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地方性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李焦斌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灵宝)472500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努力利用党的地方历史资源,在课堂上不断提高党的历史地方资源利用率,帮助中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历史,重视地方英雄的光荣事迹因此,有效利用党的地方历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促进方案资源的合理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对地方性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性党史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引言

在高中思政课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更加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加有效地增强高中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使科学理论真正入脑入心,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实践价值

党的地方历史资源融入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时,利用比较熟悉和亲近的党的地方历史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更有参与感。中学思想政治课离当地生活更近,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一方面,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引入党的地方历史资源是丰富中学思想政治课资源、增加教材、丰富中学思想政治课方法、提高在发展党的地方历史资源中,学生们不断意识到党的历史知识的意义: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记住红色政权来自哪里,能够更好地了解红色政权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好处,支持共产党领导层另一方面,促进党的地方历史资源的开发,更好地利用党的地方历史资源的教育价值,党的历史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方性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围绕学生党史学习意识提升,以意识形态教育推动实证结合

意识形态教育是难度较大的教育,但是意识形态教育自身更需要有特定的教育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推进以学生的党史学习意识提升为根本的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学习主体的潜力,具体的设计如下所示:例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章节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以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下乡日记中的片段为核心,将这些片段以图文摘录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结合图文和教师给予的适当支架逐步理解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名言,经过这样的理解可以很好地将学生正确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的意识形态培养起来。接着思想政治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研讨。

(二)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胆创新,灵活应用,把党史教育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以网络教育资源为宝库,以线下课堂为补充,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第一,教师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党史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例如,教师可使用学习强国APP中的红色VR技术,组织学生“走”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延安宝塔山等红色场馆或景点,使虚拟仿真技术体验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穿梭历史,进入真实的场景,节省实地开展教育的时间和资金,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真正使思政课“立体化”。第二,教师应扩大党史教育的辐射面。具体而言,教师可发挥新媒体矩阵的强大优势,借助QQ群、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网站等平台,做好党史教育的原创性解读,用最简单的话语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党史教育内容,构建党史再教育与再宣传渠道,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党史教育全覆盖,为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营造理论氛围。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推动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的深入融合。具体而言,教师可打造“网上云思政”教育资源平台,聚合微党课、纪录片、影视剧等党史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授课与网上学习有机结合。同时,教师可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后的延时服务,利用班会、自习课开展党史知识学习,如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课堂教学铺垫历史背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式,实现课堂高效性

将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教育之中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思政教育不断地深挖党史教育和思政元素的契合性,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入教学,创新思政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党史教育的融入程度,提高课堂高效性。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善于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开展情境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等来提高党史教育的融入效果,如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及时更新党史活动和重要领导人讲话,提高学生的政治认知,让学生深度感知共产党的精神面貌和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护党之心。其次,借助红色资源和革命事迹来拓宽课程教学渠道,红色资源是共产党宝贵的财富,教师通过开展革命遗址参观、革命事迹宣讲等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洗礼,如在党史教育课程中配合观看电影《长津湖》,让学生深度感知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样,课程教学活动也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四)讲好党史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价值理念,塑造人格。教育界普遍认为,将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变为内在的理念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用透彻的学理分析来回应学生心中之惑,要以透彻的思想理论来解答学生心中之惑,要以正确的真理力量来引领学生心中之悟。除了硬性的价值灌输外,更需要一种柔性的启发性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固定的观点,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不是以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作基础。在某一时期某些问题上有这样的片面认识,经过教育与实践,认识提高了,看法也有所改变,有时候他们的确也看到了某些问题的本质,但由于过于注重个人感情,缺乏深思熟虑,往往表现偏激,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他们认识上的不成熟性。只有按照他们的认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因此,理论的说教与故事的启发需要深度融合,才能够真正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上好思政课,必须在“会讲故事”上多下功夫,储备丰富的中国故事来拓宽学识;要善于讲述中国故事,从故事中寻找道德坐标。通过重温永不叛党的江姐、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无私奉献的焦裕禄以及航天英雄、奥运冠军、科学家、劳动模范等英雄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学习先进人物过程中传承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涵养高尚道德品质;将“讲故事”和“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温《开天辟地》《伟大的转折》和小岗村、十八洞村、深圳特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引导学生更好地弘扬“坚持真理”的伟大建党精神,更加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为其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打造“虚实结合、棱角分明、情义并重、有滋有味”的优秀思政课,让史实说话,以理服人,让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结束语

高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祖国建设的使命;党史教育是思政教学的有力抓手,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党史资源,促进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把握发展大势,从党史中吸取精神力量,增强使命担当意识,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邢童童.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2]鲁新民.党史教育融入高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05):3-6.

[3]王希.高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21.

[4]关灵.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中国共产党认同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21.

[5]本刊综合.科技让思政课党史教育更动人[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2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