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治疗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评价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治疗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

贾文文,唐小涵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和评价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世界训练治疗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弱视儿童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精细训练方法开展治疗,观察组采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法能够有效改善弱视患儿的视觉功能,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弱视患儿;临床效果

弱视在儿童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上十分多见的眼部功能障碍性疾病。弱视指的是患儿的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受损的情况,容易造成患儿的视觉功能出现问题,进而导致视力模糊或逐渐失明等状况,给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儿的弱视的诊断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针对的是探究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法治疗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弱视儿童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4~11岁,平均年龄为(6.18±1.45)岁,采用精细训练方法开展治疗;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4~10岁,平均年龄为(5.28±1.76)岁,采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精细训练法治疗弱视,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儿每日进行穿珠子、穿针和描画等训练,不同的训练任务要交替进行,每天的训练时间控制在20分钟~30分钟,治疗持续六个月。

观察组采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法治疗弱视。精细训练法的训练内容等同于对照组。虚拟现实训练法的训练任务有:给患儿佩戴虚拟现实头盔或VR眼镜进行虚拟现实的视觉训练,一天一次,一次训练两组,单组训练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每组训练之间要间隔10分钟左右。患儿每次完成训练任务后,需要将训练数据保存然后上传到服务器端方便医生查验,由医生按照训练情况适当地调整训练计划,治疗期为六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显效表现为患儿的立体视觉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视力提高>0.9;有效表现为患儿的立体视觉检查结果显示由重度损伤转化为轻中度缺损,视力提高≥2;无效表现为患者立体视觉检查结果依然显示为重度损伤,没有好转迹象,视力未见提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行x2检验,当P小于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x2,%)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5

15

18

2

94.29%

对照组

35

9

16

10

71.43%

x2

0.026

P

0.011

3 讨论

0~3岁是人类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0~12岁是人类视觉发育的敏感时期,传统观念中提到,治疗弱视的方法通常依赖于具有可塑性的视觉发育关键期,全新的视觉系统神经可塑性研究中指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结束后,视觉系统依然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开展针对性的视觉训练抑或是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都能够促进视觉系统功能出现可塑性的改变[1]

因为弱视患儿的眼部功能并未出现器质性的改变,因此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患儿的视觉功能才能够得到改善,最后痊愈,现阶段在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选择恰当合理的方式方法是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临床医护人员研究工作的重点[2]。在传统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为压抑疗法、补充替代医学疗法、遮盖健眼、精细训练等等,这些训练方法虽然已经经过了实践验证,确有实效,但是对于低龄阶段的儿童们来讲比较枯燥乏味,患儿的接受度和依从性都和理想标准具有一定的差距[3]。虚拟现实视觉训练系统属于一种新型视觉训练,它将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利用相关技术手段生成与真实环境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方面都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利用佩戴相应装备的方式是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感受数字化环境中特定的视觉刺激,将静态辅助图像与动态图像分别呈现给优势眼和懒惰眼,使双眼协同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双眼的融合视功能,与此同时也能用此法刺激视觉神经,激活信号通路,进而优化大脑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力,完成矫正视功能的任务

[4]。另外,患儿通过佩戴头盔和VR眼睛等设备开展视力训练时,治疗后的视野等到扩展,同时还能够排除外界环境中的干扰元素,提高患儿的视觉专注度,同时设备中搭载的移动客户端还能够灵活上传训练数据,方便医生研究和分析患儿的训练成果,然后做出各个阶段的调整及改进,从而优化训练结果。虚拟现实视觉训练为弱视患儿的治疗工作融入具有交互性、沉浸性以及想象性特点的思想理念,能够激发患儿的探索欲望,使患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视觉训练中。

本次实践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更具理想性,并且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与此同时,患儿的病情改善程度通常与其年龄以及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息息相关,一般表现为患儿的年龄越小,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就会越好,并且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更加容易[5]。主要原因在于患儿的年龄越小,他的视觉发育就更具备良好的可塑性,而弱视程度低的患儿,他们自身视觉功能的改善更容易,并且治疗时间也更短;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训练敏感性更好,因此治疗效果更加理想[6]。临床治疗工作中需要联系以上几项因素,为弱视患儿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训练和矫正计划,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弱视症状,促进患儿视觉功能的恢复。

总而言之,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法在弱视儿童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和价值,该方法具有个性化的优势,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使患儿积极主动地配合训练活动,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杜玲芳,高娜,何芳,宋伟琼,谭华霞,张艳丽. 虚拟现实技术视觉训练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22,28(14):103-106.

[2]李超颖,杨成明,聂晓梅. 虚拟现实训练在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5):28-31.

[3]宿娟.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与传统训练法治疗3~6岁轻度屈光性弱视患儿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3(6):669-672.

[4]刘津津. 弱视患儿应用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4):196-198.

[5]韩立坡. 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治疗弱视疗效分析[A]. 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安徽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江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河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山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上海赛诺瑞会展有限公司.第二十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十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业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安徽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江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河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山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上海赛诺瑞会展有限公司: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2020:46-46

[6]韩立坡,王凤仙,张诚玥. 精细训练联合虚拟现实视觉训练治疗弱视的疗效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9):1649-1652.

通讯作者:贾文文 主管护师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基金资助: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普及应用项目(19PJ119)项目负责人:贾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