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构建三型样板党支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构建三型样板党支部

 程丽娟1, ,李伟2  ,何姝仪3

岭南师范学院 524048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新时代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强调通过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高校承担着“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党在教育系统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加强高校二级学院“三型”党组织建设是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守规矩、有党性、在师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提升高校培养适应党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基本方略。因此,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需要明确建设“三型”高校党组织的意义、实际要求和实现路径,以巩固和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风;三型党支部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大强调通过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因此,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构建三型党支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先导,学以致用,构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1.坚持以学固本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与新战略。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局部争端意识形态斗争更加严峻。在此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事项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是当前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思想保证。教师党支部建设以党建促业务,教师党支部近三年获得教研类的项目5项,科研类的项目12项,其中2项国家面上基金,3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展新征程。

2.坚持以学立德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应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师党支部积极开展向卢永根同志学习的活动,激励和引导老师坚定信念,对党忠诚,教书育人,奋发有为,敬业奉献,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师党支部的教授无论在项目的申请还是论文的发表方面都给年轻教师提供很多的帮助和支持,近三年教师党支部教师已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 19篇,把学习活动同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和服务育人。

3.坚持以学增智

执政智慧来源于执政者的不断学习。应着眼于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培育世界眼光、增长智慧才干,更新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法。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广大党员和群众关心的很多热点问题所需要的新理论和新知识,以及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变革、调整和创新是当今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世界潮流。我们党要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努力成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近三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党支部的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大数据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4.坚持以学兴业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开拓前进的重要法宝,推动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发展无止境,学习无穷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应对这些考验、防范这些危险,离不开学习这一重要法宝。只有真正成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应对自如、处变不惊、化险为夷、永葆生机,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近三年教师党支部的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总书记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大数据下统计专业的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泰迪杯数据挖掘比赛、正大杯市场分析大赛分别取得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6个,广东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10项的优异成绩,从而践行总书记对高校和青年提出的希望和教导。

统计系党支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和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方向。

二、服务至上,以人为本,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它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将强化服务功能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形式。通过将促进教育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推进社会服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质疑和谐社会的大局紧密结合,需要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服务功能。

1.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四个服务思想

统计系党支部牢牢树立将学院统计系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局意识,牢牢把握并不断强化学院统计系师生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核心意识。将教育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作为统计系党支部的根本工作目标,积极贯彻和引导学院师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正确,将为人民办教育、为人民培养人才,依靠人民办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作为发展的根本方向。通过积极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善学院统计系师生的工作学习风气,为党治国理政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人才支撑。

2.强化服务功能

统计系党支部以强化服务功能为根本,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统计系师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统计系师生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统计系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学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各类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舞台。同时,统计系党支部通过统筹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发展、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引导教师见识教育者先受教育,通过组织教师暑期教学能力培训推动教师不断增长才干本领,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保驾护航。统计系党支部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积极推挤高水平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思想政治体系的构建工作,切实提升统计系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学生问学求真,练就真本领。通过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和开展思政课堂教学,强化统计系党支部的服务功能,把学院统计系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提供组织力量,将学生培养成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3.提高服务本领

统计系党支部把师生的事当作头等大事,本着服务师生、情系师生、利为师生的理念,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实验室了解教师的科研进展情况,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了解、听取师生关于科研、教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学校规定并适合统计系系情的规范化制度,从根本构建了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党委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积极开拓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职业发展、就业创业寻找最佳途径;积极引导党员教师在完成自己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下,承担指导学生课外课题、技能大赛等任务;引导作为兼职班主任或导师的党员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党员教师结合专业知识,关心社会、走进社区、服务社区。

三、创新为源,与时俱进,构建创新型基层党组织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理论、丰富党和人民的实践、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高校聚集了知识领域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批高端人才,党的建设开展的怎么样对社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创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之源,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要通过坚持以本为本和积极推进学院统计系教育工作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教育理念,积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推动教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学院统计系在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能力。

1.坚持理论创新

高校作为思想交锋、学术交流、文化交汇的重要场所,筑牢意思形态前沿阵地的价值认同需要坚持理论创新。统计系党支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践基础上正确政治方向的基层党建理论创新。通过把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促进数理统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积极树立统计系党支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统计系党支部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以群众路线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理论、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成果。

2.推进实践创新

统计系党支部作为学校联系师生、服务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为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任务陆地生根,统计系党支部建成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工作制度,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党员意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此,统计系党支部通过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法,积极寻找和创造能为广大党员师生和干部群众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资源,除了通过坚持运用理论学习、报告会等集中学习方式外,还注意从党员群众的实际出发,通过主题党日,社会实践和帮教活动积极推动学院统计系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和全面过硬。同时,统计系党支部还通过微课堂、红色网站、“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创新党建新媒体建设,提升学员统计系师生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

3.加强制度创新

通过建立统计系党政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系(教研室)务会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谈心制度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妥善处理好统计系党支部工作与学院统计系工作的关系,完善落实学院统计系党建与教学工作。统计系党支部的讨论决策既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又要支持行政系主任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开展工作,使学院统计系党政工作思路同心、目标同向、相互促进。通过确立党支部书记对党组织建设,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监督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系主任对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的责任,通过“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推动学院统计系党政负责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与行政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责。统计系党支部通过将党的工作融入到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统计系师生党员和群众的思想与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开创新时代统计系党组织党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杨秋燕,王建敏,邵夏龙,花蕾.基层党支部在主题教育中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2021,25(12):56-57.

[2] 朱丹宁.“掌心党建”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2):132-133.

[3] 邓强. 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9):273-274.

[4] 汪俊仁. 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路径研究[J]. 高教学刊, 2018, 3:43-45.

[5] 李战军, 诸澜兮, 倪鸿燕. 加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析[J]. 高校党建, 2015, 2: 41-42, 45.

[6] 彭薇,吴少华.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7] 孟祥宾,刘璐.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

[8] 卢洪信. 高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党组织中的地位作用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