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曾婷

涟钢中学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0

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提倡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地理教学,倡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价值的地理,学习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地理。生活化教育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紧密联系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只有联系实际生活才可以被学生真正理解,只有回归生活并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才可以发挥地理教学的价值。因此在开展地理学科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能够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理念;高中地理;实践策略

引言:

地理这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常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现象实际上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进行解答,这样看来,地理学科实际上是一门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学科。现有的教学方式仍然带有很强烈的应试色彩,因此地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增添自身的生活化特征[1]

一、实施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记忆是指人类头脑中保存与积累个体经验的一项心理过程,主要是通过识记、保持以及再现等方式进行的。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一门学科,里面的很多知识内容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如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类型、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然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所学的知识点,即便有些学生能够暂时记住所学核心知识,但在考试的时候却无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对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若是能够把地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就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长期记忆[2]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由感觉器官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以捕捉事物典型的、实质性的有关外部特征的能力。实施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还能对地理事物的变化进行观测,且用精准的语言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相关地理现象表述出来。

二、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导向和激励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归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就是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最终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应该突出目标的生活化。对学生的学情展开详细调查,了解他们已有的学习基础,然后让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强化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3]

例如,在进行“大气运动”这节课教学之前,笔者让学生观察在生活中热水煮沸时热水汽的运动情况以及冰柜里冷空气的运动情况,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结合所学内容,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让他们掌握热力循环流的形成与运行。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抓紧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真正践行生活化教育理念。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新课程理念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合作、体验以及具体的实践等方式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与初中地理知识相比较而言,高中的地理知识不仅具有更加复杂的理论知识体系,知识点还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并且高中地理当中有非常多的知识点或者是地理现象根本无法用地理知识来进行单独的分析或者是理解。但是,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切实地通过创设出生活化的情景这一方法来使得高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地理学科本身所实际具有的趣味性以及亲切感,从而避免高中学生可能会对地理学科产生的畏惧心理,最终也就能够实现对于学生自身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良好培养。

比如,在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旅游行业以及餐饮行业都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非常热门的行业,同时也是当前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关注的重点,是高中学生可能会产生较大兴趣的话题。如此一来,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自己或者是在互联网当中接触到的旅游照片或者是一些农场类游戏的具体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帮助高中学生对于农业种植过程中的一系列产出与投入进行更加具体的认识以及了解。

再比如,在《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当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的神舟十二号探索宇宙的现实例子来帮助高中学生对于宇宙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高中学生对于宇宙知识的重点理解。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可以使得当前的地理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知识的乐趣,进而展开较为深入的学习。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是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影响。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要求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求教师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要求教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要将不同评价方式融合在一起,坚持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将评价的核心放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上,积极改变以往成绩至上的单一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或互评,还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评价,这些评价以正面激励评价为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笔者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这样可以让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在开展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式进行自评。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会对自身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然后再结合学生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来不断完善自己。笔者还采用了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的情况,还评价他们将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强化地理学科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结束语

总之,要想能够切实提高当前地理学科的生活化,那么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对于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改良,从而极大地提升当前地理教学的实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能够不断地寻找与地理知识相联系的点,从而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切实通过将地理与日常生活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毕科.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高考,2020(15):113.

[2]苏梅霞.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问题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8(12):35.

[3]范丹琴.浅谈高中地理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J].新课程(下),2018(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