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

袁晔

(四川宝石花医院,成都610213)

[摘 要目的探究传统医学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使用。方法:多角度分析针灸学、燃烧学、传热学、流体动力学、污染控制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究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结论:艾灸疗法是运用温热刺激,艾的药性以及艾燃烧产物和气味及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作用机制涉及热传递、光辐射、药物疗效、腧穴特性、艾灸生成物、免疫调节、光谱特性等多方面因素。临床中可利用多种方式提高灸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更好地促进灸法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艾灸疗法;作用机制;温热刺激;综合作用

艾灸作为针灸操作技术的两大主流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药,是一种简易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学者们多数认为艾灸的作用机制更可能是温热效应,光的辐射效应,艾的药性以及艾燃烧产物和气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1],其作用机制涉及热传递、光辐射、药物疗效、腧穴特性、艾灸生成物、免疫调节、光谱特性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温热刺激

《中华本草》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燃烧时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活血化瘀,促进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有研究发现艾灸的温热作用可诱导局部肌肉产生热休克蛋白(hsp)[2]热休克蛋白是指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特别是高温环境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参与机体应激、代谢、增殖以及凋亡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为揭示传统中医艾灸的物理特性,洪文学等[4]使用光栅光谱仪直接测量两种自燃状态下典型艾条的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的热辐射光谱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艾灸的光谱靠近近红外,以远红外为主。远红外照射能引起分子和分子中的原子旋转或震动加强,并能引起分子动能的改变,从而产生热。证实了温热刺激是艾灸疗法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1.2 药理作用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由于艾叶苦辛,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制做后的艾绒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火力温和持久,其温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5]

1.3 免疫调节

灸法能够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与促进疾病的康复的目的,同时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彭雯等[6]认为,艾灸疗法是利用调整人体正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通过腧穴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整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艾灸不仅可以改善和调节血液循环,还可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加速机体新陈代谢等发挥治疗作用[7]既往研究表明,灸疗能催化、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加强机体的抗炎能力。艾灸又能恢复和促进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正向的免疫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灸疗能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含量,抑制炎性因子,提示灸疗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8]灸治具有消瘀散结、调和气血、补益元气、扶正祛邪的功效,是其抗炎、抗感染、抗病毒的作用基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脏腑经络,平衡阴阳,稳定机体内环境,起到抗炎免疫作用[9-12]

1.4 艾烟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具有预防疾病,强壮体魄,延年益寿的艾灸疗法逐渐成为现代人预防治疗疾病及保健的主要选择,符合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思想。研究表明艾烟具有对人体有益的作用。次利等[13]艾烟的组分进行测试,鉴定出Eucalyptol (桉油精)、 Camphor (樟脑)、 Juniper camphor(桧脑)、Caryophyll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石竹烯氧化物)、Dimethulene(菊奥茧)等物质,占总量的5.067%,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抗过敏、抗炎、镇痛、强心等生物学作用,可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用艾绒掺和一定的药物粉末制成的药物艾卷在具有艾叶的药物作用同时具有药物配方的特殊功效,针对各类适应症具有显著疗效。

艾灸燃烧产生的热量被认为是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14-15]艾灸疗法是运用温热刺激,艾的药性以及艾燃烧产物和气味及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作用机制涉及热传递、光辐射、药物疗效、腧穴特性、艾灸生成物、免疫调节、光谱特性等多方面因素。临床中可利用多种方式提高灸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更好地促进灸法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莉莉,刘光谱. 艾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00165):55-57

[2]Kobayashi K. Induction of Heart-Shock Protein

hspby Moxibustion[J]. Am J Chin. Med19952334):327.

[3]SnoeckxLuc HEHComelussen RNNieuwenhoven FAVet a1.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cardiovascular pathophysiology[J]. Physiol Rev2001811461-1497.

[4]洪文学,蔡建红,景军. 艾灸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J]. 应用光学,2004254):1-3.

[5]洪金标,彭宏,易受乡. 艾灸对机体产生的多重效应及其机理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2):277-281.

[6]彭雯,张小容. 试析针灸的活血化瘀作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182):34-36.

[7]李丽娜,于敬达,曹建华艾灸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2010233):237-238.

[8]唐照亮,宋小鸽,夏晓红. “热证可灸与贵灸机制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1):29-32.

[9]唐照亮,余新欣,陈全珠,等. 6-羟多巴胺化学损毁小鼠外周交感神经对艾灸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1264):299.

[10]唐照亮,宋小鸽,侯正明,等. 大鼠海马内微量注射6-羟多巴胺对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0217):184.

[11]唐照亮,宋小鸽,李俊,等. 艾灸抗炎免疫作用中松果腺褪黑素高位调节的研究[J]. 中国针灸,2001217):429.

[12]唐照亮,余新欣,陈全珠,等. 6-羟多巴胺化学损毁小鼠外周交感神经对艾灸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01264):299.

[13]周次利,谭琳蓥,王晓梅,等. 艾化学成分的生物学作用与影响因素探讨[J]. 上海针灸杂志. 2010292):74-76.

[14]白耀辉,林文任. 艾灸与温热刺激关系的探讨[J]. 针灸学报,199174):10-11.

[15]刘农虞. 不同灸量、灸质、灸法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199392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