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随笔绽放童韵的智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让小随笔绽放童韵的智慧

王小燕

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中心小学

写作是情感表达的需要,能让心灵得以抚慰,精神得到重构,成就一种美的享受过程。如果写作仅仅是为了应付作业、应对考试,这种异已性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被迫、敷衍或缺席,只能成为学生的心灵之累和生命之重。尤其是小学第一学段处在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如果给作文加了压、重了,他们自然兴味索然,望而却步。自然一有机会,便逃之夭夭。

那么,就珍视随笔这种方式吧,小学生不可能达到随笔的本真,但可以再降要求,去掉某些限制,应合他们情意表达之需,以持续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姑且把这样新要求称之为小随笔吧:在篇幅、立意与表现手法等方面,都作相应的缩小,到以适合小学生的习作起步为宜。

园地实践,童妙迭现

读写结合,历来被推崇。做好课文的导引,是作文起步的基础的基础。但长久以来,高耗低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千夫所指,写作则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中的高耗低效,几近世世尴尬,百年痼疾。人教版的教材,在每一组课文中,都安排了综合实践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预伏,在语文园地中集中呈现。实施好这一部分的教学,便把握了习作导此的良好契机。

1多次交流,触发意趣之觉

园地的展示台,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这需要学生在课前实践,然后在课上展示。课前的操作,往往需要家长的参加,才能保证其质量。那么在操作的过程中,必然与家长甚至更多人进行了交流,商讨材料的采集、组合及整个作品的修善。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篇篇生动的口头作文。在课堂上展示作品时,将这样的制作过程,再作介结,就又对这则文章进行了修改重构。经历这样反复的过程,由口述到笔述,学生动起笔来,肯定顺利不少。虽不能求精致的细节,但整个主要过程肯定能被记录下来。

2多元生发,开启童趣之窗

真实的生活中,本只为制作这一过程,但在随笔的理念中,却可以变成很多种方式。记录自己制作的过程,展示思考过程;也可记录课上同学对他们作品的介绍,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也可记录自己的作品被公开展示的那一刻,分享成功的喜悦;更可想象其中的各种因素,变成一则有趣的童话。

二、美景共赏,童眼观世   

1风光无限,在童真中定格

     能走进学生心里的东西,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对象。利用好这样的对象,可以在顺延兴趣之下,开展有效的小练笔。爱玩是孩童的天性。自然风光,是他们自由的天地。玩后小作,不求描绘得多精致,但求在写出随玩之下的那份快乐。

2绘图描真,让童趣延伸

美丽的风光也在各种图片中。现代的媒体技术,让宏观的微观的、天上的水底的、过去的将来的景象,一一呈现。可以是生活的真实摄影,也可以是绘制的想像成的图片,都是不错的题材。同样是露珠,说成胖胖的露珠是他们可爱的心,孤单的露珠是他们的同情心,而要变成享玩的露珠亦无不可,他们本身就在玩中认识世界。只要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表达,都可成为小随笔的精妙。

三、生活写真,童言无忌

1校园见闻,说出真感受

校园是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开始。这种有别于独自单处的生活方式,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生趣。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各种游戏,班里的各个同学,每天的不同功课,都是他们的新奇之处。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他的认识里是前所未有的、闻所未闻的,就是眼里的新鲜事。这种新鲜的感觉,不在乎别人是否有,而他能将这些自我创造一番,变成一种更新的景像,展示给别人。看着他们兴奋的表情,便可见一斑。那么,在随笔里,见到了温柔的粉笔擦别见怪,看到了调皮的老师别生气,遇到了聪明的橡皮不妨趁机赞扬一番。

2生活掠影,不怕难为情

社会生活,是学校生活的必需补充及拓展。大千世界更精彩,形形色色的人,奇奇怪怪的事,是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和亲人的相处,和同伴的游戏,和陌生人的交往,都是一种生活的历炼。让他们觉得有趣的事,都会藏于心田。他们会把堂姐叫成姑,把韭说成葱,把盐看成糖……说你小气也别见怪,因为童言无忌。此中贵的就是这份童趣的真情流露,以我心说我事的自在,此也为小随笔之所在。

四、童书共享,童味再品

1故事复述,被重构的童话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包括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像。他们正是借助于想像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用神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他们固有的特点。在此阶段,看童书,听故事是他们获取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初步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老师常采用的闲暇故事法,常会引学生入境。让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并能简单地记下,既是童趣语言的再会,也是自我经验的重构。记下听到的故事,是对儿童文学的感知;记录听故事的经历,是对事境的回忆。小随笔也有了多样的视角,丰富了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有事可写。

2绘本阅读,新释放的童话

绘本,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其图画有着语言

的功能,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如《狼和小羊》这本书,便可领略这种图画语言的魅力。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能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引发更多的情节想象。这样的绘本,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心灵的天窗,也提供了丰富的言语实践题材。

     小随笔,以其更大的自由,让孩子的真性感触有了着落,在不拘一格的表达中,释放了心灵的自由,释放了纯然的天性。于此说,童韵,也成了一种应景的智慧,让孩子在不自觉中体现着一种文法的自由。言之有物,言中有序,言里更有真性情,此也正是写作最根本的基石。愿此基石,让童韵栖息在小随笔的天堂,愿小随笔在童韵里尽情绽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