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核心素养 “四化”符号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聚力核心素养 “四化”符号意识

张萌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人人得发展,发展不均同;终身需发展,素养得提升。[[1]]而符号意识是将数学学科素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一个“靶点”,所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间不容发。本文通过“同化符号来源、强化符号实质、深化符号表征、内化符号应用”挖掘、分析、运用教材中的数学符号,激发学生用符号表达的兴趣,增强学生符号表达的意识,形成准确地、科学地运用符号表达数学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低段 符号意识

以符号意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媒介,以数学核心内容为载体实现。在数学内容呈现时,要基于教材内容与教材编排进行整体思考,数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兼顾,依据低段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及身心特点,课程内容的导入要有适切性。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时,可酌情融整,促使学生体验、理解、思考和迁移,以达到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分析层次[[2]]。本文以《小熊开店》为例,浅谈如何通过“四化”提升学生的符号意识。

1.基于文本情境,同化符号来源

《小熊开店》是北师大版教材二上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教学内容,它属于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囊括概念、符号以及公式。本课是在经历“分一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除法运算,属于数的运算(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师在创设情境中鼓励学生猜价格用到关系符号;在解决20元能买多少个玩具汽车的过程中,使用到了运算符号(+、-、×、÷);5+5+5+5=20(加法算式);20-5-5-5-5=0(减法算式);( )×5=20(乘法算式);20÷5=(  )(除法算式);沟通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关连。

2.立足教材内容,强化符号实质

教师要从单元视角与课例本身中分别让符号意识落地,也就是由面到点分离符号意识;并且联系沟通四种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连:减是加、除是乘的逆运算;乘是加、除是减的简便运算。[[3]]再次感知运算符号“+、-、×、÷”。不管具体、直观的运算,还是抽象的算法运算,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求20里有几个5。

            

3.设计教学活动,深化符号表征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符号意识

教材中呈现的是购物的场景,让学生结合解决购物问题,经历探索、交流除法运算方法的过程,理解除减、乘加、除乘之间的关联,领悟除法运算的本质。

依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教师不直接出示情境图,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别猜出了各种商品的价格,从而保证学生参与度,实现以有效活动参与为途径。

(2)预设生成,引导学生多维思考

画点子图:因为玩具汽车5元一个,所以可看成每5个点子为一组,20元能买多少辆玩具汽车就是看20里面有几个五,也可理解为20÷5=4(辆)。

列举法:通过梳理两个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当于列出一个“一多对应”表格,也可理解为5+5+5+5=20(元)。

借助数线进行计数法:通过画数线,再来进行倒推看20能减几次5,减几次就是能买的数量。20-5-5-5-5=0(元)。  

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法:看20元能买几辆玩具汽车就是想( )×五=20,括号里填四,也就是可买4辆,可理解为4×5=20。

(3)沟通对比,深化符号内在联系

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沟通各种运算之间的内在的联系与内涵,将四种方法融会贯通。实质都是解决20里面有几个5——厘清算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清晰算法(用除法计算)。

(4)当堂练习,运用符号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解决三个层次的除法问题:

①依据情境,让学生能够合理选择情境信息,准确的运用运算符号,知道解决( )里有几个( )用除法计算。

②变化情境,让学生知道求几只蚂蚁一次运完的知识本质就是求27里有( )个3。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各异,不同程度地发展学生运用符号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创设情境,只给出一个算式,让学生独自创造。学生可能会给人启迪,生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巩固,让学生再次深入的认识常见的数学符号,自觉地运用符号意识表示数以及数量关系,形成符号意识。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直观运算、数的运算等视角多维解决除法问题。但根据学生“数学现实”的差异,教师不能只简单地评价各种方法的优劣,而是倡导学生在适用的条件与范围上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因此在本课的除法运算(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经历了由符号意识具体到抽象到概括,再到具体发展的过程。

(5)文化引领,微课资源合理使用

课堂除了秉承核心内容,还应进行文化渗透。用微课介绍“÷”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在课堂感知数学符号的魅力,习得数学文化的产生,也为后续高段学习分数与比奠定基础,进一步搭建分数、比与除法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涵,致力于学生深度探究为学习关键。

4.序列阶段培养,内化符号应用

学生日益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本质,还能更好地构建知识之间内在关联的脉络。教师除了研究课例内容,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符号意识,让学生经历渗透——领悟——建模——运用的过程,以提升学生应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符号是数学知识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符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用图形、算式等符号来简洁、准确、明了、科学地表达数的运算、计算公式等时,他们会学得更容易、更轻松。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符号意识洞悉数学问题,更好地习得数学知识本质,聚力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立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发展水平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朱立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发展水平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