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见”到共同快乐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从“看见”到共同快乐成长

徐楚乔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华幼儿园仁宝分园 215300

摘要:幼儿期是个人成长的启蒙期和关键期,在幼儿期合理引导幼儿向前发展,对其之后人生的成长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影响个人发展因素有很多,幼儿的成长不仅与幼儿园教师密切相关,与幼儿家长的育儿观念也有很大关系。只有幼儿园和家园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符合我国教育目标和幼儿园培养目标。然而,家园协同教育并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协同促进,形成与幼儿相符合的有效教学策略,幼儿园快乐成长不仅在于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生长环境,更在于家庭环境的营造和家长对幼儿的引导作用,本文为开放性论题,论述幼儿园教育策略。

 引言:家庭是一个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成长的孩子们的重要环境。一旦进入幼儿园,家庭便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第二个地方。就学习和生活时间而言,家庭不再是孩子成长的首要原因,但它具有幼儿园所没有的重要作用和好处。首先,家庭和儿童易于沟通和理解,并且儿童从头开始。在父母方面,孩子依赖于父母,但是父母比幼儿园老师更了解孩子,父母发现孩子的才华和他们专业的发展方向,控制更为权威。其次,幼儿园在给孩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家庭的合作。例如,幼儿园鼓励孩子热爱工作,并要求他们回到家后为父母做家务。这需要家人了解幼儿园。如果家庭因素不给孩子工作的机会,孩子将无法理解工作热爱的概念。家庭再次成为儿童了解世界和参与社会的重要渠道。儿童通过家庭的言行举止了解世界。在通过言语和行为来理解社会的同时,家庭很容易为孩子树立榜样,这对孩子的长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策略

一、家长教学策略

1.1新生入院教育

分离焦虑是大部分幼儿入园时遇到的问题,孩子不习惯离开家长,在幼儿园会有闹脾气等行为出现,孩子不适应生活环境这一现象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来克服。首先,幼儿园教师要带领家长和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让家长对育儿观念和与幼儿相处的方法有简单了解;其次是教师要向家长讲解育儿的具体方法,开展见面会等以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方便日后工作的展开。

1.2在家中开设生活实践课程

劳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只存在于学校,家庭也要为幼儿营造劳动环境,营造学校成长氛围,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劳动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组织幼儿走向社会参加劳动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例如,植树活动等等,幼儿在植树的过程中学到了树的生长,体会  生命的意义,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学校合作,在家中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1.3创办亲子工程,建设幸福家庭

教育如同造池子,不论是三角形或者多边形,有水便可称作池塘,但教育一定要具备爱,不含爱的教育,就好比池塘中没有水,不可叫做教育。家校共育包括两方面实施者,一是学校,二是家庭,家庭开设劳动课程,营造劳动环境,发展幼儿劳动观念,学校同样如此。学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满爱,进行爱的教育,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生理心理发展。面对特殊儿童,要给予集体温暖,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劳动活动,融入班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社会性。

1.4构造家长团队

如上文所述,学校要努力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才能全方面促进幼儿劳动教育观的形成。劳动教育不仅要在学校得到落实,在家中更要巩固。教师注重家长观念的引导,构建家长团队,加深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家长意识到在当下社会,不是只看重学习,唯分数论的时代已过去,有一技之长就尚能得到发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再过度关注幼儿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提高。另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线下方式,教师也能合理通过线上方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借助网络平台等为家长传输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家长通过课程的学习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观。指明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向,帮助家长实施劳动教育。最终,落实学习课程后,家校共育,共同加入幼儿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中,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特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只有学校教师和家长齐头并进,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观,让幼儿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和家长也要研究幼儿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时改变教学计划,促进家庭教育质量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

二、学校的培养策略

 2.1学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场所。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上课是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在进行教育时,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幼儿,又要及时约束幼儿,即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防止进行无意义的实践操作。例如,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打扫班级,清扫班级角落,这一小小的实践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教师不妨提前给幼儿分组,分成不同的小组,以促进幼儿合作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幼儿园的孩子以个人为主体,用小组共同进行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其次,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幼儿,及时观察幼儿行为特点,及时记录,方便下一步的教学。

2.2新时期新教育导向。在幼儿期,学校可以要求幼儿进行劳动实践,定期到社会实践去参加社会活动,幼儿利用劳动机会学习一技之长,提升自我发展空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幼儿进行特长的选择,提高幼儿劳动兴趣,营造和谐的劳动环境。

2.3聘请专业人员,协调各方工作

良好的共同教育工作需要一支专门的支持团队来指导您的家庭,幼儿园和社区。 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招募专业人员,培训幼儿园教师,协调和整合各方的分工合作,开展联合教育。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进行民主教育,需要发挥家庭的作用,做好家园共育,学校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向家长灌输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重视幼儿教育。打造相同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利于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念,培养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优良的人格品质。家园在协同的过程中,要注意沟通,都需要提前了解幼儿发展特点,从不同角度制定适合幼儿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宁.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9):25-27.

[2]杨文娟.关于甘南藏族饮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有效策略[J].知识文库,2022(15):154-156.

[3]石雪岩.关于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