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状态项的选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基于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状态项的选择研究

杨浩

130683198611281016

摘要:根据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内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产品的寿命周期包括研制过程、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一般细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批生产阶段、使用保障阶段。其中,从方案阶段到批生产阶段是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在产品寿命周期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技术状态能不能按计划实现和保持,关系到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研制质量水平的高低,甚至关乎产品实现过程的成败。因此,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做好技术状态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技术状态管理的第一步便是科学的选择技术状态项,因此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技术状态项便十分关键。

本文目的便是研究基于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状态项的选择,通过对一系列文献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对基于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状态项的选择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复杂装备研制过程中技术状态项的选择提供一种科学有效地、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项、工作分解结构

近些年,我国装备研制水平飞速提升,研制装备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而技术状态管理便是随着复杂装备发展形成了一种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而工作分解结构便是对复杂装备研制实施系统工程管理的有效工具。工作分解结构是将装备研制过程中应完成的工作以研制的产品为中心,逐级分解形成一个层次体系的过程。层次体系主要由产品项目(含产品的硬件和软件部分)、服务项目和相应的文件资料等部分组成。通过层次体系的划分,明确了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研制产品之间的关系。

科学的选择技术状态项,是技术状态管理最基础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只有科学合理的选择出技术状态项,才能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才能确保产品寿命周期中技术状态的受控,才能确保产品实现过程受控,最终确保产品研制成功。本文主要依据GJB2116《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要求开展以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选择技术状态项的方法研究。GJB2116《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标准中提供了七种常见的系统的纲要的典型化的标准的工作分解结构。不能之间硬套,在编制具体研制项目的纲要工作分解结构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剪后使用。本文以标准中的电子系统纲要工作分解结构为例开展技术状态项的选择研究。

顶层的技术状态项可在方案阶段初期选择,底层的技术状态项可在研制阶段初期。可从多个角度选择技术状态项,根据GJB3206A-1010《技术状态管理》标准中的要求,选择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且有助于达到总的最终使用要求的产品作为技术状态项。被选择作为技术状态项的产品一般是:

a) 装备、分系统级产品或跨单位、跨部门研制的产品;

b) 在风险、安全、完成任务等方面具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产品;

c) 新研制的产品;

d) 接口复杂且重要的产品;

e) 单独采购的重要产品;

f) 使用和保障方面需着重考虑的产品。

标准中电子系统纲要工作分解结构层次体系主要分为三层,具体如下表:

表1 电子系统纲要工作分解结构层次体系

序号

一级

二级

三级

1

电子系统

主要任务设备

集成和装配

2

探测设备

3

通信设备

4

数据处理设备

5

计算机软件

6

信息输出设备

7

辅助设备

8

系统和工程管理项目

系统工程

9

工程项目管理

10

系统试验和评定

研制试验和评定

11

使用试验和评定

12

样机

13

试验和评定保障

14

试验设施

15

训练

训练设备

16

训练业务

17

训练设施

18

专用保障设备

基层级专用保障设备

19

中继级专用保障设备

20

基地级专用保障设备

21

资料

技术资料

22

工程资料

23

管理资料

24

保障资料

25

现场准备

研制单位技术保障

26

场地建设

27

场地、舰船或车辆的改造、

28

系统现场装配、安装和检测

29

通用保障设备

基层级通用保障设备

30

中继级通用保障设备

31

基地级通用保障设备

32

工业设施

新建、改建或扩建

33

设备的购置或改进

34

工业设施维修

35

初始备件和维修件

/

我们在选择技术状态项之前应参照上面的电子系统纲要工作分解结构层次体系,根据自己研制项目产品的特点进行裁剪,形成自己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层次体系图。

由此,我们根据表1中电子系统纲要工作分解结构层次体系,就可以选择电子系统、专用保障设备、通用保障设备、探测设备、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信息输出设备、基层级专用保障设备、中继级专用保障设备、基地级专用保障设备、基层级通用保障设备、中继级通用保障设备、基地级通用保障设备作为技术状态项。技术状态项选定后应编制技术状态项清单,并提交订购方认可。需要时选定的技术状态项应在合同中予以规定。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装备研制领域当中,技术状态管理已经越来越重要,而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决定于能否科学的选择技术状态项。本文通过对技术状态管理相关标准和文献的研究,基于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科学合理的选择技术状态项,从而确保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类似研制装备项目技术状态项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可借鉴的方法。进而实现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以此来促进装备研制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GJB 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GJB 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

[3] GJB 2116-1994,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4]黄传林,张宇,唐伟.基于战技指标分配的雷达装备技术状态管理方法研究[J].雷达与对抗,2021,41(01):35-39.

[5]刘可,任朴林,王晔.科研生产交叉条件下如何做好技术状态管理工作[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20(0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