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应用风险护理干预管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应用风险护理干预管理的效果评价

叶云娣 ,罗德先(通讯作者)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江津402289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护理干预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效果。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的40名管理人员,“双盲法”分常规组(常规管理)、风险组(风险护理干预管理)各20名,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较常规组,风险组管理质量更高;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更高,器械损坏率更低,P<0.05。结论风险护理干预管理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保证外来器械清洗、灭菌及包装合格,避免损坏器械、值得推崇。

【关键词】风险护理干预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质量;合格率

目前外科手术被广泛用于临床,术中需使用高端、复杂的特殊器械,因此类器械价格昂贵、更新快,不可作为医院常规配置,站在经济实惠、满足临床需求的角度,通过租借形式由供应商提供。因外来器械有流动性大、来源广泛等特征,导致消毒管理难度、复杂性及潜在隐患增加,故以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器械合格为目标,早期给予对症管理很重要,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1],鉴于此,本文分析风险护理干预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的作用,汇总: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回顾研究,选取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1月-2022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的40名管理人员,风险组(20名):男女例数8:12,年龄25-34岁,均值(28.14±2.35)岁;工龄1-8年,均值(4.21±1.17)年;常规组(20名):男女例数7:11,年龄26-35岁,均值(28.27±2.42)岁;工龄1-9年,均值(4.34±1.24)年。P>0.05、可比较。知情、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管理):登记外来器械、随后常规管理,即清洗剂浸泡、手工刷洗后流动水冲干净,常规操作后发放于手术室使用。

风险组(风险护理干预管理):①制定管理制度:结合实际、规划外来器械清洗消毒方案,落实程序化管理,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合理制定、打印后张贴于墙面,内容涉及器械回收、整理、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等,对供应中心每位管理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每日安排一人负责督查管理流程及内容,并登记检查结果,每周开例会时对检查中存有的问题讨论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②分层次培训:结合实际、落实分层次培训方案,根据主管护师、护师及新入科护士等层次开展,要求护士对基础理论及操作内容掌握后,加强培训器械清洗、消毒及包装等环节,新入职护士则重点培训监测技术;③色标及标识管理:根据区域清洁度差异、区分不同颜色,借助颜色差异、由科室管理并控制各区域,且在显要位置放置各种外来器械设备,对该器械的具体操作规程进行粘贴,标识各阀门及开关处,利于操作者核对、避免操作失误;④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科室需重点防范易发生不安全事件的环节及人群,加强监督检查,每日抽查低年资护士操作,确保器械管理中存有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并管理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加强安全防范对策。

1.3观察指标

管理质量:制定调查问卷,有:环境管理、科室沟通、器械回收及器械发放,各维度总分100、分值愈高愈好。

管理效果:两组分别选取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300件外来器械,统计器械清洗合格、灭菌合格、包装合格及器械损坏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管理质量

相较常规组,风险组管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管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环境管理

科室沟通

器械回收

器械发放

风险组(n=20)

88.62±4.57

90.51±4.45

92.67±4.32

87.24±4.36

常规组(n=20)

82.34±3.25

84.39±3.18

81.15±3.29

83.52±3.27

t

5.008

5.004

9.488

3.053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管理效果

   较常规组,风险组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更高,器械损坏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管理效果比较[(n),%]

组别

器械清洗合格率

灭菌合格率

包装合格率

器械损坏率

风险组(n=300)

294(98.00)

298(99.33)

297(99.00)

5(1.67%)

常规组(n=300)

284(94.67)

290(96.67)

289(96.33)

15(5.00%)

x2

7.448

5.440

4.681

5.172

p

0.006

0.020

0.031

0.023

3

有文献报道[2],风险护理干预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可行,分析:①通过一系列方法,指导管理人员按标准、高效、准确的完成操作,建立预警机制、积极展开管理流程,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人员职责,利于优化管理行为并提高管理效果;②加强分层次培训、色标管理及标识管理,利于规划化、科学化管理外来器械,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可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加强安全防范对策,可达到预期管理质量。

本研究示:①风险组管理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常规管理在器械管理方面存有单一、管理欠佳等缺陷,影响使用,故风险管理可充分清洗、消毒器械、提高管理质量,保证患者器械使用安全;②风险组器械清洗、灭菌及包装合格率高于常规组,器械损坏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本文与王红丽[3]文献一致,故风险管理能规范器械管理行为、保证器械安全应用。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加强风险护理干预管理能提高管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就医、还可提高器械管理效果,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群燕,苗傲霜,金逸.优化管理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1):116-119.
[2]冯春月,晁乐研,李海燕.SWOT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1):103-104.
[3]王红丽,张学梅,孟丽芳.全程质量管理干预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骨科器械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