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低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低问题分析

宋贤福 ,马彦斌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某电厂机组烟气脱硝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投运一年半左右,机组出现脱硝效率低、氨逃逸大、高负荷时候氮氧化物超标排放,机组被迫限负荷。经检查分析,主要原因为催化剂碱金属中毒导致催化剂活性、比表面积降低,影响催化剂对NH3的吸附与活化,引起脱硝效率降低;其次为催化剂积灰、磨损较为严重,造成烟气流速增大,脱硝反应时间降低,进一步引起脱硝效率降低。针对原因提出了意见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脱硝效率低;氨逃逸大;催化剂中毒;原因分析

0 前言

火力发电厂占目前电力生产的主力。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工艺目前大部分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即将NH3等还原剂喷入烟道中,与含有NOX的烟气混合,在高温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其还原为N2的过程。其脱硝的主要机理[1]如下:

4NO+4NH3+O2→4N2+6H2O

2NO2+4NH3+O2→3N2+6H2O

工程应用中,一般以脱硝效率来表征SCR脱硝装置的脱硝能力的大小。脱硝效率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反应温度、催化剂性能、喷氨均匀性、NH3/NOX摩尔比、入口NO浓度、空速(SV)值等[2]

1 系统概况

某电厂660MW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全悬吊结构Π型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同步建设SCR脱硝装置。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使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在NOX进口浓度为250mg/m3(标态,干基,6%O2)时,脱硝效率不小于85%,每台炉设置1台反应器,催化剂数按“2+1”布置,初装两层板式催化剂。该机组于2019年10月投运,运行1年半时间左右,出现脱硝效率下降、氨逃逸增大、空预器及低温省煤器阻力增大,高负荷时氮氧化物超标排放,机组被迫限负荷的现象。停机检查发现,脱硝装置部分催化剂及空预器堵塞严重,低温省煤器换热翅片上出现白色结晶堵塞通道。

2 原因分析

2.1 催化剂性能分析

机组630MW负荷开展喷氨跟随性试验。脱硝装置入口NOX浓度为95~110mg/m3,喷氨阀门开度由10.60%至18.06%,总排口NOX浓度为41~48mg/m3,喷氨量变化时总排口NOX浓度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喷氨跟随性较差,表明催化剂活性出现衰减或较大面积堵塞情况。

对脱硝催化剂进行物理特性及工艺特性进行检测分析,催化剂中微量元素检测显示,第一层催化剂中碱金属Ca、Na、K的含量分别为6506μg/g、4040μg/g、606μg/g,第二层催化剂中Ca、Na、K的含量分别为5726μg/g、8299μg/g、1043μg/g,碱金属含量含量较高,易引起催化剂表面的酸性降低,进而影响NH3的吸附,其次Na、K等金属氧化物的出现,可与催化剂内活性物质如V2O5等结合,降低氧化还原性能,进一步导致催化剂反应活性降低[3];其次燃煤中的Ca、Mg等经过高温燃烧,容易形成CaO、MgO等金属氧化物,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堵塞催化剂孔道,引起催化剂中毒失活,进一步导致脱硝效率降低。

对催化剂中P元素进行检测发现,第一、二层催化剂中P含量分别为274μg/g及313μg/g,P元素的出现,可与催化剂中的活性物质等作用反应形成惰性的磷酸盐沉积物[4],导致活性位被覆盖;其次P也可通过与催化剂活性物质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进而引起催化剂中毒失活。

对催化剂比表面积进行检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由初装的77.2m2/g降为53.0m2/g(第一层)及44.3m2/g(第二层),比表面积大幅下降,导致还原剂与催化剂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幅减少,催化剂性能下降,进而引起脱硝效率下降。

对催化剂进行工艺特性分析,两层催化剂在设计工况下已经无法满足排放性能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催化剂的碱金属及P中毒失活是导致脱硝效率下降、氨逃逸大的主要原因。

催化剂中的碱金属及P主要来源于燃煤烟气中的碱金属及P,对燃煤煤质进行分析,该锅炉燃煤主要为准东煤,掺烧比例为80%~90%左右,其特点为高水分、中等发热值、易着火、易燃烬、强结焦、高碱金属含量(高钙、高钠、高钾)等,检测发现燃煤中氧化钙(CaO)、煤灰中氧化钠(Na2O)含量高,分别达到了32.61%、6.37%,即燃煤中碱金属含量过高导致催化剂失活。

2.2 催化剂积灰堵塞情况

历次停机检查时均发现第一层催化剂前墙侧积灰严重,宽度约占1/4,减少了烟气的有效流通面积,导致SCR脱硝系统运行效率下降以及加速催化剂失活。

分析积灰原因为:现煤质灰分远超设计煤质,其次燃烧产生的大颗粒灰、爆米花状焦块等随烟气进入反应器内部,由于惯性,这些大颗粒灰主要流经前墙侧催化剂。由于其粒径较大,无法穿过催化剂层,在催化剂上方聚集,逐渐堵塞通道,之后灰在堵塞位置上方聚集,最终形成严重的积灰现象,最后脱硝装置烟气流场存在偏差,前墙侧流速偏低,进一步削弱了灰穿透催化剂层的能力,从而加剧了前墙侧积灰的现象,进而减少烟气的有效流通面积,导致脱硝装置运行效率下降,加速催化剂失活。

2.3 喷氨均匀性分析

调阅历史曲线,机组负荷260MW时,脱硝装置出口NOX浓度为9~27mg/m3,总排口NOX浓度为39~42mg/m3,绝对偏差高达30mg/m3;对脱硝装置出口NOX浓度分布均匀性进行测试,相对标准偏差为41.3%,远超过脱硝控制标准要求,脱硝出口NOX浓度场存在较大偏差,造成局部区域喷氨过量及氨逃逸过大现象,严重时影响脱硝系统运行控制,造成脱硝效率下降。

3 防范措施

针对本次情况,避免同类型机组发生同类事故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催化剂积灰情况进行检查并清理,避免因疏通不利导致积灰进一步恶化。

(2)对脱硝装置入口流场进行冷态测试并进行模拟,发现入口烟气流场偏差较大,开展脱硝装置入口流场优化工作。

(3)定期开展脱硝喷氨优化调整试验,必要时进行精准化喷氨改造工作,减少因喷氨不均匀造成脱硝出口NOX均匀性较差、局部喷氨过量、氨逃逸大的现象。

(4)及时开展脱硝催化剂更换或加装工作,避免脱硝装置出力过低限负荷,同时结合燃煤煤质中碱金属高情况,调整催化剂配方,适当增加催化剂中助剂(CeO2、WO3)等,提升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抑制碱金属的毒化作用。

(5)定期开展入炉煤样、高岭土样(二氧化硅、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锰、三氧化硫、灼烧失量等)化验分析;积极开展炉渣、脱硝装置积灰、空预器垢样(冷端最下层)、除尘器灰样化验分析,重点化验碱金属元素和灰垢中氨含量。

(6)鉴于燃煤煤质灰分高于设计值,及时开展输灰系统扩容工作。

4 结论

通过以上防范措施后,该厂有效解决了脱硝效率低、高负荷时候氮氧化物超标排放、机组限负荷的问题,脱硝装置尿素耗量由之前的9.78kg/kW降至2.36kg/kW,减缓了下游设备堵塞、结垢风险等。机组运行过程中,定期开展喷氨优化试验及脱硝装置满负荷出力试验,定期进行催化剂性能检测,建立催化剂管理台账,避免因脱硝问题导致机组限负荷。

参考文献:

[1] 曹俊,傅敏,周林,席文昌. SCR脱硝催化剂中毒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8,(2):381-384

[2]赵宗让.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设计优化[J].中国电力,2005,(38):69-74

[3]Lian Z H,Liu F D,Shan W P,et al.Improvement of Nb doping on SO2 resistance of VOX/CeO2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17,121(14):7803-7809.

[4]杜凯敏,秦刚华,祁志福等. NH3-SCR脱硝催化剂的中毒及其抗毒策略[J]. 现代化工,2021,(1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