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传统美术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分析

曲航

辽宁省新民市实验小学    110300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传统美术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在吸引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尝试围绕丰富教学内容、熏陶和培养美术素养、传授技艺、创新创造等方面,就传统美术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可行策略加以探讨,仅供交流。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美术艺术;审美素养

不管是出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考量,还是出于改善美术教学效果的考虑,都可以尝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融入传统美术艺术。充分凸显传统美术艺术本身的文化价值、历史韵味、艺术内涵,并以此作为推动美术教学创新和改善的重要驱动力,能够给小学美术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合理优化注入新活力,形成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社会育人需求的美术教学模式。

一、传统美术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传统美术艺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得到有效渗透与融入其中,作为最适宜于承载传统艺术的学科,美术课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传统艺术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将其合理地融入到美术教学中,通常会有如下优点。一是引起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最强,对许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而传统的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二是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对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扩展。因此,更好地支撑着学生的全面学习成长与发展,而将各类传统的美术艺术融入到课程中,无疑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充分体会到美术的魅力;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实际上,这种丰富的艺术意蕴是很有传承价值的,而小学美术课堂正是它的传承和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促进学生综合化发展,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习探究和感受传统美术艺术时,能够从中收获大量的知识技能,同时对传统文化,传统美术艺术,有更为客观正确的认知,更能实现创新创造能力,审美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二、融入传统美术艺术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1运用多样化的传统美术艺术丰富教学内容

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内涵极为丰富,广泛包含传统绘画、雕塑、建筑、书法、镌刻、工艺等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这些类型丰富、价值巨大的传统美术艺术形式,无疑为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带来了难以取替的资源库,能够大幅丰富教学内容,以更加多样、高质且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不同的传统艺术进行展现与传承。诸如水墨画、笔画、版画、年画、石雕、木雕、玉雕、泥塑、陶塑、传统建筑、毛笔书法、碑文以及各类工艺品等,都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条件,灵活选用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等呈现传统美术艺术内容,兼顾丰富性与可行性。以美术教材内容为基础,充分考量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审美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统美术艺术作品来丰富教学内容,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大幅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捏泥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引入传统的泥塑艺术相关内容。一方面,教师提前准备好精美且容易吸引学生的泥塑作品或者相应的多媒体资料;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从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中加以借鉴,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基于传统泥塑艺术进行探索和实践。以天津“泥人张”、无锡彩塑、惠山泥人、南京拟人、陕西省凤翔县“泥货”、山东高密泥塑、河南浚县泥咕咕、广东潮汕“土安仔”、敦煌莫高窟泥塑等不同类型的传统泥塑艺术丰富教学内容,能够以多样且精美的内容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大幅度拓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眼界。

2.2以传统艺术熏陶小学生审美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高度重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需要长期、持续的良好的培养,而丰富的传统美术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将多种传统美术艺术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使其内涵和文化内涵不断地培养学生,既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传统的美术与艺术有关的知识与知识结合起来,还要对学生进行艺术和文化的培养。在课堂上,通过分析传统艺术的思想、精神、意境等,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同时,在课堂之外,也要积极地将优秀的传统美术和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高层次的艺术作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融入到各种传统的艺术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扇子》时,教师从夏天经常使用的扇子出发,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扇面画。通过对包括刘松年《宫女图》、苏汉臣《妆靓仕女图》、《初平牧羊图》、《梅竹麻雀图》等在内的著名扇面画进行研究,并基于指导学生设计与制作小扇子,能够兼顾审美素养培育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2.3传授中华传统美术艺术的技艺

传统美术艺术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活力,其中蕴含的技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对传统美术艺术而言,文化固然是生命之魂,但技艺才是艺术得以升华的基础。任何优秀的艺术,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或基础或复杂的技艺。而在美术教学中对这些技艺进行传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功,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根基与提供有利渠道。教师自身需要积极了解、研究、掌握传统美术艺术的基础技艺,并结合美术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爱好、动手实践能力等因素,将这些技艺融入课程教学,传授学生技艺,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绘画中的节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选择了一些年画作品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带领学生对年画进行欣赏,挖掘年画中的节日元素,并对年画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传授,从而起到良好的技艺传授效果,让学生领略年画艺术之美的过程中巩固绘画基础。

2.4鼓励学生基于传统美术艺术进行创新创造

新时代的传统美术要继承,不能一成不变,要在保持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在美术教育方面,以传统的美术艺术为基础,进行创新创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思维,从而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不能一味地将传统的艺术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身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地进行一些改革,使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有新意;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创造、勇于创造,不让传统的美术教育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桎梏。当然,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辅导者角色,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加强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基于美术进行大胆创新、有效创造。

三 结束语

综上可知,传统美术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其对于改善课程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要最大程度发挥传统美术艺术的价值,必然需要教师自身深化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了解和研究,同时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深挖传统美术艺术的价值,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质量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翃.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 2016(12):1.

[2] 岳玮.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7(45):1.

[3] 陈珂嘉.中华文化浸润美术教育——浅谈中国传统艺术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 2017(6):1.

[4] 朱薪羽.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 2017(20):1.

[5]张灿.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图片的有效使用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No.259(2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