》及《翟守素传》《田绍纷传》《王侁传》均有详载。《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亦有载。北宋熙宁初(1068-1073年),设置威溪白沙砦,“以御州蛮”。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石熙载知潭州,又令客省使翟守素,会同江州刺史田绍纷(斌)调兵遣将,强攻梅山,“擒蛮二万,令军中取利剑二百斩之,余五千遣归。”[7]然而,由于梅山峒兵,顽强抵抗,宋廷终未征服梅山峒蛮,只好撤出梅山,并在其前沿阵地,设立梅子口(今安化县梅城镇治南3公里)、七星(今涟源市七星镇)、昔溪(今桃江县筑金坝乡首溪港)、白沙(今安化县文溪镇)、蜉蝣(今新化县花桥镇)五寨,以兵环戍之,控制梅山蛮与汉人交往,禁下山耕牧。庆历年间,因益阳界接梅山峒蛮,禁约渐驰,宋朝也因之试行怀柔之策。

《宋史·刘元瑜传》载:庆历七年(1047年),知潭州刘元瑜,使州人杨谓入梅山劝喻400余人,出山听命。《宋史·张颉传》载:嘉佑末年(1063年),知益阳张颉(今桃源县人),以益阳县界梅山峒为由,允许梅山峒蛮,下山耕牧。《宋史·范雍附子奇传》载:熙宁三年(1070年),范子奇为湖南转运副使,向朝廷献策:梅山蛮“宜臣属而郡县之。”约在此时,宋廷于今安化县文溪镇,置白沙寨,驻兵防控梅山蛮。实为原城步白沙寨移借地名。蔡煜为湖南转运副使时,复奏朝廷“宜开蛮酋以祸福,使为土民,口授其田,略为贷助,使业其生;建邑置吏,使知其政(《蔡煜墓志》)。

《宋史·本纪》载:宋神宗纳其议,于熙宁五年(1072年),诏知潭州潘凤,湖南转运副使蔡煜、判官乔执中,会同经制章惇以和平方式解决梅山峒蛮问题。《宋史·张颉传》沩山密印寺《佛祖纲目》《宋史·文苑》《东坡文集》及今隆回小沙江《瑶人根源》,均有不同程度记载。宋熙宁五年置新化县,次年析新化县等地置安化县。清道光《宝庆府志》载:自此“纳入北宋版图。”两县设置后,瑶民退居新化县西南雪峰山峻岭重山之中,宋廷随在其周边置惜溪(今新化水东乡锡溪村)、柘溪(今安化县柘溪林场治所)、藤溪(今新化县文田镇)、深溪(今隆回县金石桥镇望云山林场)、云溪(今新化县孟公乡鹅塘边村)五寨(砦),防御瑶人。

城步寨。《宋史·地理志四》:“熙宁六年(1073年)废白沙砦,置吴硖、武阳、城步三砦。”[7]1481共和国《城步县志·大事记》:“宋熙宁六年(1073年),撤白沙寨(砦,今威溪白沙村),置城步寨(今城步县治儒林镇),始用城步之名。”而清康熙《城步县志》引明邑令《建县碑记》云:城步置县时“因仍巡检旧名,以‘城步’名县”。《明史·地理志》:“城步。本武冈之城步巡检司。”以上说法,无据。

城步,何以名之。清同治《城步县志》进一步释为:“城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古城也;步者,水陆之凑会也。”文中“水陆凑会”,当指城步水陆便捷之意,这是借“步”义引申。

经实地考察并查考有关城步文献得知:今城步县城儒林镇(即宋城步砦),虽南临沅江上源巫水,但在宋之前,水陆交通并不便利。

其一,县境内《古道歌》言及城步至广西桂林官道时:“去去地冲界,杨梅望望惊”,道尽地冲界、杨梅两地之险状;“石洞不知处,祠堂梦五更”,道尽官驿之艰辛。说到城步至广西龙胜官道时:“莫嫌破落水,行过大竹山。江头层头去,烟瘴路漫漫。”说到城步至长安道(今城步长安营乡)时“长坪山僻路,横岭啸猿猴。”说到城步至新宁官道时:“迢迢查子坳,中讶无人影。客问花溪山,霜重衣裳冷。”说到城步至武冈官道时:“牛市桥前开慢步,惊魂落魄夏家岭。”总之凡城步通往外界之驿道,可谓艰难险阻,步步惊心。

其二,元、明、清时城步儒林镇,通往外界驿道,虽有不少改拓。但正如共和国《城步县志·交通邮电》所言:“城步历史上有‘楚南极边’之称,地域荒僻,陆路交通极为不便,仅九条崎岖驿道供南来北往。资水、浔江、巫水虽源于境内,然地势跌宕险恶,礁滩险阻,无通航运输条件。‘水舟楫之便’,仅巫水可撑排筏下洪江,运输全靠肩挑背负,民生艰难。”[1]226以上并非虚言。民国之前,未修一条公路。共和国成立后至1989年,才有过境省道两条,即隆(回)武(冈)线(1865线)和关(峡)蒋(坊)线(1850线);县道九条,计204.7公里;乡村道37条(段),计252.9公里。[1]228-231在今湖南境内,相对而言,交通欠发达。宋代之前,城步对外“水陆凑会”交通便捷之状,是不存在的。

城步,何以名之?当以“水陆凑会”之地,绕着故(古)城,可通行四方的意思。

城,古文中多指都邑。《诗·邺风·静女》:“静女其妹,俟我于城偶。”《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说文·土部》:“城以盛民也。”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都邑。步,步行。《书·武成》:“王朝步自周。”《淮南子·人间篇》:“夫走者,人之所以为疾也;步者,人之所以为迟也。”《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古今文中有十几种释义,其本义指徐行(缓慢行走)。

城步之“城”当指南城无疑,即三国蜀牂牁太守马忠所筑之南城。清同治《城步县志》:“城者,言有故城也。”因地处“水陆凑会的黔峰西麓,巫水北岸”,故又名“故城”。清道光《宝庆府志》云:“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故城也。”应是符合“城步”本义的,即故城在当地属“水陆凑会”之地,绕着“故(古)城”可行走四方的意思。

城步,何时得名,实难稽考。不过,军事、政区地名生成,一般源于地域地名,地域地名源于自然地名。因此,城步得名,应早于城步寨(砦)得名。城步得名于何时,有待进一步探讨。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在城步寨境内设置守御千户所,属茶陵卫,驻军1100余人。因土地兼并加剧,官府欺压苗民,导致“难以控管。”明朝为节制五峒及绥宁大水洞苗民,于洪熙元年(1425年),“摄土款以制苗瑶”,在城东南隅,设置城步巡检司,派驻流官(实行外地官员轮换制),驻扎“弓兵”,管理苗、瑶、峒寨。明弘治七年(1494年),又在城西南隅增设千户所,驻军数百人[1]441。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明朝廷镇压大地茶园李再万苗民起义后,首次在城步北境“改土归流”。明朝廷这一系列举措,为城步置县,创造了条件。

《明史·地理五》宝庆府“城步,府西南。本武冈州之城步巡检司。弘治十七年改置县,析绥宁县地益之,而迁巡检司于县东北之茅坪铺,寻又迁山口,后废。”[8]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设置城步县,隶宝庆府,治今县城,当以城步寨为名,并沿袭至今。清乾隆三年(1738)城步县改隶靖州,六年(1741年)复隶宝庆府。

城步置县后,境内苗、瑶民数举义兵,反抗官府欺压,均被官兵镇剿。境内又置寨头巡检司(清乾隆六年,更名横岭巡检司)、黄桑营、城步新寨、长安营、江头巡检司,管控苗、瑶民。清乾隆六年置长安营后,苗、瑶民义举不见史载。之后书院始兴,教化始行,苗、瑶民与汉民安居其境。其县名不易,县治不迁,县域略分,归属数改,始成城步苗族自治县现域。[1]6-38

境域地处湘南山南西部,山地纵横,少有平川。气候湿润,河溪众多。富有农产,牧业发达,有南方最南山现代化牧场。特产众多,尤以油桐、油茶、生漆、知名;中草药闻名省内外。松脂、玉兰片、猕猴桃、板栗等素有名声。盛产竹木。珍奇树木,珍贵动物,遍及县境南北部。富有矿藏,有金、铜、铁、锰、滑石、瓷土、辉绿岩、钾长石等。交通较方便。工业有基础。名胜古迹有白云洞、孔圣庙,白水洞瀑布等。[9] 有长安营遗址。有1934红军长征途经城步,遗存有红军村、红军亭、红军长征古道等遗址、遗迹。

参考文献:

[1]  城步县志·建置[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40.

[2]  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682-684.

[3]  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64.

[4]  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3013-3014.

[5]  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111.

[6] 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4.

[7] 宋史·列传第三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9:7752.

[8] 明史·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730.

[9]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025.

(2023.02.08小改,拟发《今日头条》《美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