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作业分层,助力学生成长——谈初中历史作业分层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借力作业分层,助力学生成长——谈初中历史作业分层策略

李秀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摘要:历史分层教学法是中国各个领域教师们在现阶段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初中历史教师们在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但要在课堂教学当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征与具体阶段,来对每个学生做出有针对的指导,差别化的教育外,在给学生做出作业设计要求的时候,历史教师们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征与阶段,来做出合理的科学的作业设计要求,从而使得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完成作业,达到进步和提高。文章探讨在初中历史分层教育下,教师可采用作业设计策略,以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作业设计

引言:随着历史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历史作业设计已被列入到课程建设项目之中,帮助学生有效梳理和积累所掌握知识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总结水平。初中的历史课程是历史科目起始,作业设计尤为重要,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总结。所以,在当今“双减”策略下,初中历史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确定作业任务,确定作业内容,实施作业考核,完成作业分层布置,以适应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

一、初中历史分层作业设计价值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必须把握作业设计这一关键环节,做好对学生的指导。深入分析学生的身心需要,重视与学生间的交流,根据学生的阶次性成长特点改变教育方式。初中历史分层作业设计的意义更加突出,首先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必须实现作业布置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协调平衡,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适应学生的文化认知需求[1]。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只需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强调对作业分层的研究与有效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

其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端正个人的心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独立的完成作业。学生可以完成“要我做作业”向“我要做作业”的成功转变,形成更多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学业品质和能力提高更加突出。

最后,有助于实现学生自主归纳以及自主总结。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协作共同完成当天重难点内容的整理任务,通过对解题方式和解题思维的合理剖析和探究,引领学生表达个人的独特见解。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并指导学生大胆想像,从而确保学生能逐步形成善于思维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对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以及推动初中历史分层作业设计活动的优化创新与全面变革。

二、初中历史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1、坚持循序渐进的育人理念

不管是作业分层或者其他的教学方法,都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在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指引下,积极带动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同时教师还需要面对学生,重视教学公平[2]。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的《戊戌变法》时,教师就必须尽量避免直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实课堂任务,而是贯彻人人平等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确保学生可以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更有效的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必须重视对分层作业的有效检查和合理布置,从而学会运用具体的讲解艺术以及教学艺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分析不同作业的具体內容和类型及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突出学生的主观价值,并逐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显得自信与积极,从而实现个性发展。同时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学生可以在进行分层作业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从而达到了个人学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稳定提高。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分层作业的出发点和目标点,学生知识的个体差异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学习意识的养成和提高为根本,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速度,使学生独立地研究和处理不同的课题,而这一点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作业分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各个知识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不同的教育策略,同时注意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中,教师就必须给出学生一个针对性的指导及其培养目标,从而使得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显得自信和积极。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情况,重视对各种文化材料的分类和研究。适当区分不同的阶段,使其充分了解知识,逐步提高个人学习兴趣。其中问题难易度的分析和调节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适当的把控教育的力度[3]。确保学生跳一跳就摸得着,由此来实现有效课堂和精彩教育的巨大价值。

3、积极开展课后练习活动

课后练习活动的开展非常关键,在这一点上更加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必须把握历史练习的要点,注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探究。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活跃学生的思路,保证了学生思路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其中对思维训练解析尤为重要,在这一步上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教材重难点的深入分析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实现温故而知新,形成科学完备的历史知识架构和系统体系。在此前提上,教师还需要注重对新旧知识的加工梳理。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规律性。理顺历史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点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产生全面而清晰的印象。很多学生学习能动性高涨,学习质量和学业水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结束语:总之,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师经过实施作业分层设计,达到了减负增效的作业目标,使各种学习能力学生均可根据自己实力完成相适宜作业,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挑战更高目标,顺利完成作业任务,达到了作业分层设计目标,并取得理想作业分层进行布置效果。为此,教师通过作业分层布置实践探索,实施作业分层设计中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与引导分层,梳理高效的作业分层系统,以达到理想操作的分层布置效果。

参考文献:

[1]任洁.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1(45):43.

[2]刘霞.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09):89-90.

[3]盛恒.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业分层设计[J].文教资料,2020(24):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