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对比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对比启示

孔爱冬

身份证号码:441900198412290189

摘要:从古至今,教育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人才的后继培养至关重要。而对改良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因此,教育理论也在不停的更新和改良。在二语学习的领域,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以及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二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可以由对学生的兴趣导向,情境式的沉浸教学环境的设置,遵循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投入大量的英语实践体验四个部分组成。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自然教育”理论和“输入假说”理论,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投入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自然教育”理论;“输入假说”理论;英语教学;对比启示;策略

一、引言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进程下,众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层出不穷,不断更迭。其中,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以及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的出现,不仅为当时的各类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法改进指导,也对后世的教育理论成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语学科作为我国中小学以及高等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三大学科之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目标,更是提高学生个人整体素质能力的重要部分。在英语教学的活动中,融入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以及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可以有效的提高二语教学全流程的成效。为英语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参考和方法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自然教育”理论和“输入假说”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时,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和教学启示,笔者将由对“自然教育”理论和“输入假说”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出发,进一步对“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中的对比启示以及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的策略进行讨论,以期对现下教育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自然教育”理论概述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产生于封建制度影响之下,于《爱弥儿》一书中进行了阐述和发表。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在基于“自然人”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主张教师的核心是要让教育活动“回归自然”。教育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自然的状态”,更注重人内心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的后续培养。卢梭认为“人心本善”,对学生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和兴趣鼓舞,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的趋向[1]。卢梭强调,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人是独立自主的人”,人在自然秩序中是人人平等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自然规律以及其自身的本来天性。

三、“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输入假说”理论是克拉申整个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观点,对提高二语学习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输入假说”的理论核心就在于著名的“i+1”公式。此公式里,i代表的是学习者现下的需要水平,“i+1”就是指在学习者现有的学习基础下,向其提供一些略微高于学习者现下学习水平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进行进阶的学习。依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这种新的略高于学习者水平的语言材料,不需要强行或故意的提供和填入,而最主要的是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整体数量,当积累到达一种状态时,语言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输入假说”理论的核心特点有四个:第一,可理解性;第二,学习内容既有趣又有关;第三,提供足量的、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理解并“习得”,而非单纯的“学得”。

四、“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对比启示

在“自然教育”理论和“输入假说”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时,通过进行实践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二者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多相似性。通过应用和实践中的相互对比,我们可以对其二者在英语教学中的相似点进行分析,具体可体现如下:

1、情境式教学应用,兴趣导向模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出发点和导向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卢梭认为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是自由的人”的教育理念,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状态以及行为态势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及时的对学生的喜好和学习方式及学习特点进行了解,进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行因材施教。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对于英语的学习,主要的目标应是“习得”,而不是“学得”。而教师所提供给学生的有关联的、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材料,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兴趣、自觉的对所提供材料进行自主的理解和加工,进而促进学习者高效理解语言知识。

2、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自然发展水平

卢梭的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下,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自然发展水平,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适宜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教师再及时给予引导但不可对学生进行高压力的强迫,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更轻松的、更轻松的进行语言学习。

克拉申认为,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理解式的“习得”比僵硬式的“学得”更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更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学习。与卢梭思想相同,克拉申也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教师应对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与卢梭的理论相同,都对英语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3、“知情合一”,大量实践与情境式教学结合

卢梭和克拉申在两个理论中都提出了要让学习者增加实践和学习目标总量,以此促进学习的整体效率。卢梭认为英语教学等语言类教学语言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沉浸式的学习。卢梭认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实践产生经验”的教学方法代替以往的照本宣科,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克拉申则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等第二语言,应该由大量的材料输入,融入学习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克拉申主张,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一个持续的,大容量的各类材料输入,创设一个以理解为主的学习环境。通过处于大量的听力及其他语言材料输入并处于对应的学习情境中,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二语学习效率。

五、英语教学中运用“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的策略

通过对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进行对比思考,其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需得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再通过采用情境式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演、交流和表达。使学生一直处于英语学习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2、教师还应遵循学生自然发展规律,在英语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当时的智力水平和发展规律为参考,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语言材料的投入上,必须保证适宜性和足量度,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适应的进行英语高效学习。

3、坚持兴趣导向教学主旨,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

如上文所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向学生提供趣味性、可理解性及有关联性的语言学习材料,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保持兴趣感以及参与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适的英语语言表演,英语电影及文章的欣赏等活动,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采用兴趣驱动的方式,从而就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具有高效性。

六、结语

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坚持和理解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智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历史的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进行引导和评价,从而就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高效,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有趣味、低压力。

参考文献:

[1]程芬.基于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的TPR教学法的探索和启示[J]. 语文学刊.杭州师范大学,2016.

[2]鲁双.自然教育思想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80):222-223.

[3]党舒颖.“自然教育”理论与“输入假说”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对比启示[J].山西青年,2019(11):233-234.

1